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袁宝璟:难以摆脱的乡土江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王家耀)

​亿万富豪袁宝璟:难以摆脱的乡土江湖0( 2003年11月24日,辽阳警方将袁宝璟抓获 )

袁宝璟与汪兴的“生死之交”

那个时候的袁宝璟脖子上围着一条围巾,上身穿一件刚没过大腿的风衣,特别瘦弱,辽阳的冬天特别冷,袁宝璟显得有些落魄,就跟五四时期贫寒的学生一样——那是1991年。事隔14年后,汪兴的第二任妻子付晓春仍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袁宝璟时的情景。“你看他像不像《上海摊》里周润发扮演的许文强?”汪兴当时这样向付晓春介绍袁宝璟。

袁宝璟当时是中国建设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刚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两年。他们两个人整夜整夜地谈话,有时候袁宝璟就住在汪兴家。袁宝璟的口才好,他们谈自己的理想、抱负,谈对政界、商界的看法,特别投缘。那段时间,袁宝璟每次回辽阳都要找汪兴长谈。付晓春称之为两个年轻人惺惺相惜,同样有志向、有理想,一个在辽阳、一个在北京,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袁宝璟与汪兴的相识带有很大的偶然性。1985年夏天,袁宝璟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汪兴则因为在辽阳警界屡立功勋,被批准带职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深造两年。在进京的列车上,他们相识。关庚寅发表在《北京文学》的报告文学记载了两人的相识:那时袁宝璟大概看汪兴有一股英武之气,便主动热情地帮助他安放行李。一个事实是,此时的汪兴经上山下乡、大连警校三年学习、4年的侦察员磨练,早已成为一个江湖中人,在辽阳,汪兴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警员,而袁宝璟仅仅是一名将要读大学的涉世未深的穷学生。

在那个年代,在辽阳这样的小城市,能到北京读书的人毕竟凤毛麟角,汪兴和袁宝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们一开始的交往中,汪兴无疑处于主动位置。事实上,记者调查得到的信息显示,无论汪兴这边的人还是袁氏家族的人,对汪兴的评价都是聪明、有头脑,是出色的刑警队长。如果他不辞职,在警界会前途无量。警校毕业两年荣立集体三等功、毕业第三年荣立二等功,毕业第四年即晋升辽阳市刑警队副中队长的事实充分佐证了汪兴的聪明才智。

​亿万富豪袁宝璟:难以摆脱的乡土江湖1( 2004年8月18日,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袁宝璟杀人案 )

“汪兴是那种能文能武的人,任何时候只要他在场,大家做事情就都学他。”11月4日上午,在辽阳市一家种子店,与汪兴一起上山下乡的老李这样向记者讲述汪兴。1976年,18岁的汪兴与辽阳市蔬菜公司另外25名职工子弟一起到辽阳县沙岭镇新民大队下乡。大部分职工子弟均为小学毕业,文化水平很低,而汪兴则为初中毕业,加之其从小就爱学习,爱读书,因此在一群人中,文化水平很快就显现出来,按照老李的话说,“不怎么干活,游手好闲,惟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偶尔会拉小提琴娱乐,但很聪明”。汪兴的父亲汪树人曾担任鞍山设计院主任工程师,母亲刘安奇则为鞍山立山医院的大夫。

那时候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如果想回城,首先要投票,然后报请大队书记做决定。汪兴很快看中了大队副书记的一名亲戚姑娘,两个人很快进入热恋,1978年,汪兴考取了大连警校,离开了知青点。

