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打折的“披头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袁越)
(
保罗·麦卡特尼
)
两年前,美国音乐杂志Blender请一批著名音乐家列出自己认为最值得下载的摇滚单曲。“空中铁匠”乐队主音吉他手乔·佩里列出了“披头士”的那首经典的迷幻歌曲《明天永远未知》。他还评论说:给我一副耳机,调大音量,咱们一周以后见!其实,一周的时间肯定不够,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收费下载网站提供这首歌的下载。不但如此,假如你去超市的打折CD架上寻找“披头士”的CD,你也肯定会空手而归,因为所有“披头士”的CD均是16美元以上的高价位。假如你只想听他们的某一首单曲,那么对不起,所有那些五花八门的摇滚拼盘里都找不到任何一首“披头士”的歌曲。
“披头士”永远不会打折,想听“披头士”只有花大钱。
哪家收费下载网站花得起大钱?无疑是iTunes,因为这是iPod的指定下载网站,它的东家就是大名鼎鼎的苹果电脑。据说iTunes曾经想把“披头士”的歌曲买下来,因为苹果电脑的老板史蒂夫·乔布斯特别喜欢他们的音乐。可现在他最怕听到“披头士”这三个字,因为苹果电脑正在和“披头士”打官司。原来,早在1991年,“披头士”就把苹果电脑告上法庭,指责后者盗用了“苹果”这个名字,违反了商标法,因为“披头士”早在1968年就注册了“苹果”这个商标。那个案子的判决结果是:苹果电脑赔偿2700万美元,而且发誓永不染指音乐市场。如今iPod越卖越火,“披头士”又不干了,提出和苹果电脑分利润,每卖出一台iPod都要提成。如果这个案子再输的话,乔布斯不知道又要破费多少银子了。
那起官司的结果完全可以看作是美国版的马关条约,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把“披头士”所属的“苹果公司”和乔布斯的“苹果电脑”搞混。前者的商标是一只绿色的苹果,一口未动,目前除了经营“披头士”以外没有任何上得了台面的生意。“披头士”告苹果电脑的状纯属借机骗钱。
难道说“披头士”缺钱花了?完全不是。“披头士”所属的“苹果公司”目前有4名受益人,除了仍健在的两名乐队成员麦卡特尼和斯塔之外,还有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以及哈里森的遗孀奥莉维拉。正常年份这4人每年都可以从电台播放、唱片销售和出卖商业使用权中获得200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赶上“披头士”有大动作,比如2001年出版的《精选集I》(全世界一共卖掉了1000多万张),他们4人就可以拿到5倍于正常年份的收入。
( 列侬和前妻辛西娅 )
那么,“披头士”为何如此吝啬?答案就是那个被称为“第五个披头士”的“苹果公司”真正的领导人尼尔·阿斯皮诺(Neil Aspinall)。这个现年64岁的秃顶男人是麦卡特尼的中学同学,当年“披头士”刚成立的时候他就是乐队的专职司机,后来作为乐队的跟班一直跟随他们转战世界各地。“披头士”前任经纪人爱泼斯坦于1967年自杀后,阿斯皮诺接替了他的位置。那时“披头士”正如日中天,列侬满怀理想地创立了“苹果公司”,为的是“结束对艺术的压迫和对艺术家的剥削(列侬语)”。结果呢,列侬的一个铁哥们儿花了公司无数的钱修建了一个录音棚,里面居然没有安装调音台!可想而知,“苹果”公司亏了个底儿掉,差点让“披头士”破了产。
虽然阿斯皮诺名义上是“苹果公司”的负责人,但“披头士”的4名成员性格都太过倔强,于是他聪明地选择了保持低调。当年列侬和麦卡特尼闹矛盾,他在中间充当和事佬儿的角色。1980年列侬被刺杀之后,麦卡特尼又和小野洋子闹起别扭,他又不得不当起了调停人。好在他天生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从来不喧宾夺主,也从来不愿意出头露面,因此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他的存在。而“披头士”剩下的几名成员也都愿意由这样一个没脾气的人来经营“苹果公司”。
(
1995年6月14日,乐队制作人乔治·马丁(左)和“苹果公司”的领导人尼尔·阿斯皮诺(右)出席“披头士”最新单曲“Free as a bird”的发布会 )
