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车宣言

作者:袁越

(文 / 土摩托)

一个刚从北大毕业到美国念书的女孩一心想学开车。第一天练完车她就决定自己开回家。可她一直不敢开快车,结果一路上挂着2档就开回来了,后面车子堵了一长串。“美国人还挺懂礼貌,没有按喇叭的!”她笑眯眯地逢人就讲。我听了很不高兴。

记得我刚来美国的时候,非常惊讶于美国司机成分的复杂。因为当时在中国开车是中青年男性的特权,我从来没见过老太太开车的。现在中国人买车的多了起来,这个现象就不存在了。大家似乎都觉得,开车是追求自由的表现,而自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容置疑。可我倒是清楚地记得,当初我在美国考驾照的时候,考官特别强调了一点:在美国,开车不是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而是一种特权。获得这种特权就必须承担很多义务,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能因为你的驾驶而影响到他人。

这句话从一个美国考官嘴里说出来可不简单,因为美国几乎人人开车,从道路质量到房屋建设都是围绕着汽车服务的。在美国没有汽车等于没有腿,可美国的警察们还是经常提醒司机:开车是一种自由,更是一种责任。因此美国警察执法非常严厉,司机们也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生怕影响了他人。

可在中国情况就不同了。就拿据说是全中国道路质量最好的首都来说吧,虽然我自认为车技不错,可我不是雷锋,不敢保证我的车不会影响他人。比如,北京堵车严重,我不敢保证自己不会利用自行车道超车;北京一些红绿灯没有拐弯灯,我不敢保证我不跟直行的抢道;北京的行人太多,我不敢保证我不会频繁地按喇叭;北京的绿化不好,工地太多,我不敢保证我总是开得很慢,以免扬起灰尘;北京的停车场太少,我不敢保证我不会占用人行道;北京的道路太窄,我不敢保证下雨天我不会溅到旁边的行人⋯⋯

我真的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不敢保证不会因为我开车而影响到他人,因为那个被堵到死角的骑车人很可能是我的同事;那个跟我抢行的出租车里很可能坐着我的小学同学;那个被喇叭声吵得心烦意乱的很可能是我的父母;那片扬起的灰尘,很可能被我吸进了肺里⋯⋯

开车确实代表了一种自由,但自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而目前的我还出不起这份钱。所以,我就不买车了。骑自行车同样能够获得自由,而代价则要小得多。■ 宣言买车

上一篇: ​恰同学暴富
下一篇: ​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