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最后的16平方米
作者:方振宁20世纪的建筑巨匠勒·柯布西耶(Lc Corbusier)一生有大量的作品,然而有两件小品最让人动情,一个是柯布为双亲在日内瓦湖畔建造的极限住宅,另一件就是陪柯布终结人生的南法尼斯地中海马丁岬的“休闲小屋”(cabanon)。
休闲小屋是依据柯布1951年12月30日用45分钟勾画出的草图而建造的极限住宅,1952建成之后除了熟悉他的友人之外几乎被遗忘,如今重新被人从记忆的深渊中唤起,那是休闲小屋与柯布的生涯有着不寻常的关系所致,特别是这里有他进行东方之旅时考察最小限度居住形式的记忆。
休闲小屋在建筑学上并不只是物理上的极限空间,在进入施工阶段才涉及到人间工学、尺寸、技术细节,建筑材料以及造型的考量。
柯布一直主张自由的平面,然而休闲小屋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初动笔时确定的基准线和正方形框架,这不能说是自由的平面而是理性的平面,这个正方形平面实际上是由9个隐形小正方形构成然后演绎成4个226厘米×140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86厘米×86厘米的中央正方形来分割正方形空间,然而一个从入口进入的螺旋形动线串联室内空间这个螺旋形动线,是柯布特有的构成原则,这个原则持续了几十年之久。
柯布认为螺旋是成长的自然法则,有机的生命体都从属于和再现这种法则。我们知道柯布西耶被海中的海螺所迷恋,是因为海螺中隐藏着螺旋的运动,休闲小屋就是将螺旋运动具象化,可见柯布构筑的是最有限的居住空间和自然法则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柯布曾对一位来访的记者说“就是死在这儿也可以”,柯布已经把它确认为精神回归的场所。
柯布西耶的作品与螺旋形运动的关系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然而柯布最初的休闲小屋草图,显示的力学图像是在一个正方形中做对称性回旋运动。休闲小屋的平面是16平方米,而室内功能的分配为昼和夜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回旋运动实际上是一个阴阳太极图。我们还可以在日本榻榻米的组合空间上找到同样的类型,由此可见,当寻找运动的规律时所有的图像都会呈现出相同性。柯布正是被这种自然法则所迷恋,几十年居住在这个南法尼斯地中海的海岸,并愿意与之同归。
勒·柯布西耶的休闲小屋让我们思考,一个人一生到底需要多大的空间才够,或许身无长物这个成语,是中国人衡量理想生活方式和空间的尺度。■ 16平方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