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大选:激烈而又无关紧要

作者:薛巍

(文 / 薛巍)

伊朗大选:激烈而又无关紧要0( 拉夫桑贾尼很有可能再次当选总统 )

伊朗内政部6月18日晚宣布,伊朗第九届总统选举计票工作已经于当天晚间结束,参加竞选的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德黑兰市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进入将于6月24日举行的第二轮选举。

伊朗国家电视台援引内政部公布的计票结果说,拉夫桑贾尼和艾哈迈迪·内贾德分别获得近616万张和571万多张选票,各占全部2932万多张有效选票的21%和19.48%,相差不到2%,都没有超过半数。呼声很高的改革派人士、前高等教育部长穆因得票数在七名候选人中仅名列第五。

艾哈迈迪自己都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甚至没有事先准备向自己的支持者发表讲话时用的讲台。因为先前的民意调查显示他的支持率很低,他的政治基础也仅仅局限于首都。投票前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公开指责伊朗大选,说它没有满足对民主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在伊朗真正掌握权力、凌驾于总统和议会之上的是并非经由选举产生的伊斯兰教精神领袖,布什说伊朗的神权政治“在国内镇压自由,在国外散布恐怖”。伊朗保守势力则号召人们积极投票,粉碎美国的指责。有分析人士说布什的讲话激起了伊朗人投票的热情,使得艾哈迈迪得以进入第二轮选举。

这是伊朗的第九届总统大选,投票于当地时间6月17日晚23时结束,为了顺应最后一个投票高峰,投票延长了四个小时,致使投票率达到63%。伊朗政府说合法选民总数为4670万,伊朗6700万人口中一半的人小于25岁(伊朗人过了15岁就有选举权),因而七位候选人竞选的时候都将目标对准了年轻选民,满足他们对社会自由、民权和就业的渴望。有一位候选人为了显得年轻,拍照的时候摘掉了眼镜,换了一副彩色隐形眼镜。如果是个秃顶,就用头巾遮住头顶;如果是教会的人,就遮住自己的头巾。连极端保守分子艾哈迈迪也试着软化自己的口气,在演讲时说:“没有公正的伊斯兰就不是伊斯兰。”

70岁的拉夫桑贾尼既是政治老手,又有自己的家族企业,拥有一条定期航线,是伊朗主要的开心果出口商。1979年伊朗革命之前,拉夫桑贾尼跟随霍梅尼学习伊斯兰教,两伊战争期间他指挥过伊朗军队。霍梅尼死后,从1989年到1997年,他做过两届伊朗总统。那个时候他的立场介于改革和保守之间,现在他表示支持经济改革,缓和跟美国这个“最大的撒旦”之间的关系。他赌的是伊朗人现在更在意就业和生存而不是改革。大选前,报纸上出现了拉夫桑贾尼新书的书摘,记录他跟霍梅尼的谈话,两人讨论修改宪法等问题。这个消息对保守派说来就是,拉夫桑贾尼跟伊朗现在的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具有同等的道德权威;对改革派来说则是,拉夫桑贾尼也会考虑修改宪法。但这是拉夫桑贾尼的手段,他果真当选的话,也很难修改宪法,因为在国会中保守派占多数。

保守分子艾哈迈迪在竞选中诉诸伊朗人的民族自豪感,他最喜欢的口号是:“这是可能的,我们能够做到。”他第二喜欢的是“伊斯兰化行政管理”,表示他当选后会走保守路线。艾哈迈迪的支持者主要是两伊战争的老兵和民兵。

虽然伊朗石油资源丰富,很多人的年收入还是低于2000美元,通货膨胀率高达20%,失业率达40%,经济发展速度从去年的6.7%降低到了4.8%。有人将这些归罪于连任两届、按照宪法不能再参加竞选的总统哈塔米,但是哈塔米在8年的任期中,不断协调民主和伊斯兰教,大大地改变了伊朗人的政治生活。“对保守派来说,政治制度是神圣的,而哈塔米将神圣的事物拉到了地上。因而所有的候选人强调的均为世俗的事情,而不是宗教方面的。”只是哈塔米没能从哈梅内伊及其他控制着行政、立法和议会的保守分子手中争取到多少权力,但是在跟宗教势力抗争的时候,在伊朗国内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上,像发展核武器,他发挥不了多大的影响。他曾经威胁要辞职但从没付诸实施。有伊朗人说:“这个国家不需要总统,人人都知道是谁掌管着它。” 伊朗革命大选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石油伊朗经济激烈伊朗伊朗政治无关紧要

下一篇: 自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