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不等于2×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于)

法国导演欧容(F.OZON)在《5×2》之外,又弄出一个《2×5》。

《5×2》是一个倒叙的故事:吉勒与玛丽翁办理离婚;朋友来访吉勒关于另一个姑娘的故事伤害了玛丽翁;玛丽翁生孩子,吉勒却害怕面对,借故逃避;玛丽翁与吉勒结婚,新婚之夜玛丽翁遇到一个美国人;吉勒与女朋友旅游,遇到“熟人”玛丽翁,两个人彼此吸引。倒叙的安排刚好赶上时髦:《蝙蝠侠》与《星球大战》都快追溯到出生证明这一步了。

《2×5》基本上把时间顺了一下,从结婚开始,到离婚结束,只是加了个开头,交代吉勒与玛丽翁是如何变成“熟人”的——他们不过是在吉勒的公司见了一面而已。

一反一正,两者差别在于,前者在反省一段婚姻为何变成这样;而后者是观察一段婚姻如何走向末路。

即使之前对小说《英国病人》一无所知,仔细看安东尼·明奇拉执导的同名电影的开头,也会知道男主角艾玛殊与凯瑟琳会发展出一段婚外情。在“篝火游戏”一场戏中,凯瑟琳的丈夫总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出现在镜头里,凯瑟琳却与艾玛殊并存同一个画面。导演通常就是这样通过一些刻意安排的画面,把故事的线索,或者导演本人的观点表达出来。在《5×2》中,镜头一开始以特写为主,而且焦距极短,只有人物的脸是清晰的,头发都很模糊,常常一个画面上只有一张大脸。观众会不由自主地看演员非常细微的表情,好在男女演员演技高超,表情细节丰富——欧容说角色即使是在睡觉,表情也是复杂的。

5×2不等于2×51

故事越往前推,镜头也越远,很多全景、大全景。这样的镜头安排,层次分明,却不是难以做到的事情。关键是欧容在镜头推近或者拉远过程中,反省出来的是什么。很遗憾的是,欧容那里一点结论也没有,都是问题。

比如:为何明明有感情,却怎么神差鬼使走上离婚这条路?玛丽翁与吉勒办完离婚手续,去“下午旅馆”尽欢。完事后,玛丽翁去卫生间穿衣服,出来后吉勒不见了,窗户大敞。她急忙赶过去张望,吉勒却出现在她身后,用万分复杂的语调问是不是她还很紧张他。

不能指望看了欧容的电影后,彼此有分歧的夫妻会心情畅快地手拉手走出电影院,甚至他们心情会更沉重:是啊,为何会是这样。三十多岁的夫妻会有一个瓶颈期,双方不适,一个人想重新敞开心扉,挽救两个人的关系,但另一个人已经变了。这样的变化不是变心,而是一些微妙的变化,弄得双方跟枪法极差的枪手一样,示好的信息统统脱靶,然而奇怪的是,彼此的伤害却弹无虚发。

《5×2》去年就在法国上映,拖到今年6月份才到了美国,它讨论婚姻的方式美国人不一定喜欢。美国的电影,除个别外,很多不认为婚姻中有不可治愈的顽疾,如果有,那一定是误会。《拜见岳父大人2》里,信仰差异,疯疯癫癫的双方父母都不过是笑料的源泉。就像法国人能拍女婿爱上丈母娘的故事(《对不起,爱上您》),美国人最多会拍父亲对女儿要嫁给另一个男人闷闷不乐(《新娘的父亲》)一样。

不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欧容的电影一定会被厌恶“高雅艺术片”的观众归入“大尾巴狼”一类),也别那么着急就产生抵触情绪。有不少导演有自己的音乐口味,还爱跟观众分享。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在拍电影时,经常听大量音乐,从中选择几首放入影片中,这些音乐往往混合了以下几种特征:庸俗、煽情、动听、流行等等,与他的电影匹配得很。欧容这部《5×2》中也有超量的歌曲,真是曲曲动听,即使不喜欢欧容那欧洲导演的调调儿,这张电影原声却是必须拥有的。

意大利老歌手帕奥罗·康蒂(Paolo Conte)的《Sparring Partner》除了在片中作为环境音乐出现外,还被欧容用作片尾曲。“Sparring Partner”意指拳击手练习时的对手——夫妻双方也是这样的关系吗? ■ 等于

上一篇: 人物(342)
下一篇: 强力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