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关雅荻)

​《高压电》0( 《高压电》剧照 )

近两年还没有哪部欧洲恐怖电影是像《高压电》(Hautetension,又名《爱定你杀定你》)这样,在比美国所有的类型恐怖片还要血腥和暴力的同时,影片本身还弥漫了一种独特的欧洲风味。影片刺激的不仅是观众的视听感官,还更通过一种最极致和残酷的方式表达了影片创作者对人性与性爱两者关系的看法。

这部制作于2003年的法国电影,200多万欧元的制作成本谈不上大制作,故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单线索的。两个女大学生,玛丽和艾里克斯一起开车到乡下艾里克斯父母家度假,深夜一个神秘杀手开卡车出现在艾里克斯家门口,用最残忍的方式残杀了艾里克斯的父亲、母亲、儿子,甚至家里的宠物犬,艾里克斯却被单独捆绑和囚禁起来。而被惊醒的玛丽在目睹了一桩桩的惨剧之后,在狭小的空间内一直试图躲避着杀手,并试图营救被杀手开车带走的好友艾里克斯。玛丽能救出她的好友吗?还是这一切并不是观众想象的那样?

影片剧烈的血腥镜头和暴力场面让这部影片在今年6月北美上映的时候被MPAA评为NC-17级,影片中的确不乏断头、割喉、电锯将人切得粉碎的镜头。但影片最震撼人心的并不只是这些,《高压电》其实是借用了《德州链锯杀人狂》、《万圣节》这样的经典恐怖杀手电影的风格元素,同时又使用了类似《第六感》、《小岛惊魂》的“沙马基兰式”(因这位印度裔的美国导演拍摄了一系列如《第六感》、《天兆》、《灵异村》这样类似叙事模式的惊险电影而得此名)叙事方式,即在影片最后10分钟给观众一个完全颠覆性的故事转折,彻底让观众巴不得把刚才过去的一个多小时画面用最快速度在内心闪回一遍,获得视听和内心的双重快感。

《高压电》的故事中玛丽这一人物的设置,和美国《致命ID》、《搏击俱乐部》有惊人类似之处,都是人物的多重人格成为全片最大的叙事转折。《高压电》在影片最后10分钟,就像《搏击俱乐部》一样,让观众通过监视录像机看到,其实杀手和玛丽是同一个人。而诱发出玛丽另一暴力人格的就是玛丽对艾里克斯的迷恋,在影片前25分钟异常平静的叙事里,导演就铺垫了玛丽迷恋艾里克斯的种种细节。正是这种想得,又很难得到的同性之爱,最终让玛丽人格分裂,并亲手毁灭掉了她认为的一切阻碍。玛丽自身的两种分裂人格之间也相互争斗。

这样一部具有成为经典潜在可能性的欧洲恐怖电影,过去两年中轻松发行了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恐怖惊悚片,不仅在欧洲,在北美好莱坞都是市场上份额很大的一部分。特别是最近两年,以好莱坞为例,惊险恐怖片屡屡成为票房收益大户,或许有的单看票房直接数字并不见得是过亿的“重磅炸弹”电影,但从投入产出收益比来说,此类电影却是排在最前面的。从今年1月份至今,在所有北美地区每周末票房排行首位的好莱坞电影中,此类恐怖片大致在10部左右。这部《高压电》今年6月终于在美国全线上映时,首映周末竟然争取到了1300多块银幕,这对于一部NC-17级别的电影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令人吃惊的发行规模了。

​《高压电》1

好莱坞或者是全世界的片商为什么对恐怖片如此热衷?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被惊吓或被刺激的内心潜在欲望?那恐怖电影就是一个最好的心情情感释放和放松的渠道。这只是一个主流电影的类型而已,主流电影这玩意儿终究就是一本商业经,《高压电》这样的恐怖暴力电影,也首先是作为电影消费主体的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商业电影类型之一;而这种充满暴力画面的恐怖电影是很难像其他电影一样直接在电视网上播出,即使播出也会被删减得风味全无,所以这也促使了更多观众只能进影院去享受真正的恐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过去几年里,全世界DVD音像市场急剧扩张,恐怖类型影片的DVD也是音像市场上最热销的品种。不管这恐怖是来自欧洲的,还是来自美国的,人们对受惊吓的渴求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