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战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受之)
最近这几年回国,发现我的朋友们中间有些对汽车品牌比我熟得多,中国人不喜欢讲原文名称,因此所有外国车到了国内市场,都被赋予一个中国化的不得了的名称,而那些国内自称“发烧友”车迷,脱口就可以倒出上百个名字来,听得我如坠雾中,不知所云。中国汽车产量其实不大,目前汽车数量仅仅是全球汽车数量的2%而已,但是中国汽车厂的数字却惊人的庞大,据说有300多个汽车厂,这几百个厂的产量加起来,还不如通用汽车总产量的1/10呢!和这些国内车迷聊聊汽车公司的脉络,其实少有人是清楚的,知道一些汽车品牌是一回事,知道整个汽车产业的战国格局就是职业层次的事情了。
汽车产业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破产、兼并、合资、扩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变化太大,搞得一般人都不清楚汽车公司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全球(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汽车企业基本上分成13个集团,外加一些散兵游勇式的所谓独立公司。这些大集团都是跨国企业,好像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局面,在本集团内,有从属关系,也有合作关系,13个集团之间则是竞争态势,不了解这个局面,要知道汽车设计的脉络就不容易了,因此这次就谈谈汽车战国格局,看看13诸侯是哪些。
德国宝马(BMW)是第1个集团,下面有5个所属公司,分别是宝马、迷你(Mini)、雷利(Riley)、劳斯莱斯、胜利(Triumph)。
第2个是德国的奔驰和美国的克莱斯勒合并的跨国集团,叫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Daimler Chrysler),下面有12个公司,分别是克莱斯勒、德·索托(De Soto)、道奇(Dodge)、哈德逊(Hudson)、帝国(Imperial)、吉普、梅巴赫(Maybach)、奔驰、三菱(从日本收购)、纳什(Nash)、普利茅斯(Plymouth)、斯马特(Smart)。
第3个集团是意大利的菲亚特,下面有8个公司,分别是阿巴斯(Abarth)、阿尔法·罗米欧(Alfa Romeo)、奥托比扬奇(Autobianchi)、法拉利、菲亚特、因诺森蒂(Innocenti)、兰西亚(Lancia)、马谢拉蒂(Maserati)。
第4个集团是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下面有12个公司,分别是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戴姆勒(Daimler)、福特、积架(Jaguar)、拉刚达(Lagonda)、英国吉普(Land Rover)、林肯、马自达(从日本收购)、水星(Mercury)、大吉普(Ranger Rover)、辛克(Think)、富豪(Volvo,从瑞典收购)。
第5个集团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下面有16个公司,分别是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大禹(Daewoo,从韩国收购)、GMC(通用卡车)、霍丹(Holden)、五十铃(Isuzu,从日本收购)、奥斯莫比尔(Oldsmobile)、奥宝(Opel,从德国收购)、庞迪亚克(Pontiac)、绅宝(Saab,从瑞典收购)、土星(Saturn)、铃木(从日本收购)、沃克斯豪(Vauxhall)。
第6个集团是日本的本田(Honda)汽车,只有两个公司,一个是本田,一个是走高档线的Acura。
第7个集团是韩国的现代集团(Hyundai),下属3个公司,分别是亚洲汽车(Asian Motors)、现代、起亚(Kia)。
第8个集团是罗佛(MG Rover),这个集团包括5个公司,国内听得少,分别是奥斯丁(Austin)、MG、莫里斯(Morris)、罗佛(Rover)、霍斯利(Wolseley)。
第9个集团是法国的标致(Peugeot),主要是法国车厂,一共9家,分别是雪铁龙、希尔曼(Hillman)、霍博(Humber)、班哈德(Panhard)、标致、希姆卡(Simca)、辛格(Singer)、辛宾(Sunbeam)、塔波特(Talbot)。
第10个集团是普洛通(Proton)集团,只有两个公司,分别是莲花(Lotus)和普洛通。
第11个集团是雷诺(Renault)集团,也是法国车为主的集团,最近与日本的日产汽车合并,包括7家公司,分别是阿尔平(Alpine)、达西亚(Dacia)、达特桑(Datsun,原日本公司)、因菲尼提(Infiniti,日产汽车的高档线车)、日产(Nissan)、雷诺、雷诺运动车公司(Renault Sport)。
第12个集团是日本丰田汽车,下属3个分公司,分别是“大发”(Daihatsu)、凌志和丰田。
第13个集团是德国的大众,下面有13个公司,分别是奥迪、汽车联盟(Auto Union)、奔利(Bentley,从英国收购)、布加提(Bugatti,从意大利收购)、科斯沃斯(Cosworth)、DKW、霍什(Horch)、兰博吉尼(从意大利收购)、NSU、西亚特(Seat,从西班牙兼并)、斯柯达(从捷克收购)、大众、旺德雷(Wanderer)。
其他还有二十四五个所谓的独立汽车公司,规模小,但是设计很有特色,因此也能在大企业的罅缝中生存发展。
中国的汽车产业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主要是上面这十几个集团投资建厂的生产,离开自己独立拓展还有相当距离。我看中国汽车格局,就担心中国走了西班牙模式:产量不少,品牌一个没有,西班牙惟一的大厂西亚特也被德国大众收购,我们可不要走这条路啊!■
(作者为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 公司收购战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