汪兴作为一名优秀警察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深造时,袁宝璟在中国政法大学仍然为了生存而奔波。这个1966年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中的大学生,从小过的就是苦日子,中学时,为拿到每天两毛钱的伙食补贴,从不间断地参加学校的体育运动队。有时候连衣服都穿不起,他就盼着开运动会,以获得一件运动服。读大学之后的袁宝璟并没有摆脱贫穷,成功后的袁宝璟曾多次向记者描述他上大学时的场景:为解决生计,他给教授抄书稿,每万字两块钱;给公司写信封,每千个五块钱。后来,他用积攒的钱买了一辆旧三轮,和外地民工抢饭吃。每逢圣诞节、元旦等节日,他都喜欢在学校卖点贺卡和明信片;每年放假回学校,他总是带回点家乡特产在学校卖。总之他是生意不断,从不空手。这段时间,汪兴与袁宝璟经常通电话,见袁宝璟生活困难,汪兴还经常掏钱请他下馆子。

这时候,他们是“大哥”与“小弟”的关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汪兴升为刑警支队专案队队长,大学毕业后的袁宝璟也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1992年,袁宝璟辞去中国建设银行“金饭碗”,在北京怀柔注册成立了建昊实业发展公司,创业资金为多方筹措的20万元。随后,他把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买下了优质“小黑麦”专利。半年后,“小黑麦”成熟,由于麦种珍贵,很快占领了全国市场,袁宝璟掘出了第一桶金……获利200多万元。

袁宝璟在资本市场攫取第一桶金的时候,作为刑警队长的汪兴也毅然辞职下海。汪兴的第二任妻子付晓春称汪兴是在袁宝璟的多次诱惑下,才投身股市。付晓春透露的信息显示,当年正值提拔副局长关键阶段的汪兴,偶尔赴北京炒股,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警界自然为领导人所不容。最终落选后,汪兴远赴京城,至此他与袁宝璟的交往从空谈落到实处,他也见证了袁宝璟的财富增值过程。

只是显然,此时两人关系已经起了变化,袁宝璟成为了老板,汪兴则变成了雇员。汪兴利用袁宝璟借给他的部分资金炒股,却一直没有发财。而袁宝璟也并没有对他委以重用,而是将他派往深圳,任南方建昊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据与汪兴一同前往南方建昊负责财务的张先生介绍,南方建昊的老总、副总都是招聘的,汪兴在销售部也只是挂了一个虚名,并没有多大权力。与此同时,袁宝璟在迅速崛起。汪兴随后被调回北京,出任怀柔一家制药厂的副厂长,仍未获重用。1997年,汪兴离开了北京。付晓春解释说,汪兴那么聪明的人,不想受别人摆布,他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觉得与袁宝璟早年关系那么好,却一直不受重用,不如自己回家干。

束缚袁宝璟的乡土江湖

辞职,去深圳、北京,最终却又回到辽阳,而这时的汪兴也已不再是当年的刑警队长。那段日子汪兴明显是寂寥的。老李回忆说,汪兴回来后,经常会到他开的麻将馆来打麻将,偶尔也会来吃饭。但那个从前无话不谈的汪兴已经不在了,他们之间似乎只剩了麻将,汪兴再也不会跟他说心里话了。多数时候汪兴都是沉默的。他不甘心于这种寂寞,但又无可奈何。

但这个曾经被誉为“辽阳亨特”的汪兴,毕竟在辽阳警界有很多关系,他当年的很多下级、同事已经在警界升到一定位置。袁宝璟瑰称“有事情找汪兴好使,比如从警局里‘捞’个人”。按照老李的说法,黑白两道还是都要给汪兴几分面子,只要是江湖上的人,提起汪兴的名字,没有不知道的。付晓春则更愿意这样理解,“可大可小的事情,只要找到汪兴,能帮就帮”。汪兴与警界非同一般的关系,从其经营饭店一事即可看出。曾与汪兴合作经营饭店的冯女士介绍说,2003年6月,汪兴在辽阳市文圣区开了一家饭店,房子是文圣公安分局所有,汪兴经与文圣分局领导协商,签订协议,房子免费给汪兴使用,汪兴负责全局40多名民警中午饭,同时负责加班民警的伙食,因经营不善,汪兴随即将饭店转让给她。2003年10月,汪兴被杀后,文圣分局即要求她交纳房租。

