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马里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王受之)

中产“马里布”0

雪佛兰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六个公司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雪佛兰也是比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公司,抗战以后,满大街达官贵人坐的美国轿车中,雪佛兰占很大比例。雪佛兰产量高,是因为集中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市场,因此,车也就具有美国中产阶级那种不可避免的平庸感。

在美国叫人家为中产,虽然不过分,但是在知识分子心中,就有些类似骂人了。因为中产是那种对一切都满意、希望一成不变的生活、每个礼拜天早上9点一定全家衣冠整整去教堂、投票铁定给共和党、坚决反移民宽松政策、听见同性恋就皱眉头、每晚看汤姆·布洛克、彼得·詹宁斯或者快要下台的丹·拉瑟的半小时新闻节目的那些人。按照收入水平,大约也就是4万~20万美元之间的年收入,并不准确,差不多如此吧。住自己的房子,工作稳定,只希望能够不断升级,退休可以到加州过。偶然出出国,尽量去少事的地方,外国尽量不去,因为法国佬不友好,德国人太刻板,墨西哥太落后,斯堪的纳维亚太冷,亚洲搞不清楚怎么回事,选来选去,还是去加拿大吧!好像自己家后院一样方便,美国甚至把移民局都放在加拿大的机场里,那还不是自己的地方?你说,这样描述你,再说你是个中产,不是在骂你吗?

美国中产日子是很沉闷的,他们是早出晚归一族,生活缺乏变化:早上牛奶加谷片(cereals),或者英国面圈(English Muffin),打领带上班,比下层阶级只用那种在廉价连锁店,好像“目标”(Target)、沃尔玛买的最便宜那种拉链的领带好一点点,还是要自己打,领带的扣节打得大点,也不是为了派头,而是不要太与众不同。西装一定是在连锁店买的,最常见的是在Man’s Wear House邮购的,看来不过于廉价,比富豪到麦迪逊大道量身裁剪自然是便宜多了;一天工作八小时,中午无需像底层那批人那样带个饭盒,或者不得不吃美式快餐,可以与同事外出吃。千万不要去麦当劳、肯德基、Burger King之类,那会把自己降到和克林顿一个阶级,可以去Subway吃个素的三明治,喝Diet可乐,或者去一家叫Souplantation的素食自助餐馆,开怀吃菜。上班注意上司脸色,争取出差机会,那样可以一方面坐商务舱,还可以把飞行的里数积存起来,好在放假的时候一家人用来免费旅行。

晚上早早回家,晚饭自己动手,喝一小杯红酒,据说对心脏好。之后看NBC、ABC或者CBS的7:00新闻。比尔·莫耶斯不做以后,巴巴拉·华特斯的节目也一定看,60分钟是好节目,礼拜二晚上一定看公众电视网(PBS)的“头条”(Frontline),睡觉前吃一堆药,总是复合维生素、降血压之类的。

雪佛兰一直是为这批人设计家庭用车的,因此,雪佛兰的汽车中深深地浸透了这种平庸的中产气息。无论汽车评论界如何嘲笑,雪佛兰依然故我地生产中产车,就好像通用的另外一个公司别克一样,是最地道的中产车公司。

最近,雪佛兰出了一款中产到不能再中产的车,起名叫“马里布”(Chevrolet Malibu),马里布是洛杉矶北部的一个太平洋海滨区的名字,是所有中产都羡慕的地方,记得好多年前,我在费城的大学中告诉学生:我下学期就到加州教书了,学生张大口说:马里布!马里布住了麦克·杰克逊、罗纳德·里根这些人,面对太平洋,一碧万顷,的确是梦想之地,但是绝对是中产才迷恋的地方,知识分子住到威尼斯海滩、圣塔莫尼卡,也不住马里布;小资没钱,只有住在好莱坞了。

这款“马里布”继承了雪佛兰中规中矩的传统,四平八稳的风格。车评家说它已经达到“没有特征”的水平。宽大,因为中产喜欢大,没有明显时尚特征的外形,因为中产不喜欢别人太注意,四角方正,因为中产喜欢方方正正,前保险杠上面一条镀镍的宽带,也是标准的雪佛兰作风。这车不是给新人类的,也不是给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就是给我上面说的那种中产的。六缸四速自动挡,一旦撞车,前后左右都有气袋张开,好像把你包在一个囊里一样,多安全!

中产就是中产,在中国是褒语,说你好才说你是中产,在美国,特别在知识界,几乎就是骂人的话了:“横竖看都像个中产”,是很厉害的骂人话,你看中西的差别有多大。■

(作者为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 马里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