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赌这是艺术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林鹤)

​敢赌这是艺术吗0( 赫米蒂奇的生硬外观与原有建筑完全不对话 )

今年夏天暴热,于是就比以往更关注天气预报,由胸怀北京直到放眼世界。法国人惊呼暑热的时候,多不过32摄氏度,颇让人有些不屑于他们的大惊小怪。等看见了拉斯维加斯的温度,又不免私心为咱这片地界庆幸:那里的气温已经达到45摄氏度上下了哎。

拉斯维加斯本是个建筑赝品集大成的地方,因为赌城招徕人众的噱头所需,上下几千年纵横几大洲的建筑风格济济一堂,都带着些霓虹灯染上的丑怪劲头儿,足以贻笑大方。这个地名儿最初与建筑界的高级话题扯上了些许关系,是借光了后现代主义的文丘里夫妇所张扬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他们以为这里满大街欢快的波普艺术与广告效应才正是适应符号时代的建筑榜样。然而那也只是一本书罢了,他们其实并不在这诱惑之都里盖房子。

以此身世,拉斯维加斯的建筑是不是就只能留给不出名的建筑师不惜恶俗去做“乱炖”了呢?活像一个留给各种建筑风格来此狂欢的游乐场,古埃及、古罗马,都被“后”和“解构”过,以其堂皇来点染着此地的浓重的金钱气味。

如果你知道,近些年来颇以建筑师群里的当红知识分子姿态出现的库哈斯,居然破戒跑到拉斯维加斯去秀了一把,又该当作何感想?

而且他这次亮相的架势很正,做的也是很高尚的建筑类型——博物馆,最上品的项目了吧。更何况他所做的还是古根海姆的分店——有莱特在纽约、盖里在毕尔巴鄂的先例,古根海姆似乎不仅是个名牌的连锁博物馆,在建筑上也已经算个品牌了呢。

​敢赌这是艺术吗1( 地下层的廊道与天顶对视,显得空间更高旷。远端可见天桥和金属墙 )

看多了库哈斯式设计的人们会知道,他做方案从来都是大刀阔斧地不和谐的,无论是与周遭的城市环境,还是在建筑自身的内部,都不肯中正和平地融洽了去。总是要让人看过以后被刺激得翻肠倒肚的,才算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然而这样一位建筑师却是一有机会就在强调着社会意识,因此推论就是,他并不以为给人愉悦是他有必要在艺术里预设的一个目标。绝不媚俗的神气吧。尽管如此,与古根海姆在世上最大的销金窟里合作,是不是有一点投靠和媚俗的嫌疑?或者说,他已经是建筑界既得利益集团中的大老,因此可以不再做“愤青”状了?

库哈斯仍然正色地说,他认为商业是今天杀灭政治操守与社会良心的冷漠势力。面对这种局面,依旧以精英自居,躲在高级艺术的象牙塔里,对商业主义的冲击视而不见或者退避三舍,是建筑师的失职。所以他要介入到这个世界中去,对日常生活那个被商业毒害了的现实世界进行重建。直面有缺陷的生活并且努力加以改善,用建筑的艺术来挑战罪恶之城,这么一种说辞,似乎倒是继承了最正根儿的现代主义理想。

​敢赌这是艺术吗2( 大台阶下直接看得见转台式的展台,“摩托车的艺术”更该放在超市里 )

拉斯维加斯的古根海姆实际上不是一座房子,它分成了两个部分,都粘在威尼斯赌场酒店的身边。其中的古根海姆—赫米蒂奇只有700余平方米,被放在了酒店的入口处;而古根海姆—拉斯维加斯的面积接近6000平方米,位于酒店的停车场和地中海风格的原有建筑之间。

古根海姆—赫米蒂奇难说是个博物馆,实在只是临街的小画廊而已。开幕后,这里的展品还算靠谱,是经典的架上绘画。衬托在奶油蛋糕一般的酒店立面之前,库哈斯的抽象建筑手段是无论如何也谐调不起来的,好在他本来不想谐调。他做出来的新立面,若是放在大学生的作业里,准会被指导老师大红叉子掷回来——太缺乏设计了。直不愣登扯天扯地的暗红色锈蚀钢板上镂刻出HERMITAGE GUGGENHEIM MUSEUM,遮蔽了酒店的基座部分,乍一看,犹如用有机玻璃挡板围护起了一个豪华的修缮现场。赫米蒂奇这部分不但在立面上不做婉约的细节,而且在室内部分的空间安排也只是横竖几道干巴巴的分割,毫无悬念和趣味的考虑。不知是否为了进一步俭省细节,而又不肯放弃暗地里的技术奢华,这屋里挂画儿时用的都是墙内强劲磁铁的吸力,再度流露出一种自鸣得意不与人言的态度。该方案生硬地对着个假古典的模样儿一笔横切下去,就像是在这个城市局部猛地插了一刀。这也正符合了库哈斯的建筑历来的特点:他的特异,主要不在于他用了什么细致独到的处理手法,而在于他对城市区域现状所持的态度。