当初听从袁宝璟的劝告顶着那么大的压力离开警界,而且毕竟为袁宝璟的江山做出了一定贡献。汪兴于是想向袁宝璟借一部分资金,希望单干。付晓春说,没有想到的是,袁宝璟断然拒绝了。而袁宝璟一方对此事的说法则是,汪兴多次以掌握袁宝的秘密为由威胁袁宝璟,想诈取袁宝璟的钱财。

出身微寒家庭的袁宝璟在受过良好的教育、富甲一方后,一直想摆脱辽阳,这自然也包括汪兴。袁宝璟瑰这样阐释袁宝璟的“摆脱”,“三哥很烦辽阳的乱”。这种乱可以有三方面的解释,一边是对辽阳官场的不满,一边是讨厌辽阳“江湖”的混乱,同时又是对以袁宝璟琦为首的家族兄弟(包括袁宝璟韧、袁宝璟福、袁宝璟森)深陷辽阳“江湖”,不思进取的无奈。流传甚广,得到袁宝璟亲近人证实的一种说法是,发达后的袁宝璟很少回辽阳,即使偶尔回到辽阳,辽阳市委市政府的头面人物也很难见到他。言必称“将什么人怎么怎么样”的袁宝璟琦更是经常因为掺和江湖事而被袁宝璟训斥。而“江湖、社会”是生活在辽阳这座城市的人耳熟能详的词语。

袁氏兄弟中的几个也没能摆脱辽阳人的习气。“二哥(袁宝璟琦)就是那种如果家里有事情,就借两条腿往回跑的人(从北京回辽阳),喝点酒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干。”袁宝璟瑰这样形容袁宝璟琦。谁找他办事情都行,如果是姓袁,那就更是什么事情都能帮。按照辽阳人的说法,袁宝璟琦是标准的江湖人。只有小学文化的袁宝璟琦上世纪90年代初从辽阳市减震器厂下岗后,就彻底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平时一大爱好就是喝酒。袁宝璟琦一位朋友的说法是,袁宝璟琦属于粗放型的人,兜里有一块钱他能说成10块,比较容易忽悠,但同时也容易被别人忽悠。袁宝璟琦至北京有钱后,经常打着袁宝璟的旗号回辽阳。辽阳人都把他当成了袁宝璟的“代言人”,每次袁宝璟琦回去,大家都会相互传播“袁宝璟二哥回来了”,都会请他喝酒,甚至一些不认识的人也通过各种关系请他吃饭,试图通过他拉近与袁宝璟的关系。这样,袁宝璟琦认识了辽阳三教九流很多人。袁宝璟瑰称,三哥袁宝璟对二哥袁宝璟琦的做法特别不满意,总是劝他少跟那些人来往,少惹事。袁宝璟的另外两个堂兄弟袁宝璟森和袁宝璟福则都是犯过案子的人。2002年,袁宝璟福、袁宝璟森向袁宝璟琦借钱开了一家饭店,结果因为一名葛姓青年隔着饭店玻璃窗挑逗袁宝璟森的女朋友,袁宝璟森与袁宝璟福将其打成重伤,随后袁宝璟森逃掉,袁宝璟福则被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袁宝璟自然看不上这几个兄弟的作为。

但实际上,对于袁宝璟这样一个从小生活在江湖中的人,功成名就后,想要彻底脱离辽阳这个江湖显然并不容易,财富的迅猛增长只能让他更依赖江湖。袁宝璟瑰接受采访时这样表述袁宝璟的无奈,为了彻底摆脱辽阳,袁宝璟将大哥袁宝璟凡、二哥袁宝璟琦、五弟袁宝璟韧全部调到北京,试图切断他们和辽阳的联系。然而人虽然到了北京,江湖习气却仍然没有丢掉。袁宝璟琦似乎并不是很适应北京的生活,这从他每年都要回辽阳不少于20次可以看出。另一方面虽然袁宝璟琦“提不起”,但毕竟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忠诚度上没有问题,况且如果赶袁宝璟琦回辽阳,他势必会陷入江湖,最终毁在江湖。袁宝璟最终帮助袁宝璟琦在南宁买下了一处桑拿浴室,将其派往南宁经营。

