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力女王
作者:王小峰(文 / 王小峰)
田震最近出了一张专辑《38.5℃》,当看到封面设计之后,我忽然感到,这个形象设计虽然看上去商业味道比较浓,把一个人弄得太不真实,但从那些造型师所谓的理念中,我大概能揣摩出他们的意图,这个香港设计师大概是想把田震中性的一面展现出来,但却塑造成了一个S&M女王。
的确,田震的形象和她的音乐是统一的,这种既中性又不乏女性柔情的感觉通过形象设计做出来是很难拿捏的。10年前,当田震要出唱片的时候,摄影师给她拍了十多卷照片,田震就是不满意,因为她的气质摄影师一直无法把握。所以,那一摞照片基本上都作废了。
与田震聊天,如果你闭着眼,几乎感觉不到你是在跟一个女人说话,老爷们怎么说,她就怎么说,俗话、脏话、俏皮话,是田震的家常话。最近几年,明星都学会了发嗲,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一律都把自己弄得很女人。但是田震,跟我在十多年前初次见到她的时候一样,说起话来还像北京街头蹬三轮的人一样。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放田震的歌,于是就跟他聊起了田震,司机说:“我就喜欢田震,唱歌特爷们儿。”
当年田震签约红星唱片公司,公司组建了一支足球队,当时队中惟一一名女球员就是田震,她踢右后卫。后来,我发现,踢球的时候没人愿意踢左边锋,因为他不得不面对田震的防守,田震的防守完全是美式橄榄球的动作,谁要是从她身旁突破,她立刻扑上去把人放倒。
田震出生在北京西边的门头沟,后来在海淀中学上学,这所学校在当年以出坏孩子闻名,田震在当年是不是个太妹,尚无证可查,但从她对那段时期生活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推测,她肯定也够调皮捣蛋的。
这样的性格使她在步入歌坛后,很快从众多演唱风格似曾相识的女歌手中脱颖而出。最初,田震和别人一样,试图演唱一些小女生风格的歌曲,毕竟那时候她才16岁,但是她对必须捏着嗓子唱歌的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在她演唱《莫妮卡》这首歌时总算找到了一点感觉,这首迪斯科节奏的歌曲被她唱的比张国荣更有雄性。而稍后她演唱的根据美国歌曲改编的《白兰鸽》,让她在把握这种快板歌曲的时候变得更加自如。
上世纪80年代,流行歌曲大家唱,如果比较一下田震和其他女歌手翻唱歌曲的版本,会发现,田震能把一首柔情蜜意的歌曲唱的有棱有角,童安格的《不必太在意》到田震这里就粗犷了很多。那段时间,田震翻唱的歌曲差不多都是男歌手原唱的,而专门为她写的歌曲也都偏中性。
西北风的出现,让田震真正找到了施展的空间,那段时间,女歌手男性化是一个特征,但是,不管这些女歌手如何打开嗓门,都不及田震天生的粗嗓门来得自然。《我热恋的故乡》是田震当年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当年田震录制了两个版本,其中“说起故乡心里美,村头的大树老井的水,一条时常欢歌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这个版本要比后来人们比较熟知的“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版本要早得多,在这个“心里美”版本中,田震把她粗犷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后来她演唱的任何一首粗犷的歌曲都没有超过这首,包括后来腾格尔“并不美”版本的《我热恋的故乡》,以及现在这张新专辑中的《日出》也都没有超过“心里美”。
现在音像市场上有各种田震的盗版合集,收录了很多田震在过去演唱的歌曲,但是盗版商似乎并没有认真听过田震的歌,里面收录了很多歌曲都不是田震演唱的,虽然貌似田震,但听上两句就能辨别出来。即便是演唱相对抒情的歌曲,田震的特点也一下就能让人辨认出来,她早期演唱的《好像忘记了》、《最后的时刻》、《雨中的鸟依然在飞》一样能使她柔情的一面表现得很完美。
正是田震的这个特点,她才能从80年代成功过渡到90年代,并一直到今天。在80年代末期,随着港台引进版的进入,中国唱片业经历了一次意料不到的阵痛,原来的操作模式变得落伍,当时台前幕后呼风唤雨的人都因为这次阵痛而退出舞台,田震是少有的几个幸存者之一。
田震用《执著》、《野花》顺利进入唱片工业时代,而她在这个时期摆脱了当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的演唱方式,她让自己变得更加女人一些。而正是在她女性化的同时,她的略带一丝女性主义的特征成了这个时期的印记。当成熟女性、都市女性、小女人这类倚不完的栏、道不尽的愁的歌声开始把女人打扮得越来越怨妇的时候,田震用收敛后的嗓音唱出了女性刚烈的一面,《野花》的歌词看似轻浮,实则强硬。直到现在的《日出》和《冷艳》,都带着女性霸气、霸道的一面。
在女歌手都拼命表现阳刚一面的80年代,田震是女歌手中最阳刚的;在女歌手都想表现阴柔一面的90年代,田震的阴柔中仍带着阳刚;在21世纪,女歌手都把自己打扮成花枝招展的时尚玩偶时,田震更像一个强女人。每当她在歌中强调她的女性特征时,都会让男人寒噤。 强力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