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继铭:中金没有做空中国股市
作者:谢九(文 / 谢九)
6月6日,中国股市一度跌破千点,市场流传的中金“千点论”不幸成真,同时,在这一轮股市的大跌中,很多人认为中金是市场的做空主力。为此,《三联生活周刊》专访了中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博士。
三联生活周刊:6月6日,上证指数一度跌破千点,而从2001年以来,市场一直在谈论中金的“千点论”,是不是可以说现在中金的“千点论”预言成真了,你对中国股市一度跌破千点怎么看待?
哈继铭:我首先要申明的是,中金公司从来没有发表过什么“千点论”,中金从来不对股市的具体点位做预测,包括最近市场流传的中金“700点论”,这些都不是中金发表的。
至于股市一度跌破千点,这说明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日趋合理,即使现在的点位,也不能说就没有下跌空间了。当然,中国股市跌到现在一个较低的点位,投资者就应该有一些价值发现的眼光,因为有些公司确实跌到了基本面之下,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提到股市的下跌是估值水平的回归,你是否认为现在的千点就是中国股市的合理估值水平呢?
哈继铭:很难说有一个绝对合理的估值水平,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宏观经济“软着陆”已经成为定局,在这些外在因素没有大的变化前提下,中国股市现在的估值水平是一个动态的合理水平。
三联生活周刊:在股市跌破千点之后,6月8日,股市又迎来一根巨阳线,创下涨停板制度以来历史上单日第四大涨幅,对于当天的巨额涨幅,市场都在猜测其资金来源,你对此有何看法?随后几天,股市又开始步入下跌,对此你又如何看待?
哈继铭:老实说,我也不知道那天涨幅的资金来源,我要说的是,如果仅仅是消息层面的刺激,比如说给券商600亿元的再贷款、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等等,消息层面的刺激不足以造成如此大幅度的上涨,还是一个估值水平的合理回归。至于上涨之后又开始出现调整,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原因包括一些短线资金套现,还有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觉等等。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很多投资者寄希望于政府的救市来拯救信心,你怎么看待政府的救市,比如传说中高达千亿元的平准基金,6月8日的大涨,就有人认为是平准基金已经入市。还有对券商600亿元的再贷款,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方证券和申银万国已经拿到了其中几十亿元的再贷款。
哈继铭:政府的救市也并非不可以,但是这种支撑只能是暂时的。比如平准基金的做法,在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也都有过类似做法,我们用平准基金救市的做法,战术上是可以考虑的,但是政府的救市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至于给券商再贷款的做法,我还没有听说过哪家券商已经拿到了这笔钱,但我的看法是,为券商提供再贷款存在偿还风险,与其为券商提供再贷款,还不如平准基金入市来得痛快。
三联生活周刊:对于这一轮的下跌,有观点认为其实是各种力量和政府博弈的结果,比如海外游资,还有你们中金公司,也一直背着“做空”的骂名,你对此怎么看待?
哈继铭:只要有市场存在,就一定存在博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应该有太多干预,而应该扮演一个监管者的角色。我们中金确实背着“做空”的骂名,在此,我也希望借你们媒体澄清这个问题,我们中金既没有愿望,也没有能力在中国股市做空。我们没有自营资格,只是为客户买卖股票,根本无法通过股票的涨跌来盈利。
至于海外游资赌人民币升值,我觉得他们更多是投资在实体经济,在有价证券市场的投资量很小,而且,海外游资也很难鉴定。比如央行上海分行刚刚发布了一个报告,提到去年全年上海的房地产投资总量为1775.5亿元,其中外资在1~11月投资额为150亿元,如果加上12月的投资,外资在上海房地产的数量也不会超过15%。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在这150亿元当中,也不排除有真实需求,比如有些外国人确实是看好上海的长远发展前景。 券商股市哈继铭股市做空做空再贷款中国股市没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