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威辛之中的艺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奇开)
(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并非出自职业艺术家们的激情创造,而是囚犯们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里完成的
)
“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这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尔诺的一句名言,它已简化成西方知识分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度反思的态度和立场。
阿多尔诺并不是说写诗才是野蛮的,诗歌只是一个代词,他是想说,有了奥斯威辛这样的人类行为之后,你再用任何优美的艺术来歌颂我们的生存现实都是一种近似于野蛮与残忍的谎言。
那么,奥斯威辛之前的艺术就不野蛮吗?这当然是一个很符合逻辑的提问,但却有点胡搅蛮缠。如果还有人问,奥斯威辛之中的艺术呢?那么,这个问题由今年5月25至8月14日在德国柏林犹太教堂举办的一个题名为《奥斯威辛中的艺术——1940》的展览就能很好地回答:它不但不野蛮,而且代表着人类的一种高度的文明、伟大的勇气和诗化精神。
举办这个展览是为了纪念奥斯威辛解放60周年,由柏林犹太教堂文献中心和德国博物馆教育研究所共同组织策划。展出的150件作品是从波兰国立奥斯威辛博物馆珍藏的1470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这些作品主要是风景、静物、肖像和漫画,也有一部分近似于风俗画的劳动场面;除了少部分油画尺寸比较大外,大部分作品都以铅笔素描、彩色铅笔和水彩画为主,尺寸都很小,有些只有火柴盒那么大。这些生动的作品,并非出自职业艺术家们的激情创造,而是囚犯们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里完成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中仅犹太人就有400多万被杀害,这次展览的作品是这些死者中的画家们画于1940年到1945年间。
这些作品的作者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每天都必须承受超强度的劳动,甚至病魔的煎熬,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死亡的威胁之中。他们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和来路不明的绘画工具,绝对秘密地从事他们的“地下绘画事业”。纳粹有明文规定,囚犯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从事规定以外的任何活动都格杀勿论。
任何事物都可能有例外,一个叫塔尔果茨的能言善辩的波兰人,不知哪儿得到的魔力,居然说服了奥斯威辛的纳粹头子,让部分囚犯在业余时间能够公开画画,而且还能从监狱领到颜色与画布。因此,在这个展览中我们才看到了为数不多的油画。这些油画的题材和内容当然不能任选,而是由纳粹党指定,他们把这些油画作为藏品收集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里。这个用受害者的物品充实起来的博物馆是纳粹党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内建立的。他们把大量掠夺的艺术品、缴获犹太人和其他囚犯的有价值的物品以及由他们精心制作的刺花的人皮灯罩集中起来展览。
这次《奥斯威辛中的艺术——1940》展览展出的作品,客观上说,都可归类为写实主义,这些作品没有任何矫饰、哗众取宠和阿谀奉承,完全忠实于艺术家自己的感受。
犹太教堂地处东柏林,每天都有许多人来这儿祈祷和参观。柏林政府派出重兵对它进行把守,手握自动步枪的士兵昼夜不停地在周围巡逻,因为这里是新纳粹重点攻击的目标。
德国人自己在德国本土来展示这些作品,是想再一次对全世界表明他们发动那场罪恶战争的民族追悔与铭记。 艺术奥斯威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