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首都能打造出来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阿剑)

最近几年,成都的诗歌运动搞得很热闹。2002年,成都有了“公交诗”;去年,搞起了诗歌艺术桥,而在龙泉有桃花诗村;前不久还做了国际诗歌节,但因故取消了。据说,诗人又想打造诗歌首都来了。当然这是好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诗歌嘛。

成都是一座诗歌城市。遭人鄙夷的现代诗歌,在这里从来不会遭受冷遇。在成都,你说你是写诗的,不会被冷落,反而会受到尊重,并且这里聚集着全国1/4的诗人。虽说成都自古是诗歌的大码头,但作为诗歌首都仅仅具备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这倒让我想起巴黎的“诗歌市场”,卡萨布兰卡、鹿特丹等地的国际诗歌节,他们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是极大的。仅就巴黎的“诗歌市场”来说,它创办于1983年,至今已有23年历史,其宗旨是捍卫专门出版诗歌和纯文学作品的小出版社,为诗人、诗歌出版社和诗歌爱好者提供一年一度的直接见面机会,每年有将近500家出版社参加活动。成都有这样的活动吗?没有。我们看成都诗人的成就,就会发现,他们影响力也是有限的,离诗歌首都的说法更是遥远。何况一个诗歌首都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用优秀作品堆积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