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炼钢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荣智健炼钢0

11月15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公司与河北省国资委及河北众富签订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中信泰富将出资12.82亿元收购石家庄钢铁80%的股权,同时,还将认购石钢新注册资本1.96亿元。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完成后,中信泰富将持有石家庄钢铁6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收购石家庄钢铁之后,钢铁业将成为中信泰富未来重要的利润来源。在中信泰富今年9月份公布的中期报告中,其主业航空的利润为5亿港元,而钢铁业的利润已经上升至4.2亿港元。中信泰富此前在钢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兴澄特钢和新冶钢两家钢铁公司。对于兴澄特钢的收购早在10年前就已完成,但是很长时间内对于公司并无太大贡献,随着近年钢铁市场的火爆,中信泰富于2002年至2003年间投资6亿多元进行生产设备改造,兴澄特钢成为内地特殊钢市场的领先者,对中信泰富贡献越来越多的利润。对新冶钢集团的收购始于一年前,2004年10月,中信泰富收购新冶钢集团95%股权,今年8月,中信泰富通过新冶钢向上市公司大冶特钢的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并于今年11月初成为大冶特钢的第一大股东,中信泰富实际控股大冶特钢58%。在控股大冶特钢之后,中信泰富再次出手,于今年11月收购了石家庄钢铁。石家庄钢铁2004年实现净利润2.7亿元,即将成为中信泰富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信泰富收购的几家钢铁公司均为从事特钢的企业,特钢主要用于汽车和机械行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胡名洋介绍,“目前我国主要的特钢生产企业有21家,东北特钢、宝钢特钢、江阴兴澄特钢、新冶钢等,这些特殊钢企业承担着我国51%以上的特殊钢生产任务,此外,一些普特结合和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也生产优钢和中低合金钢,其产能和产量约占特殊钢行业总量的49%”。在国内的特钢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有三家企业——东北特殊钢集团、宝钢特殊钢集团和中信泰富。在收购了石家庄钢铁公司之后,中信泰富将成为国内特钢市场的龙头。胡名洋认为,“中国特殊钢正处于良性增长期和调整期,产量逐年上升,产能理性增长,工艺装备有效提升,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高附加值品种自给率上升。但是电、废钢、铁合金等电力和原材料资源吃紧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是中国特殊钢发展的瓶颈”。

中信泰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投资收购的历史,其业务涉足基础设施、航空、发电、房地产、钢铁等。以红筹股的身份进行极其分散的多元化投资,中信泰富在香港投资界眼中多少有些异类,曾经有人批评中信泰富的投资太过分散,荣智健表示,公司只是分散投资,而不是投资得太散,公司是自己经营的,不会因为分析师的言论而改变投资策略,否则就是分析师教他如何投资。中信泰富收购石家庄钢铁后,高盛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特钢业务具强劲增长前景,因此中信泰富拓展有关业务,将有助于带动盈利增长。

曾经在内地炮轰过多家公司的郎咸平极为推崇中信泰富,认为该公司多年来的投资是一个成功的多元化案例。郎咸平分析说,“中信泰富从1994年到2002年有三类大的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电信,房地产利润下降之后由基础建设来弥补,基础建设利润下降之后再由通信行业弥补,不至于同好同坏”。从2002年开始,荣智健的航空业开始成为最大的利润来源,但是因为油价高企,航空业在中信泰富今年的半年报中出现下滑的趋势,而钢铁业的利润上涨200%,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收购石家庄钢铁之后,钢铁业在荣智健的版图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由于国内钢铁的总体产能供大于求,业界普遍认为钢铁业已经步入下降周期,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行业结构调整。对中信泰富而言,行业的周期性调整是一个考验,当然,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行业的周期低谷时进入也不失为一种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