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鹰派扑向世界银行的羽毛
作者:薛巍(文 / 薛巍)
美国在3月16日提名其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Paul Wolfowitz)出任下一任世界银行行长。按照传统,欧洲挑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席,世行行长则由美国来挑选,提名须经代表各成员国的世行董事会批准。这种安排一直很有效,但是5年前美国拒绝了欧洲挑选的科赫韦泽,该职位后来落到了霍斯特·科勒尔手中。虽然沃尔福威茨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选,但是欧洲很难阻止他的上任,因为美国是世界银行最大的股东,位居第二的日本又是支持美国的。3月17日美国又提名约翰·博尔顿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他也是一位保守的鹰派人士,对多边外交持怀疑态度。
在宣布选择沃尔福威茨担任此职当天,布什用看来会招致批评的话称赞了他。“保罗致力于发展,”布什说。他还指出,沃尔福威茨有管理一个大型组织(即五角大楼)的经验,“他有同情心,是个体面的人,富有外交技巧,他将在世界银行干得很出色。”
詹姆斯·沃尔芬森这位即将离任的世行行长说:“在私下里和在业务中,我认识保罗·沃尔福威茨已有很长时间了。他是一个才智高超、正直诚实的人,在公共和私人领域都有广泛经验。”东帝汶的总理马里·阿尔卡蒂里说美国之外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应该严肃考虑是否支持提名沃尔福威茨,他指出沃尔福威茨跟统治了印尼三十多年的苏哈托非常亲近。
过去几十年来世界银行一直面临指责,说他们帮助发展中国家脱贫的主要使命几乎没有任何突破。一般认为除非接受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非常清廉,否则援助收效甚微。还有人批评说,世界银行更喜欢支援大型基建工程而不是致力于长期缓慢地消除贫困;世行向不需要钱的中等收入国家贷了很多款,而穷国又不能正当地使用贷款。
世界银行行长要受到董事会的限制,董事会决定是否贷款以及其他政策,七国集团操控着银行的管理。纵是这样,世行行长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詹姆斯·沃尔芬森虽然在世行内外遭到反对,但他还是给世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包括严加关注腐败问题和削减穷国的债务。“沃尔芬森能用行长的号召力为穷国谋福利,沃尔福威茨就能用它来推行美国的计划。”
沃尔福威茨是著名的新保守主义分子的一员,坚定地认为美国应该使用武力改造穆斯林世界,推广民主和美国的价值。沃尔福威茨被普遍视为伊拉克战争的设计师,“9·11”后,他立即主张军事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侯赛因。他不仅相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认为缺少民主是中东滋生恐怖主义的原因。他还乐观地预言,伊拉克人将像迎接“解放者”一样欢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前美军参谋长说美军在伊拉克需要再派成千上万名士兵,低估了美国在伊拉克需要付出的代价的沃尔福威茨轻率地对此不予考虑。有评论者说,他的这一失算增加了美军在伊拉克的伤亡。2003年末的时候,他曾经制定政策,排斥美国及其盟国之外的国家参与伊拉克重建的投标。他还曾声称消除贫困是否需要国际合作,需要第一手资料来判断。
在回应他缺乏财经经验、对发展中国家也不够了解的责难时,他提醒道,上世纪80年代末他曾担任过美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给他提供了问津发展问题的基础。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强调说:“我并非业余选手。”《经济学家》说:“沃尔福威茨曾经辅佐过六任总统,出任过国防和外交部门等职位,掌管过声望很高的外交学院和多个政府部门,比世界银行的所有前任行长有着更丰富的在发展中国家生活的经验。”沃尔福威茨说他在驻雅加达的时候,屡屡有效地促成利益冲突的美国和印尼达成更大的共识。在他的整个从政生涯中,沃尔福威茨赢得的形象是一个很有才智的理论家而不是一个聪明的管理者。
人们怀疑沃尔福威茨当上世界银行行长之后,能不能从效忠布什当局、以反恐为当务之急成功地转向参与世界银行184个成员国消除贫困的努力。历史上的先例或许是有指导意义的:美国曾经有一位国防部长后来做了世界银行的行长——越南战争的设计师罗伯特·麦克拉马拉。他就被指责在选择受援对象时,看的是该国是否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它是不是合适的援助对象。外界对美国提名沃尔福威茨的动机有两种猜测,要么是向欧洲表明美国根本不在意他们怎么想;要么是布什将自己信任的人派往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因为他想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作为。 布什沃尔鹰派羽毛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