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我们的家园:阿拉善:中国生态治理的“经济特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回 伊凡)

​守望我们的家园:阿拉善:中国生态治理的“经济特区”0

阿拉善地区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区内乌海市、伊盟、巴盟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地势南高北低。盟内东部边缘有黄河流经85公里;西部有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水蜿蜒800公里注入居延海,沿途形成居延绿洲。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其面积为中国第二位,世界第四位。

地处偏远的阿拉善,之所以名闻海内外,是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沙尘暴发源地。1985年,阿拉善沙漠刮起了第一场特大沙尘暴。2000年中国华北地区9次沙尘暴,有8次源于阿拉善,北京等地区成为肆虐的沙尘暴的严重受害者。源自阿拉善的生态灾难正呈现不可逆转的趋势,阿拉善也因此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话题。

成立于2004年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由百名中国企业家组成,该协会的宗旨是从阿拉善地区开始,在中国的北方荒漠化地区从事生态保护;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之中,率先推进企业生态体系的建设,进而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生态与社会责任。目前,阿拉善SEE协会在阿拉善有16个项目正在展开。

观察家指出,中国经济持续二十年的高速增长,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在二十多年集中出现,中国环境问题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治理任务十分艰巨。而企业家环境意识的觉醒,无疑有利于中国环境的改善与治理。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第五届亚太理事年会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达成了合作意向,此举标志着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的运作将向国际规范化迈进,将与政府及各界人士共同促进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

成立已有50多年历史的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环保工作。1998年开始在中国开展项目,与政府部门和其他伙伴通力合作,奉行非对抗性原则,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据了解,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共识之一就在于,人要成为生态机构当中的一部分:人要保护环境,但并不是把美丽的环境放进一个玻璃橱里观察,而是要让人成为这个环境的一部分。

据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宋军介绍,他们已经投资5000万元,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沙漠生态旅游展示基地——腾格里达来。同时,通过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沙漠生态旅游基地和沙漠化治理基地,5年来共培训、录用当地农牧民子弟500多名,使他们走出牧区,走出传统农牧业,转向第三产业。从而可以直接减少沙漠化地区200万亩,按当地政府依中央政策规定的“连续5年每年为每亩退牧的土地补贴11斤玉米”计算,相当于直接为国家节约5000万元退牧还草费用。此外,SEE生态协会邀请意大利政府深入阿拉善进行生态考察,并成功获得意大利政府1000万欧元的无偿捐助,用于阿拉善地区生态恢复治理。

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理事会成员、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中国网通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田溯宁认为,好的生态项目就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经济特区一样,具有实验和示范的作用。

“中国20年前,邓小平选择了深圳作为试点,设立经济特区。当深圳成功了之后,中国的其他地方可以跟进。所以我们希望阿拉善SEE协会能够有深圳式的作用,能够在非政府组织发展当中,作为一个模范。这样,成功的非政府组织就可以和政府一起合作解决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从过去学习到很多的经验。”田溯宁说。

“中国经济在过去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已使环境付出了代价。面对保持经济增长和满足能源需求的巨大挑战,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已来过中国70多次的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董事会主席兼亚太理事会主席亨利·鲍尔森先生说。

据田溯宁透露,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达成的协议将包括,TNC向SEE提供有关资金运作、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训;SEE为TNC提供有关中国项目的协助。■

上一篇: ​荣智健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