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的胜利

作者:钟和晏

(文 / 钟和晏)

​意志的胜利0( 夏姿05~06秋冬系列 )

王陈彩霞说穿夏姿的女人大概是文静低敛、外柔内刚的,但她自己并不是那样的人。

那天是10月29日,夏姿Shiatzy Chen在上海中山东一路外滩9号楼的旗舰店开幕的日子。早上10点钟,由知名印度尼西亚建筑师Jaya Ibrahim设计的店堂里面还是一番繁乱的景象,身穿黑色中式套装的女店员们还在手忙脚乱地往陈列架上挂放各式衣服和配饰:正红色的府绸织锦棉袄,密绣宋朝官服意象中的云纹、水波纹、蝙蝠、梅花等图纹的单衣或者旗袍领上镶着貂毛的外套,虽然款式内敛简约,因为那些提花和手工刺绣的缘故还是显得很华丽。

有几个从9号楼这座清水红砖墙的洋楼门口路过的台湾女人已经急急忙忙地推开了门楣上镌刻着1901字样的沉重的雕花铜门,她们说只想进来打个招呼。每年出产服饰超过7万件、有超过47家商店的夏姿如今是台湾的第一女装品牌,它的那些结合西方轮廓与东方图纹的漂亮服装尽管价格不菲,仍然让人趋之若鹜,据说台湾的科技新贵、政要名流的妻子们每年都心甘情愿地为它付出上百万台币的代价。

王陈彩霞当时正在比较手中的两个刺绣手袋,究竟哪一个挂在中式方桌的小木架上更好一些,她用一种像是自责又像是责备他人的口吻说:“你早一点更完美不是更好吗?包括每一件东西我都是要盯盯盯盯盯,盯到最美的。”她几乎是掷地有声地一连说了5个盯字,她说自己天性如此,看到任何东西稍不入眼就一定要去修正它;但她自己只穿着很旧的黑色两件套毛衣和蓝色牛仔裤,脚上的棕色半高跟凉鞋可以说是显得很土气的陈旧款式,这种近乎寒素的衣着和氛围华贵的店堂形成了一种反差。当然,这大概不是夏姿与它的缔造者之间惟一出人意料的反差。

大概与王陈彩霞一直偏好宋代理性节制的风格有关,Jaya Ibrahim用深褐色主色调和柚木、铁刀木或者雾面桦木等大量木材完成的店堂设计看起来很工整素雅,没有任何繁复的雕饰,而王陈彩霞自己喜欢的是“利落”这个词。她指着四扇黄色真丝上绣着简单的梅兰竹菊图案的屏风说:“开始我们画了好几幅图,觉得太不利落了,后来我选了八大山人的画风,再请人深深浅浅地把它们绣出来。”

​意志的胜利1

虽然接着的一整天里有个明星云集的开幕仪式和一场黄浦江边的大型服装秀在等着她,她还是坐下来开始耐心地讲述这些年里也许已经说过无数次的夏姿故事。出生在台湾彰化一个开杂货店的贫困家庭中的陈彩霞是7个孩子中的长女,为了负担家里的生计,念到国小毕业就开始劳作。1969年,当时18岁的陈彩霞被舅舅送到清水镇王家布庄去当住店裁缝,老板19岁的儿子王元宏爱上了她。到了1978年,王元宏夫妇从“华夏新姿”的寓意中创立了“夏姿·陈服饰公司”,按照丈夫负责管理和销售、妻子负责研发设计的分工开始了他们的合力经营。当然,她并没有详述那个从只投入10万台币的小本生意发展到如今年销售额7.5亿台币的亚洲知名服装品牌的漫长过程,而是回想起1984年去东京看日本女设计师森英惠的时装展时内心的震动,她第一次看到了一个有原创力的服装设计师所受到的敬重。

虽然个子不高,王陈彩霞的说话声音却很大,她的说话方式可以说是铿锵有力的,她好几次重复类似“排除万难”这样的用词,几乎让人联想起我们过去老电影中的革命女主角。她不断地提到在被西方品牌统治的时尚世界里,建立一个能够与之并列的中国品牌是她的责任,你甚至无法理解她身上那种近乎苛求、全力以赴的强烈意志究竟从何而来。1990年,夏姿在巴黎成立了工作室,11年后,她把Shiatzy Chen的英文招牌挂到了巴黎Rue Saint Honor街上一幢18世纪古建筑里,成为第一个在欧洲开设专卖店的台湾设计师。今天,汇集在外滩那些老洋楼里的众多时尚名品旗舰店中,夏姿也是惟一的中国品牌。

​意志的胜利2

“新中国风格”(New Chinese Look)——人们已经习惯用这个词来定义夏姿的服装。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风格,那应该是西方立体裁剪与中国美学元素的融合。王陈彩霞习惯于用内缩半寸的肩线和立裁手法来强调女人纤细的身段,虽然运用牡丹、祥云、蝴蝶、花卉等图纹繁复、技法精致的刺绣以及古董提花布、双色缎、乌干纱、细斜纹绸等华贵的面料,但由于色彩和图纹装饰的节制,华丽的感觉可以不那么引人注目地呈现出来,在看似堆砌的绣工中反而交替出内敛的气质。每一季,夏姿会从历代文化或者色彩图腾中撷取一个设计元素,今年的05/06秋冬女装和男装系列是以“吉光片羽”为主题的。吉光是古传说中神马的名字,片羽是指神马身上的一片羽毛,道远之骥之吉光,流光溢彩之片羽,这里也含有残存的艺术珍品的寓意。

到了晚上,王陈彩霞换上了一身黑色的无袖上衣与绣花长裙,手里拿着一大块鲜红色披肩。她没有按照惯例在发布会结束时上台致意,从她跑前跑后的身影和脸上懊恼的表情中,你可以看出她对这场表演意犹未足的心情。她说:“我觉得我很急,时间不多了,我总想怎么用后面的十多年有系统地把夏姿服装和它的文化内涵建立在那里。过了50岁以后,好像每个东西一做就应该是奠定的,不像以前做做就算了。”■

​意志的胜利3

恰如其分是最好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应该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吧?

王陈彩霞:我也不敢这么说,我只是觉得很多事情要合理整洁、不脏乱,但也不要太过洁癖,每件事恰如其分是最好的。

三联生活周刊:这种恰当好处的思想是否也体现在你的服装设计上?

王陈彩霞:我觉得应该是。虽然我一直在说中国,可我也一直想把中国利落化。比如清朝的很多东西其实也很美,但它在雕刻中就繁复过于宋代。现在的西方设计也讲究简洁利落,我觉得艺术最高的境界是要很有力量,可以把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剔掉。

三联生活周刊:刺绣是夏姿服装的一个主要构成元素,你是对这方面有所研究吗?

王陈彩霞:其实我没有研究那么多东西,我们的刺绣绝大部分是苏绣,用的是苏州最好的技工。我觉得中国的五大绣应该有系统地去保留它们,去培养一些新人,否则就会断层。夏姿希望区别其他国际品牌,就势必要用中国的精神和文化。其实中国文化里面有太多东西是可以用的,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想怎样去用。

三联生活周刊:从昔日出生贫困的布庄裁缝到今天的成就,你个人的感受是什么?

王陈彩霞:我觉得我只是把一个东西的基础刚刚弄好,还没有生长发芽,还没有成功到我想要的境界。运用我的权力和主导性把夏姿奠定为一个能让人尊敬的百年品牌,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每次我到一个城市,常常会想为什么那些有权力的人不把事情弄得完美一点,所以我也常常很不开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