其实阿斯皮诺本人是学会计出身,对赚钱很有一套想法。他从1970年开始就有目的地收集“披头士”的影像资料,目前几乎所有现存的“披头士”录像都在他手里。行家估计将来这些胶片所能产生的价值不亚于他们的音乐。阿斯皮诺还坚持对“苹果公司”实行家族式管理,这家管理着上亿美元资产的公司从来没有超过8名雇员,这些人从来就没有头衔,但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阿斯皮诺知道自己手里掌握着世界上最抢手的财产,因此他在谈判桌上一直非常强硬。这种经营理念曾经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当年“披头士”几乎是老乐队中最后一个把胶木唱片换成CD的,但1987年CD唱机普及之后,“披头士”出版了《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20周年纪念版CD,结果获得了空前成功,乐队赚到了远比最初的胶木版多得多的利润。
这就是典型的阿斯皮诺经营方式,他从来不相信降价能卖得更多。“阿斯皮诺相信他手里攥着未来的古典音乐。”曾经代表EMI和阿斯皮诺谈判过的一位唱片界资深人士对记者说,“因此他一直非常自大,不肯在谈判时做出任何让步。他坚信唱片公司,而不是‘披头士’,才应该承担所有的责任和义务。”难怪阿斯皮诺不愿意让歌迷用几分钱的低廉价格从网上买到“披头士”的歌曲。
很多人不同意阿斯皮诺的想法,因为“披头士”的所有歌曲都已经出现在非法下载网站上了,他们坚信即使“披头士”上网,也不会卖出多少歌曲了。那些付费下载网站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说服“披头士”上网,完全是为了荣誉而战。没有“披头士”歌曲的网站怎么能说自己的歌曲目录最全呢?
但是,行业内部一些专家却相信阿斯皮诺的做法非常正确。美国的付费下载正在经历着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03年整个付费下载行业的营业额只有2000万美元,去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4亿美元,一年增长了6倍。专家估计,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网上下载占整个音乐市场的份额将在5年内增长到25%,而现在只是2%。如今下载一首歌通常需要99美分,艺术家只能分到15美分。但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个比例肯定会增加。“如果你等得起,你肯定能追得上。”Q Prime公司的负责人波恩斯坦对记者表达了他对这个行业前景的看法。阿斯皮诺肯定在等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他坚信“披头士”的地位无论过多少年都不会动摇,今天暂时的等待一定会换来更多的金钱。■
“披头士”又热起来了
今年12月8日是“披头士”乐队的主唱约翰·列侬去世25周年纪念日,外国媒体又开始了新一轮纪念列侬和“披头士”的运动。如果说前几个纪念日人们念念不忘的还是列侬叛逆的个性和悲悯的胸怀,那么如今大家的关注点却已经变成了列侬的私生活,以及他每年还能为小野洋子以及他们的孩子西恩挣多少钱。
根据美国《新闻周刊》最新报道,列侬去年收入是2200万美元,仅次于“猫王”普莱斯利和史努比之父——漫画家舒尔茨,位列“死亡名人收入榜”的第三名。即使如此,小野洋子仍然不放心。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她主动向记者透露了列侬生前做过的一个梦:“列侬一天晚上突然醒了,然后开始哭。我问他为什么哭,他对我说,如果我比你先死,那些杂种商人们肯定会来找你麻烦,你和西恩就会露宿街头。”大概是害怕列侬的担忧会变成现实吧,小野洋子不久前刚刚宣布列侬的歌曲会在几个被选中的网站上提供有偿下载。看来,露宿街头的肯定不会是今年已经72岁的小野洋子,而是那些还未出名的地下乐队们,他们在网上卖一首歌通常连15美分都拿不到。
当然了,列侬的那首《想象》无论如何是很难被超越了,确实值那么多钱。可是,著名作家鲍勃·施皮兹(Bob Spitz)在他刚刚出版的一本传记(名字就叫《披头士》)中却为读者展现了另一个不那么神圣光彩的列侬。在他的笔下,列侬是一个“毒品瘾君子、喜欢出风头、脾气暴躁、喜欢惹是生非、乱搞婚外情”的讨厌鬼。这最后一个缺点刚刚在今年9月底的时候被列侬的前妻辛西娅所证实。她在那本引起满城风雨的传记《约翰》(John)中首次透露了她在两人的婚房当场抓奸时的情景。不过,那天被抓的小野洋子还是笑到了最后,因为她拒绝辛西娅出席列侬的葬礼,并以合法妻子的身份独占了列侬所有的财产。有人说辛西娅出书大曝隐私其实是为了钱,因为列侬跟她离婚时只付给了她18万美元的离婚费,并告诉她说:“你也就值这么多钱。”
列侬显然错了,光是这本书的版税就远远不止这些。辛西娅本人也许不值这么多钱,可列侬的前妻值。这不,新一轮全球纪念列侬的活动马上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