顺理成章的是,汪兴试图凭借自己的乡土江湖势力挑战袁宝璟。而袁宝璟一直避之不及的江湖此时派上了用场。最终的结局是,2001年11月份,汪兴被人追杀,身中11刀,但保住了性命。两年后的10月4日晚,汪兴在自己居住小区的楼下中枪身亡。

汪兴之死的多个变数

随着袁宝璟死刑的暂缓执行,汪兴之死陡然增添了众多变数。杀人的几个版本一直在坊间流传。一个版本是,汪兴在掌握了袁宝璟发家过程中诸多不合规则的事实及其雇凶杀人的事实后,威胁袁宝璟,要求得到更多的金钱,否则即予以举报。在这种情况下,袁宝璟与袁宝璟琦密谋杀死汪兴,随后由袁宝璟琦找到袁宝璟福、袁宝森兄弟。袁宝璟琦负责提供金钱,而后两者负责执行谋杀任务。另外一个说法是,袁宝璟曾经多次在袁宝璟琦面前提起汪兴威胁自己一事,在江湖中混过多年,人称“二哥”的袁宝璟琦自然不能忍下这口气,遂私下找到袁宝璟福、袁宝璟森兄弟,并提供资金,后两者具体谋划将汪兴干掉。

再有一种版本是,汪兴从没有威胁过袁宝璟,但汪兴掌握了袁宝璟早年发家的大量违法犯罪事实。1996年袁宝璟玩起“空手道”,通过贿赂家乡辽阳某公司的一位总经理和两位副总经理,挪用国家拨给该公司的二期工程款——人民币16亿元,随后将之投入北京市东华证券营业部袁宝璟的账户上。在此期间,袁宝璟搞了假收购“郑百文股票”,肆意操纵股市,另外还炒作其他股票。就这样他利用所挪用的这笔二期工程款,使自己的资金翻了一番左右。并利用非法所得,先后购买了北京市怀柔县南华制药厂、金石山宾馆、花仙阁餐饮中心、北京市富华大厦F座26和27两层作为办公地点——北京市建昊实业公司。并在北京城郊建立了富泉花园别墅区。另外大部分资金仍在股市运转。在汪兴离开袁宝璟回到辽阳后,袁宝璟深怕汪兴有一天会举报自己,遂想杀人灭口,在这样的背景下,袁宝和袁宝璟琦策划了一场谋杀。

显然这三个杀人版本中,袁宝璟所犯的罪行不同。此前,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是按照第一个版本对袁宝璟做出了死刑的判决。而如果按照第二种版本,袁宝璟是没有参与策划杀人的,也就是说他是被冤枉的。

“袁宝璟肯定是参与了策划谋杀。”付晓春称之前她觉得案子结了,只等执行了,自己也就终于放下了一桩心事,毕竟已经拖了两年多了。但10月14日的暂缓执行,让她又重新紧张起来。对于记者的到来,付晓春明显表现出了警惕,她起初拒绝开门,在几经表明身份,并查验记者证件确认后,才让记者进门。随后她歉意地表示,一个女人自己带一个孩子在家,又处在这样一个时期,不能不防。这个与汪兴相伴11年,为汪兴育有一女的女人显得比44岁的实际年龄苍老了很多。

她保存了汪兴生前的很多东西,汪兴爱看的《堂吉诃德》、《李嘉诚传》、《左宗棠传》、《运行中的思考》等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里。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说起汪兴生前的点点滴滴,付晓春显得异常平静,她说眼泪已经流干了,早已经学会了坚强。离开时,记者特别想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袁宝璟免于死刑,你会将仇恨的种子传递给女儿吗?但最终我隐藏了这一问题。“将孩子平安抚养长大是我最大的事情”,曾经想过搬离这座城市的付晓春,最终选择了留下。■

