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火车怀旧旅程
作者:曾焱( 维多利亚女王的豪华卧车 )
米卢斯博物馆
2003年五六月间,巴黎在香榭丽舍附近做过一次很特别的露天火车展,林阴道被铺上临时铁轨,路右侧是展望未来的文字、图片、模型,路左侧则拉来一个个实物,有现代的新家伙,也有100多年前的老古董,包括法国人在1829年制造的法国第一台蒸汽机车。老古董车就是从这个米卢斯铁路博物馆里运到巴黎的,只是那时候它还没有扩建和重修,比现在低调得多。
到这博物馆去的人,很多是想见识一下贵族名流的“坐乘”。米卢斯铁路博物馆里收藏了一个拿破仑三世的专用挂厢,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车厢之一了。车身棕、红两色相间,上面有醒目的“N”字母,周围以皇冠环绕,精美绝伦。车厢装饰是由皇帝最宠爱的建筑师维奥勒·勒迪克(Viollet le Duc)所做,他是19世纪欧洲建筑学派“哥特式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因为主持了一系列对法国中世纪建筑的完美修复而在当时享有盛誉。1858年他为皇帝设计了这个小小的车厢,接下来是两年后的大手笔:1860年主持修复了法国南部地区最著名、最漂亮的罗马式大教堂——圣塞尔宁教堂(Basilique St-Sernin)。火车在那个年代的尊贵和稀罕可见一斑。另一个贵气逼人的陈列品是卢森堡大公的10号专车,大约在1894年建造,既是沙龙车厢,又是他旅行办公的地方,里面配置了豪华家具,如果火车不开动,看起来和他宫殿里的房间并无二致,据说这列车一直到1930年才正式“退役”。1925年法国没有皇帝专列了,但有了“总统一号”,法国在第三和第四共和国时期总统换得很勤,只有这节专用车厢没有换过。它的外观和内装饰又是一代大师的作品:勒内·拉力克(Rene Lalique)。这是20世纪法国装饰艺术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在玻璃和水晶设计领域的天分到现在也无人可及,“拉力克”牌香水瓶始终是最受推崇的极品,只是人们不知道他还是豪华列车主人最迷恋的设计师。除了“总统一号”,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奢华的“普尔曼4018”(Pullman)里面也有拉力克的灵感闪现。这节车厢在装饰方面集中了该时期最杰出的两位设计师:勒内·拉力克和普尔曼。普尔曼设计制作了细木镶嵌工艺品、漆器、扶手椅、地毯、雕花铜制台灯;拉力克设计的是玻璃装饰部分,他将玻璃饰品镶嵌在雕花护墙板内,两种不同材质的东西居然在他手下浑然天成,富丽优雅令人不敢直视。
“东方快车”和美好时代
“普尔曼4018”不过是其一。自从有了火车以来,最能代表铁路“美好时代”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而“美好时代”铁路旅行那种华丽和舒适的代表,则是“东方快车”了。玫瑰红地毯、朱红木壁、绒面和皮面沙发,再加上老式台灯和精美装饰,基本上可以复原“东方快车”的外貌,但还不足以描述它将近一个世纪的王者之风。
( 位于法国里昂的“蓝色列车”餐厅可能是最华丽的车站餐厅 )
1872年,27岁的比利时人内格尔梅柯(Georges Nagelmackers)第一次到美国旅行,他被普尔曼兄弟在美国的铁路客运成就震住了,这个一贯狂热爱好铁路的年轻人有了梦想:他也要在欧洲制造华丽的卧车,让它能持续旅行,甚至打破欧洲大陆的边界局限。1881年前后内格尔梅柯相继造出了欧洲第一节豪华卧车和第一节餐车,两年后他终于实现梦想:1883年10月4日,“国际卧车公司”CIWL成立,乔治的第一辆“东方快车”从巴黎出发到达罗马尼亚,一路经过了斯特拉斯堡、维也纳、布达佩斯。搭乘列车旅行的光辉时代开始了,风光,冒险,加上华丽车厢所象征的身份,使得王族和名流对这种旅行孜孜不倦。几乎每一年,他的“国际卧车公司”都会开辟一条新的路线,亚洲或者远东,而每个方向都会有一辆全新打造的车厢,名字要么闪闪发亮,要么和所去的地方吻合,1921年著名的“辛普伦东方快车”第一次从欧洲延伸到相隔了一条海峡的伊斯坦布尔,所以它用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隧道“辛普伦”来取名;1922年“蓝色列车”从巴黎开向度假胜地蓝色海岸,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正是在这节车厢里一层层被拨开迷雾;然后是1926年“金箭”从巴黎往伦敦,1929年的“埃及之星”向开罗而去⋯⋯
