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者无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莫幼群)

早年在大学里学欧洲文学史,讲到19世纪俄罗斯文学这一章,因为什么都往“批判现实主义”上面扯,便显得有些无趣。可当说到一位不甚出名的作家冈察洛夫时,情况一下子有了变化,因为他写的《奥勃洛摩夫》实在太有趣了:小说第一卷用大量篇幅写贵族地主奥勃洛摩夫躺在床上和沙发上,一无所为,第二卷写奥勃洛摩夫在朋友的强迫下起了床,第三卷写他懒得恋爱,第四卷写他懒洋洋地死去。在下我自认很懒,但见到如此懒人中的至尊宝,也只好强打起精神。这就好比让郁闷的人去听忧郁的曲子,反而比听欢快的曲子更容易从郁闷中解脱一样。

一直就有为懒人辩护的理论或文章。我高中时就读到一篇高论,说许多发明是懒汉弄出来的,纯属图省事的产物。前不久,随着汤姆·霍金森的专著《如何成为懒人》的出版,为懒人彻底翻案的时候似乎已经到了。我也觉得,我们的社会财富已经积累得相当多,足以让一部分人先懒起来了。

根据我的理解,在新世纪要做一个为人羡慕的懒人,可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成为一名风雅的病人。这病一定要生得恰到好处,比较妥帖的是腰肌劳损、轻微的忧郁症和亚健康综合症,小病大养,还可以拿自己的病做做诗,发发感慨。不过前提是有一本厚实的存折预备着,或者像奥勃洛摩夫和普鲁斯特那样诞生在贵族之家。

二是成为一名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他们中的许多人懒得连胡子都不刮,屋子脏得能把黄鼠狼熏跑,而且一辈子不知闹钟和打卡机为何物。总之就尽管懒吧,但最后好歹要弄出一两件像样的作品来,你的懒才能成为“小节”。歌手汤姆·韦茨说“酒鬼是个全职工作”;但对懒鬼可不能作如是观。

三是成为一只加菲猫。这家伙又懒又滑,还总是有猪肉卷和冰淇淋吃。当然不是谁都能有此待遇,首先你得找到一位宠你的主人,其次你还得有搞笑逗乐的本领,把主人唬得开心才行。

以上三种人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情境中“闪”了出来,完全用另外一种逻辑在生活,这也正是“懒者无疆”的由来。如果我们这些俗人也这么干,恐怕就没法混,不给老板骂死,回家也得给老婆骂死。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法国电力公司的经济学家科林娜·迈尔写了本书叫《偷懒,你好!》,书中为白领偷懒支了不少招儿,包括如何利用制度漏洞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还有一部分内容描述了公司里某些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是如何获得晋升的。这本书令作者所在的电力公司大为光火,也令我更加郁闷——莫非还有第四种懒法,我们同样没有学会?■

上一篇: 排队众生相
下一篇: ​呼家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