​敢赌这是艺术吗3( 米开朗基罗的巨作也成了建筑上的糖霜 )

与赫米蒂奇部分不同,古根海姆—拉斯维加斯有了足够的建筑面积,天生是个开玩儿的好场地。它约略分为两层,即地面层和地下层。地面层和赌场之间直接连通,层高高达21米。单冲着这个净空尺寸,便可料定它先就存了心不想做个安分的常规博物馆。古根海姆—拉斯维加斯里分出了多个展厅,各自大小不同,两层的各个展厅之间的视线联系或分或合,构成了复杂多变的空间感受。

为了不辜负这么巨大的净空,该搬来些巨型展品才是。为此有两则功能设计:博物馆的侧墙上有一扇门与整个展厅同高,布展时随便什么尺寸的大家伙都容易进得来;更过分的是,屋里还放着一台工厂用的35吨位的吊车,随时为展厅里的各个角落效力。把工业化的后勤元素不加掩饰地留在观者的眼里,可有一点重金属摇滚乐的气魄?比这不得已的功能安排还要突显重金属气魄的,同样是对新的展览技术的炫耀。地面层的地板可以移动,随意开合中即改变了两层之间的关系,并不忌讳让各个展厅互相对视,坏了宁静稳定的气氛——这里的气氛于宁静稳定大概是最不相干的。加之以展台的设计也用了新招数,名为“Cor-Ten”的钢质展台学了话剧舞台上用转台的样儿,可以不断地变幻位置和角度,让展品如幻般在空气里漂浮和游动。

通向地下层有一道极其宽大的台阶加电动扶梯,拦腰撞上了地下层一道9米宽的走廊。这道走廊的头顶大开,上接博物馆的玻璃天顶,与地面层的空间相连,于是有些展览就势把展品串在这两层之间,利用双层的层高造出豪阔的声势来。建筑师倒也不是一味只器重大尺寸,在地面层的半腰高度处,他把净空分出一半来,做成了一道天桥。天桥边对着大厅统舱的一面墙壁上使用了单向镜面玻璃,上覆有这个博物馆的名字,GUGGENHEIM LAS VEGAS,走在上面的时候,可以透过这些字样间的缝隙俯瞰大厅里的展览。而桥头处立一面饰以黑红线条的金属墙,整块的夺目色彩大力冲击着视觉,则是库哈斯自从荷兰舞剧院时就惯用的手法了。

比较具有嘲讽意味的设计是在天顶上。博物馆的采光设计永远是个重头戏,历来名家都各施巧计。库哈斯依理照用了高窗和天窗,不过配衬着夸张的钢架,愈发点明了这个大空间与工业厂房之间的相似。不过,那只是远观时的错觉。如果有谁无意间抬头细看,就会惊讶地遇见烂熟于心的画面——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画的天顶画,居然被复制在天窗的玻璃上,璀璨地烂漫在阳光里。古典而神圣的艺术,被移植在这赌城里,真要活活气死米开朗基罗的。需知来此的赌客哪儿会有追猎艺术的诚心,无非是抽不冷子来此转转看野眼罢了。这么说来,连建筑,带绘画,岂非快餐菜单上的一道甜品而已?博物馆身为艺术收藏与展示的最高权威的尊严,是不是要让位于超级市场般的拜物诱惑?这可不是我瞎猜疑它,开幕展的主题竟然是“摩托车的艺术”,真引出许久的乱纷纷口舌呢。是艺术拯救了堕落的城市,还是艺术自身也堕落了?

拉斯维加斯的古根海姆分馆虽有了库哈斯的助力,却似乎有点流年不利。区区6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建筑造价花掉了3000万美元不说,于2001年竣工后,开馆延迟了三个星期,据说后来更是在2003年里因为经营不善而关张了。来到赌城的人们,终究是没有多少闲心,都要迫不及待地冲到哗啦啦响的银钱码子堆里去的吧。

古根海姆近年来一直有野心要把博物馆开遍全球,请名师做品牌的决心也不小。他们还曾打算请扎哈·哈迪德来设计在台湾的分馆,同样也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名师牌子。莱特太早就不说了,单说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分馆,绝对是比藏品更吸引游客,自从1997年建成后,它已经招来了800万的参观者——若不是这建筑,能有多少人上毕尔巴鄂那儿去呢?古根海姆尝过了甜头以后企图屡屡照做,商业化的气味好像越来越浓厚,那建筑从一开始就失了平常心,还能做得那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