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盖棺何太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高仪)

转基因作物:盖棺何太急0

一家实力雄厚但却一直不怎么招人待见的跨国大公司,一位在世人眼中有些另类的“少数派”科学家,一个以敢于揭露事实真相自诩的大媒体,一份被隐藏了多年的秘密报告,一项即将出台的将影响众多人命运的政策……是不是让你想起了某部好莱坞电影,《知情者》或是《阿莲正传》?其实,话题是转基因。

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全球转基因作物巨头孟山都公司(Monsanto)一份1139页的秘密报告表明,喂食该公司生产的转基因玉米MON863三个月后,实验室小鼠同对照组喂食非转基因食品的小鼠相比,肾脏较小,血液的化学成分也发生了变化。该报援引医生的看法指出,这些血液成分的变化很可能预示着小鼠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或是生有肿瘤。盖伊医学院(Guy’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的分子遗传学专家迈克尔·安东尼奥(Michael Antoniu)认为,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发现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与上面这条消息并列的,是一篇关于阿帕德·普兹太博士(Dr.Arpad Pusztai)的报道。1998年,任职于洛维特研究所(Rowett Research Institute)的普兹太宣称,实验发现转基因土豆可能损害老鼠的免疫系统、大脑、肝脏和肾脏,从而在整个欧洲引起轰动。然而,因为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存在问题,现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当时的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罗德·梅(Lord May)公开斥责普兹太“违反了科学公正的每一条标准”,他的研究也被主流科学界视为但求轰动而不求严谨的反面典型。如今,MON863的安全性问题让人再度想起这位“孤独的预言者”——或许,他是对的?

单独看这两篇报道,身在英伦之外、对转基因作物了解不多的人,恐怕一时很难体味其中的奥妙。把若干细节罗列起来,才会发现,原来故事的曲折紧张、前因后果、一起一伏,竟丝毫不比好莱坞的大片逊色。

话还要从MON863说起。转基因玉米一向是孟山都公司的拳头产品,仅在2005年上半年,便为该公司创造了8.74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MON863系对在世界范围内广为种植的杂交玉米A634进行基因改造而得,具有抵抗玉米根虫的特性。玉米根虫幼虫以玉米根部为食,从而导致植株枯萎,是北美最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有“十亿美元害虫”(Billion Dollar Pest)之称。因为可以大幅度减少杀虫剂的使用,MON863转基因玉米在北美深受欢迎。

转基因作物:盖棺何太急1

近几年来,玉米根虫也流入了欧洲并迅速蔓延。因此,欧盟计划引进MON863转基因玉米来应付玉米根虫危机。《独立报》文章刊出之时,正是欧盟准备就是否允许转基因玉米在欧盟国家公开销售问题进行投票表决的关键时刻。在此前一周进行的投票中,虽然英国和其他9个国家投了赞成票,但并未能达成最终协议。在这个节骨眼上重提MON863的安全性问题,说得上“司马昭之心”。果然,5月23日,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的官员乔治亚·卡拉布里亚(Giorgio Calabrese)发话:“孟山都必须立刻向EFSA提交关于MON863转基因玉米的全部研究结果……看起来这家公司是在把自己的结论强加给欧盟的转基因作物科学家。”现在看来,MON863想进入欧洲,又要再等上好一阵了。

说是重提,因为严格说起来,MON863的安全性问题实在不能算是个新话题。那份1139页“秘密报告”的完成时间是2002年12月18日。2003年的时候,法国遗传生物科学委员会(CGB)审查过该份报告后,就开始对MON863提出质疑,并拒绝批准改种转基因玉米在国内上市。此后,在业已批准MON863上市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些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组织也提出,孟山都在申请许可的时候并没有提交该报告,属于有意隐瞒事实,应该对MON863的安全性重新审查。不过,上面几轮交战更多的是在专业小圈子里的风波,并没有在公众视线中引起太大的关注。然而,这一次,事情似乎正在起变化。

转基因作物:盖棺何太急2

转基因作物是不是安全的?这恐怕是个像“上帝是否存在”一样难以回答的问题。一方面,是一个又一个可资援引的前例:20世纪50年代,雷丁大学的德里克·布瑞斯·史密斯(Alice Stewart)教授呼吁大众关注汽油中铅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多人把这当成危言耸听和小题大做;60年代,爱丽丝·斯图尔特(Alice Stewart)医生指出,妇女在怀孕的前三个月接受腹部X光照射,生下的孩子患白血病的几率会增加50%,当时无论是医生、放射学家还是政府官员,都对她的说法大加批驳,努力说服公众少量的辐射对人体绝对无害;而当欧文·施里科夫(Irving Selikoff)80年代最早提出吸入石棉会导致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癌症的时候,许多人更是将其视为异端邪说。

但是,在另一方面,反对转基因作物的一方,却也一直没能拿出足够有力的证据。至少在现在的转基因作物之争中,商业的、政治的、地域的、传统的、文化的因素远远超出了科学的考量。这使得双方的交锋,更像是对着空气打拳,没有一拳落在实处。普兹太关于转基因土豆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不符合学术规范,而且此后没有得到其他相关实验的支持。关于转基因作物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猜度,亦缺乏大规模试验结果的检验。这次闹得满城风雨的MON863事件,反对转基因作物一方手中最有力的证据,居然是由对手孟山都公司的科学小组作出的实验报告,固然不乏戏剧性,可实在显得柔弱无力。毕竟,如果任何一种新事物都要证明自己百分之百安全无害后才能拿出来面对公众,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工业社会制成品,怕有2/3都要付诸阙如——电脑、电视、电话、微波炉都有辐射,尼龙丝袜有可能引发皮肤过敏甚至癌症,阿司匹林会让你胃出血……重要的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迄今为止,人类对转基因作物的了解,还不足以真正发现它引起的问题。不知道MON863会不会是发现问题的开始?

《苏格兰人报》(The Scotsman)专栏作家狄克·塔维内(Dick Taverne)开玩笑说,如果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真有问题的话,那些动不动就为了屁大点儿的事告一状的美国律师,怎么可能在7年多的时间里任由2.8亿美国人吃着转基因食品而不挑起诉讼?于是有环保主义者对曰:这是无知者无畏。然而,在这个问题上,谁敢说自己就知道的足够多,可以作出结论了呢?与之相比,我倒更欣赏英国哲学家、诗人柯勒律治(S.T.Coleridge)的那种态度:识破作者无知之前,姑且当自己不知其所知。■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一组数字:

截止到2004年底,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田超过1.672亿英亩,占全球可耕种农田的25%——相当于英国国土面积的两倍。

美国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057亿英亩。阿根廷位居第二,3440万英亩。以下依次是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南非。

玉米、大豆和棉花是最常见的转基因作物。目前美国出产的玉米45%以上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和棉花所占的比例更高,分别为85%和76%。

长期以来,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争论一直不断 作物转基因作物何太急盖棺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