袁宝璟暂免死刑与495亿传言

袁宝璟“暂缓执行”,10月底,有关他将名下495亿元财产捐给国家的消息也出现在各大网站上。

记者◎程义峰

“死刑执行前几天,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干坐着等待行刑。”袁宝璟的代理律师刘家众回忆说,“我和袁总的家属,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袁的妹妹袁宝璟瑰在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她说:“11日,法院让我去看守所见三哥,了解有关财产继承等事宜,当时有法警、检察院干部的同志陪我一起去。他们问我有什么要求,按照事前商量好的,我请求对三哥以注射方式,不采取枪决,让他安安静静地走。”按照程序,10月14日凌晨,在法院宣读判决书后,袁宝璟将被立即执行死刑。辽阳中院一位法官介绍说,辽阳法院离火葬场不远,大概只有5分钟车程。人犯在一辆警车里被执行注射后,会马上送去火化,“一周之后再通知家属领取骨灰”。

袁宝璟的家人向记者介绍说,袁一向喜欢蓝色,但为了让自己“清清白白地走”,刘家众说:“袁宝璟特地让我转告卓玛,让她买一套白色的衣服。后来卓玛去探望,他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愿。”临刑前,这套白色的运动服已经送到袁宝璟的手中。

而按另一位辩护律师邬明安的预计,死刑判决一旦做出,再翻案甚至暂缓执行的可能性就“已经很小了”,“在目前讲,地方高院直接就可以复核,不需要报最高法院”。他表示,仅凭侦查阶段的一句话就判人死刑是很不合理的。具体而言,“当时袁宝璟遭到敲诈,他哥提出要把对方‘办了’,听到他哥的建议后说‘行了,注意点,别惹事’,但是在侦查笔录上却这样描述:‘行,注意点’。也就是说袁宝璟的意思是阻止他哥行凶杀人,让他哥‘别惹事’。但是在记录上却是‘行,注意点’,是表示同意。”而随后的审判似乎都以这个侦查记录为前提。

调阅资料困难和消息不灵通,也是律师必须面对的尴尬之一。刘家众说:“我是从袁总的妹妹袁宝璟瑰那儿得知二审结果的,她申请去探监,向我们转告说:辽宁高院维持原判而且立即执行死刑,我们一下子懵了,尽管这是我们预料的结果之一,但谁愿意真正面对?”

然而,在死刑执行的前两天,即10月12、13日,情况却有了戏剧性的变化。袁宝瑰回忆道:“14日那天我正常上班,原定8点半见三哥最后一面,9点就要执行。但奇怪的是,我注意到,由院长亲自邀请的电视台来的记者原本要录像,却被中途打发回去了,注射专用的警车也没有开出院子,虽然没有人通知我,但我知道,死刑很可能不会执行。”这一猜测得到证实后,袁宝璟瑰将消息透露给家人、律师和媒体。10月20日,辽阳中院以“回避”为由,暂时停止了袁宝璟瑰的工作。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宣布对袁案“暂缓执行”的是辽阳市人民检察院,叫停理由是“有重大揭发检举行为”,而不是媒体此前所说的“因为巨额捐赠”。刘家众说,“10月12日,我去看守所见袁总,他向我说了捐赠的事情,而且写下了捐赠书。但这件事对整个案子并没有什么影响,袁总的想法是,不管死刑是否执行,他都要捐”。对于捐赠事件,袁妻卓玛也保持着低调态度,她更乐意强调的动机是“回报社会”。

