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面上的Me和We
作者:钟和晏(文 / 钟和晏)
“常进”
世界最美的书
每一年,全世界总共有近14本书可以在德国莱比锡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2004年度,由平面设计师何君设计的“朱叶青杂说系列”是其中之一。
在何君的叙述中,朱叶青如同某一部俗世奇人小说中的主人公——早年从浙江美院陶艺专业毕业,迷恋上哲学之后,为了听北大的哲学课曾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破败的小房子,过着被居委会的老头感慨“这么年轻为什么不能去拉拉板车”的生活。何君回想起第一次去朱叶青的家,那是北京定福庄一个黑洞洞的肮脏居民楼,一台笔记本电脑是一堆破桌椅中的惟一电器。但事实上,由于主人多年来收藏古董,那里的任何一件家具、随便一个旧碗都价值不菲。
何君说:“这是一个经历丰富、绝对自我的人,就像小时候透过糖纸看天,如果碰上一块黑你就什么也看不到。”
“朱叶青杂说系列”包括《抬头看天》、《昏晕哲学》、《清汤白水》、《古董主义》、《平淡映月》5本书,何君从这些有趣的书名中获得了创意。他的设计异常地干净,根据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本人的理解,他用不同色彩与黑色的叠加解决了如何将整套书串联在一起的问题,比如《平淡映月》是淡淡的黄色,《抬头看天》是淡淡的蓝色,一块被其他颜色不断叠加的黑色虽然看起来还是一片黝黑,其实已经产生了微差。系列中的每一本书还被赋予了一个中间掏空的硬壳函套,这样一个暴露性结构在何君看来就像书籍本身被刨开,让人看到了隐藏的内里,看到了作者本人和他的观点。
何君为每本书设计了不同的字体,如《古董主义》的“义”的字体被设计成一个X字而那一点则像泪滴一样流淌下来时,何君说:“也许一般人认为这套书缺乏设计,从我的角度说,其实已经非常设计了。”
风月无边,年华有限
2002年,何君与同样是从中央美院平面设计系毕业的广煜、刘治治等人组建了MeWe设计联盟。这是由几个“我”共同构成的“我们”——Me和We这一对英文单词只要调转角度就可以构成互换,这种有趣的字母关系体现了独立个体与集合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当他们在高中时代选择学习平面设计时,这门学科在我们国家还被称为“装潢”;直到今天,平面设计师仍然不是那么被专业地理解与关注的一群人,他们需要彼此的力量。
出于对卡通和玩具的迷恋,今年28岁的广煜曾创作过名为“Atomouse瞬间移动”的玻璃钢雕塑作品,一个阿童木和米老鼠的混合造型并融入了《龙珠》的人物动态。广煜说:“当西洋文化和东洋文化一起进入的时候,我也就成了嫁接品,没有选择,只有高兴地接受。”
虽然从广煜的其他作品中你未必能像“Atomouse”一样轻易地辨认出他的年龄,但大部分时候,他还是显示出一种与此相称的“破坏规矩”的设计倾向。当他为画家常进的画册选择了线装书这一过于普及也经常因为过分精致而略显小气的样式时,他的试验是封面纸张采用和内文完全一样的纸材,利用作者的名字“常进”使整本书的装订线贯穿成字体,同时解决了封面的设计。当然,这种易于出错的复杂线装工艺确实也让装订厂苦不堪言。
2004年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上,广煜的《风月无边,年华有限》获得了字体主题海报类金奖。在这之前,平面设计师王序就曾经利用泰山上著名的“虫二”两字创作过这样一幅同名作品;广煜重新设计了字体,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用暖色的黑配冷色的浅蓝以及用冷色的黑配暖色的浅粉,连选用的纸张都是一种无法上印刷机的薄纸。广煜用“有点混蛋”来评价自己的作品,他觉得《风月无边,年华有限》之所以在双年展上受到评委们的青睐,也许就是因为“给人感觉非常不舒服的字体处理以及奇怪的颜色和纸张搭配,实在是太不精美了”。
“朱叶青杂说系列”
思维的乐趣
刘治治一直相信平面设计师应该是最知识分子的一群人。虽然MeWe联盟的这几位设计师无一例外地认为他们所从事的是类似附着体的设计门类,总是可以随意被更改、随手被撕掉或者很快被人遗忘,但刘治治说:“平面设计其实是对智慧的探寻,它的背后是大量的抽象思维,最重要的是我们把世界分拆与重组了。”
对于这样的“分拆与重组”过程,刘治治的另一个定义是“转译与编辑”,就像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著名反战海报是 一种对于习惯话语的视觉转译,村上隆与路易•威登的合作是对平面图形的再次编辑。在平面设计史上,这种成功转译的一个经典案例是1956年保罗•兰德(PaulRand)为IBM公司设计的视觉形象,他以当时颇具前瞻性的方法重塑了标志字体,更在后来的系列推广海报上巧妙地用眼睛与蜜蜂图形替代了英文字母“I”和“B”,这一被沿用至今的蓝色八条纹IBM字体重新建立了人们的视觉经验,甚至为整个计算机行业定义了色彩。
刘治治曾经为建筑师张永和在日本“间艺廊”的一次作品展览设计了10张海报,原本张永和仅仅希望他的建筑作品图被排列在纸面上,在刘治治看来,用平面设计的思维语言来解读这些建筑是一个更具有思维愉悦性的过程。他说:“很多东西如果不进行设计,也许不影响它的存在,但平面设计让人们在使用时具有了更好的面貌和更有趣的可能。”
《昏晕哲学》封面
《日•月•年》
这三张不同寻常的海报被创作者何君称为一个真正用得上的设计,具有记录时间的年历功能。《日》(上图左)海报以昼夜更替成一日为主题,他把通常的挂历时间重新排列之后形成一个数字轴,不断叠加构成了一条数字带。《月》(上图中)海报中,一年365天被分成了几组圆,从每一个小圆中可以读解出月份、星期与日期,而每一个从平面看来是正圆的大圆点上则显示着这一天的月亮形状。当然,依赖一种工油工艺,这一月亮的形状只有在侧光的角度下才能被看到。到了《年》(上图右),何君把一年12个月的每天数字重新排列之后进行错位,错位后反白金色的部分形成一个“年”字,一个春夏秋冬轴也因此产生。
《叠》
张永和在韩国坡州设计的一个出版社用办公建筑,张永和将其称之为“叠”,建筑体由四个盒状方形叠加在一起组成。在平面设计中,刘治治用线作为基本元素来说明重叠的过程,并由线和线的叠加构成了“叠”字的一半。“叠”意味着一次又一次,因此被改变字形的叠字是很多个又字堆积在一起,在海报印刷中还存在着金色、黑色等色彩的重叠。所以,无论线条、文字与色彩都在重复地转述着“叠”的含义。
《竹海三城》
这是张永和在南宁柳沙半岛上的一个建筑项目,当时他曾用长势迅速的竹子还原了荒芜的地貌,其中的峰城、谷城与水城都被隐藏在这片竹林里的。刘治治用一节节的竹段完成了整个画面的构图,竹、海、城三个字被隐藏其中,只有“三”被凸现出来。金声的圆点既是“竹海城”的笔划构成,又代表了竹子的截面。其实,这里也在说明建筑图像里的三个基本构成——平面、立面与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