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看“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周凌云)
有报道说,北京一些药店向青少年出售处方药新泰洛其(精神类处方药,大量服用能产生快感和幻觉,长期服用会产生精神依赖),此药不是毒品却胜似毒品。
笔者正利用暑期在报社实习,于是“领命”对本地医药市场进行暗访。在市区各大药房转悠一圈后,得到的回答均是“没有”。笔者不死心,便以咳嗽为由去医院看“病”。先进了一家大医院,花三块钱挂号到了内科。医生问:“你咳嗽几天了?痰是什么颜色的?”笔者假装说:“两天了。痰什么颜色没注意。”医生让笔者张嘴检查了一下,拿着听诊器在胸前背后一阵忙活。当医生龙飞凤舞地在处方笺上写下了四五种药名时,笔者假装随意地问医生“有没有新泰洛其这种止咳药”,医生答复“没有”。在另外一家医院,笔者故伎重演,得到的结果仍是“没有”,而这里的医生“得知”笔者的病情后,同样给笔者开了一些药。
拿着两张不同医院的处方笺,笔者为没有这种药而高兴的同时,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怎么笔者说咳嗽他们就能诊断出“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等多种病症?没病的人都给开这么多药,真正得病的人那要开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