​谁刺激了液晶显示器奔向2毫秒极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进)

​谁刺激了液晶显示器奔向2毫秒极限0

《行业标准》杂志说,“2003年以前生产的液晶显示器在人类视觉感应能力面前,都是不合格产品”。之所以这样否定液晶显示器,很大程度上来自游戏迷对液晶画面响应时间的不满,以及那些依赖苹果电脑的平面设计师,他们总是挑剔地认为液晶屏幕色彩不够纯正。其实动作游戏迷和平面设计师始终是电脑技术前进的最大动力,如果只为办公室的文员考虑,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创新注定要打对折。正如同好莱坞技术协会的总工程师哈特·瓦尔克在1995年规划DVD标准时候所说的:“在画面纷乱的电影面前,人们对视觉的敏感度要比听觉放大100倍。”

实际上三星公司曾经在2004年为液晶显示器做出过技术扭转,当时他们改良的第七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让液晶屏幕技术可以达到8毫秒的水平,这个数字相当于每秒画面跳过125帧,至少可以“欺骗”眼睛的视觉感应,快速运动的图像画面看起来不再拖着尾痕。但是与传统显像管CRT屏幕荧光粉1毫秒的余辉时间相比,任何眼贼的看客都会感觉到8毫秒与1毫秒的差距。

尽管人类的神经系统在响应时间4毫秒之后,对视觉延迟几乎难以察觉了,但是设计者们仍然热衷利用升级算法的方式用软件缩短响应时间,将液晶显示器灰阶响应时间从8毫秒提升到2毫秒,成为2005年颇具创新性的研发之一。Benq和ViewSonic几乎同时拿出了2毫秒的液晶屏幕,这几毫秒速度的提升,思路居然来自于网球。按照网球的比赛规律,击球速度越快,获胜的几率也越高,同样的网球拍,同样的击球力量,但却并不是每一次击球的速度都一样,关键就在于击球点的变化。

​谁刺激了液晶显示器奔向2毫秒极限2

在这个思路下,工程师通过增加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加快液晶分子的旋转速度,从而实现更快的响应时间,而附加的外部可编程式IC驱动芯片,更细微地对每一个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不同灰阶响应时间、不同像素的响应时间的同步提升。BenQ的FP93GX和ViewSonic的VX922是目前仅有的两款投产的2毫秒液晶显示器,与FP93GX厚重的底座相比,ViewSonic的VX922更注重减重思路,镂空的底座更符合未来液晶显示器追求速度、色彩、人性化的三大主题。

ViewSonic的CEO朱家良将2毫秒的技术超速归功于游戏迷的狂热。实际上微软Xbox360游戏机的热销,无疑将推动液晶显示器的2毫秒技术电视化。而索尼将在2006年发布的PS3,以及越来越受到追捧的高清晰电视信号,甚至会彻底提前推动电脑显示器与电视机的融合,拥有液晶显示器2毫秒的响应时间,又挟持32英寸液晶电视机的尺寸,这样的终极屏幕混合体随时都会从生产线上跳出来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