到1931年,“国际卧车公司”已经有2000多节明星一般的车厢了。现在它们里面的三节车厢静静卧在米卢斯博物馆里,它们的光芒是在1977年黯然而止后留下的记忆余光。那是整个火车时代的华丽谢幕,而不仅仅是“东方快车”和它的主人。20世纪60年代蒸汽机车开始“退休”了。到90年代,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使用蒸汽机车:中国、印度和南非;2000年,全世界只有中国还有蒸汽机车在偏远铁路上行驶。当世界在速度后面拼命追赶,突然又怀念起漫游曾经给过的那点优雅和从容、风景和冒险,“东方快车”也就重新复活了。1991年,法国酒店业连锁集团雅高(ACCOR)将“国际卧车公司”买下来,在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欧洲国家重新设计了“东方快车”主题旅行。整修后的“普尔曼东方快车”共由7节车厢组成,都是上个世纪20年代建造的:一节酒吧车厢,命名为“蓝色海岸”(Cote d’Azur);一节酒吧、用餐混用车厢,命名为“蓝色列车”(Train Bleu);两节沙龙式车厢,分别命名为“金箭”(Fleche d’Or)和“北极星”(Etoile du Nord);三节餐车,分别命名为“安娜托丽娅”(Anatolie)、“黎维尔拉”(Riviera)和“托丽丝”(Taurus)。依旧是美食、香槟、古堡,但几百欧元的价格,下午出发凌晨返回这样没有耐性的短途设计,都难以找回上世纪“东方快车”那种回味。■
英国的铁路博物馆
世界上登记入册的铁路博物馆大概60多个,多半在铁路兴起较早的欧美国家。法国人虽然喜功,也没敢说米卢斯铁路博物馆是全欧洲的老大,因为隔着海,那边还有英国这个火车和铁路的老祖宗。要论名气和名正言顺,英国约克城(York)的国立铁路博物馆还可能略占上风。
约克位于伦敦和爱丁堡的中间地带,是座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城。城里常住居民10万,游客每年却有300多万,大部分就是因为铁路博物馆而来。1925年,为了纪念斯蒂芬逊发明火车100周年,约克城办了一次铁路博览会,结束后展品被留下来,建成这么一个固定的博物馆。馆不算大,但布置了一座古老的乡村小火车站,有木椅、邮筒、墙钟,还有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踪影的煤气灯,都是从各地收集来的古董实物。该馆的镇馆之宝则是斯蒂芬逊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车“旅行号”,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逊曾亲自操作“旅行号”,牵引30多节车厢,以每小时15英里的速度“奔驰”在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线上。铁路运输业就此开始了。这台两冲程蒸汽机车重7.84吨,没有驾驶室,主体是铁木结构的卧式圆筒锅炉,锅炉上有两个垂直汽缸,通过曲轴带动四个车轮运转。
斯蒂芬逊开办了往返达林顿与斯托克顿之间的火车客货运营业务以后,开始建造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他和儿子着手对机车做进一步的改进,又制造了“火箭号”。这台机车现今也保存在约克铁路博物馆里。1829年10月,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竣工,斯蒂芬逊父子用这台“火箭号”机车牵引17吨重的货物顺利跑完了全程,最高时速达到了58公里。利物浦——曼彻斯特也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
这个博物馆里还陈列着维多利亚女王乘坐过的古色古香的卧车,和法国米卢斯博物馆里那节拿破仑三世的专用车厢一样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