关于捐赠额高达495亿元的传言,却只是一些媒体的附会。记者所见到的袁宝璟亲笔所写的捐赠书,谈到作为香港华智公司第一大股东,袁拥有印尼加里曼丹岛油田的40%股份,且有施工、作业权,该油田勘探储量达到27亿吨。有好事者于是参照当今国际石油价格,换算出该油田的价值。还有报道称,“袁宝璟将其在瑞士银行巨额存款密码告诉妻子卓玛,后者是该笔巨额财产惟一合法持有者和使用者”。

具体到袁宝璟检举内容,刘家众说:“其实我在6月份跟袁总有5次见面,早已经陆续得到全部内容。他揭发的是某在任官员的腐败行为,首先,他用胁迫手段从袁总手上拿到1.2亿元,到香港一家公司投资,如果袁总被执行死刑,这笔钱就失去了债主。第二,这名官员掌控了该地娱乐场所的保护费收取、毒品买卖和假钞生意。知道这些内幕的一共有4个人,如今只有袁总在世,其他的三个人,二人因故已被执行死刑,还有一人被枪手杀死。”

知情人介绍说,袁宝璟在狱中曾多次向提审方进行检举,在袁氏兄弟临刑前的最后时刻,因为辽阳市人民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室的介入,袁的检举得到了足够重视。“10月12日晚上,即临刑前两天,辽阳市人民检察院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派两名官员连夜提审袁宝璟,时间长达两小时,一般来说,检察院进行夜间提审是很少见的,更何况是这么长的时间?”提审结束后,袁在检举书上签了名。

从律师们的角度来看,这就是袁氏兄弟从死亡线上返回、整起案件赢得时间的关键之处。但背后真相,却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即使回忆暂缓执行的过程,刘家众的脸色却丝毫看不出轻松。“所谓暂缓执行,是随时可能执行,虽然有关部门正在对袁宝璟检举的内容进行核查,但客观上,这算是一个时间上的缓冲。”10月14日之后,“我们几乎每天只睡两三个钟头,对大量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呈请有关部门对证据进行重新核实”。袁宝璟涉嫌雇凶杀人一案,经过两年的漫长审判,最终结局如何,似乎谁也难以预料。■

袁的律师质疑本案几个疑点

1.关于枪支,辽阳市与大连市公安部门有两个鉴定。根据后一个鉴定,从现场提取的弹托中含有发射药成分,汪兴尸体中取出的弹丸含有成分铅,而在护城河里打捞出来的枪膛内的弹壳中没有检出铅及发射药成分。这说明从护城河中打捞出的猎枪与现场使用的射杀汪兴的枪极有可能不是同一支枪。袁宝璟森在其上诉状中称,让我辨认扔枪的地方,根本是警方让我指河里的一个地方给我拍照,这就成了指证我辨认现场的犯罪证据。

2.关于资金来源。袁宝璟琦在公安机关供认的有关情况,经律师核查并不存在。袁宝璟琦于2003年11月28日供述,杀害汪兴所用的30万元资金是他2001年从北京安定门证券公司袁宝璟的账上提取的,但据律师核查,2001年全年的资金支取情况也没有这笔钱;当日袁宝璟琦还供述,他在2003年从其父袁敬民的资金账户上提取了20万元,但其账户上同样没有这笔钱。

3.关于现场证据。依据袁宝璟森、袁宝璟福的供述,他们没有与汪兴搏斗,但现场笔录记载,现场“有一把20厘米染血的呈展开状的刀(经辨认该刀为汪兴所带),该刀旁边还有一串染血的钥匙”。但这些都没有做法医鉴定。另外,现场发现五枚“国宾”牌香烟烟头,同样没有对其做刑事技术鉴定。从控方提供的袁宝璟福供述看,袁宝璟森射杀汪兴的时间是下车后三四分钟,显然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吸完五支香烟,而袁宝璟森的供述也没有讲到他在现场吸烟。

4.袁宝璟森在公安机关供述的是向汪兴背后开枪,但法医鉴定证实汪的伤口在前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