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瓷瓶和法国“杨贵妃”
作者:曾焱(文 / 曾焱)
( 油画《海盗I》,1949964欧元,Arshile Gorky(1904-1948)1942年作品 )
在国际拍卖界有一个行内默认的评判标准:在拍场销声匿迹时间越长,拍品再露脸时价格上扬幅度就会越大,比较容易创下成交纪录。反之也一样,如果某拍品上拍场的频率过高,则很难被买家追捧到沸点。但去年巴黎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个异数:在克里斯蒂公司10月25~28日举行的拍卖中,法国当代艺术家莱奥(Leon Indenbaum)的一件玫红大理石浅浮雕《乐师和羚羊》一口气创下了三项纪录:20世纪装饰艺术品成交价世界纪录,艺术家本人作品成交价世界纪录,法国2004年拍卖成交价纪录。而该拍品距上次在索斯比的纽约拍卖会上现身只有四年零四个月,当时的成交价仅为10万美元,和新纪录363.825万欧元相差何止十倍,这个意外的纪录令对手索斯比拍卖行非常沮丧。围绕这件拍品,有很多爆料。据称买主是一个业余收藏爱好人士,他在拍卖会上拿下520多万欧元的拍品,只是用来装饰他在巴黎布洛涅森林附近的一套公寓,其中有2/3的钱就花在这件浮雕上,他说可能将这个浮雕安在房间的过道里。和同时代艺术家相比,莱奥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并不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留下太多痕迹。他生于1892年,创作高峰期大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80年去世。拍品《乐师和羚羊》标注的创作时间为1914年,莱奥才22岁。在这件拍品成交之前,艺术品市场信息网Artnet上关于莱奥作品的最高成交纪录还是1996年的,是他1915年一件泥塑作品,成交价为64000法郎,约合1万欧元。该作品与《乐师和羚羊》几乎就是先后之作,价格却天上地下,排除作品类型和大小、材质的差异,其落差也是非常戏剧性的。至于这件浮雕的旧主,也有点戏剧性:据此次克里斯蒂公司提供的背景资料,推测该浮雕很可能是法国20世纪早期著名女服设计大师雅克·杜塞(Jacque Doucet)的藏品,一直放在他布瓦大街家里的餐厅,在他两封私人信件里可以找到关于此事的只言片语。杜塞是那个时代欧洲最负盛名的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他的藏品中有大量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品,包括马勒、凡·高、德加和塞尚等,也有大批作家诗人的手稿,像司汤达、波德莱尔、兰波、纪德和普鲁斯特,他建立的“考古和艺术博物馆”今天仍然是法国最好的私人博物馆之一。浮雕《乐师和羚羊》如果是他的藏品,身价上扬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4年前索斯比公司拍卖此作品的时候,标注的出处却另有其人——保罗·普瓦雷(Paul Poiret),也是法国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女服设计师,在Coco出现之前,他就是巴黎时装界的皇帝,风靡一时的女性紧身胸衣就是他的手笔——而且创作年代标为1919年。究竟两大拍卖行谁更有权威性,目前还是一段公案。
非洲艺术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造型,在巴黎拍卖会上受到许多收藏家、考古学家以及民族学家的重视。克里斯蒂公司去年举行了非洲/美洲原始艺术品的专场拍卖会,其间以非洲艺术品居多。索斯比和法国拍卖行德鲁奥(Derouot)也都在这个拍卖项上拿到了好价格。明星拍品是一块贝宁王朝贵族使用的铜质徽章。贝宁王国在今天尼日利亚的中南部一带,大约14到17世纪的时候曾是西非繁茂一时的文化和商业中心。贝宁的艺术史约起源于13世纪,外来工匠为贝宁国王制雕像,然后制作各种供王室贵族的日常用品和装饰物。1877年英国殖民军远征队洗劫了贝宁城,把大批艺术品掠回英国,贝宁艺术开始被西方人所熟悉,并陆续出现在各个拍卖会上。目前能收集到的陶制头像集中为15和16世纪的作品,它们曾是祭祀祖先的祭坛用品。这枚由索斯比拍卖的王族徽章标明是16~17世纪物件,54×36.5厘米,上面有一个刻工细腻造型生动的古贝宁士兵浮雕,它在2004年12月3日的拍卖会上创下了贝宁王朝同类拍品的世界纪录:69.12万欧元(含佣金)。另一件上了2004年成交排行榜的非洲拍品是来自刚果的Punu面具。在古代非洲刚果和加蓬等国,Punu面具一般是用来表现理想化的女性祖先的脸部,以白色居多,也有黑色,弯曲的眼睛、高而坚硬的头饰、前额及鬓角处菱形的雕刻是这种面具的主要特征。品相完整的精品拍卖估价一般只在15万欧元左右,但这个上榜的面具显然不同一般,6月在德鲁奥公司的德国科恩拍卖会上是以61.7142万欧元成交的(含佣金)。
去年6月由索斯比在巴黎拍卖的一个绿色中国青瓷瓶,也创下了青瓷成交价的世界最高纪录:152万欧元(含佣金)。该瓶高53厘米,标为乾隆年间,外面镶嵌的青铜镀金花边和底座则是路易十五的宫廷大匠师Jean-Claude Duplessis的手笔,从照片上看起来两个部分倒是珠联璧合,没有人为矫饰的痕迹。这个青瓷瓶在路易十五的宫廷里很有些故事,说起来和中国的后宫野史还有几分相似。
1755年8月5日,当时最著名的沙龙女主人、庞巴度侯爵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从巴黎巨商拉扎尔处买下一昂贵物件,拉扎尔在当天的日记里记录:“庞巴度侯爵夫人:大青瓷瓶一个,瓶身饰以浅浮雕花纹,周身镶有镀金青铜饰边。送往阿努维尔处。”庞巴度夫人是路易十五国王最宠爱的情妇,她以出色的艺术鉴赏力和对艺术家文学家的资助在法国历史上留下美名,也以恃宠干政留了恶名。一个这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女人还需要讨好什么人吗?马肖·德·阿努维尔,路易十五掌管财政大权的宠臣,从1750年开始,他和庞巴度夫人之间就因为利益共享而达成了默契:庞巴度夫人无度挥霍的日常开销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阿努维尔从公用账目里划拨过来的,而庞巴度夫人则无条件力挺他对贵族和教士开征新税的改革,成了他在宫廷里的女保护人。就算买这个作为礼物的青瓷瓶,其实也是挪用公款。1757年庞巴度夫人一度失宠于路易十五,而签署命令将她逐出凡尔赛宫的竟然是曾经被她庇护的阿努维尔。可惜他判断错了形势。庞巴度夫人很快再度得到国王的爱情,重回宫廷的第二个月她便怂恿国王让阿努维尔告老还乡,闲居城堡。庞巴度夫人红颜命薄,四十来岁就死了,据说路易十五抱着她的尸体痛哭数日,不肯让她出宫。整个情节发展都很像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翻版。阿努维尔倒是活到93岁法国大革命结束,那只青瓷瓶一直被收藏在家中,经子子孙孙直到今天。他的家具收藏富可敌国,很多藏品都被视为法国18世纪家具的经典。青瓷瓶以世界纪录价格成交,恐怕和这段宫廷佚事大有关系。■
世界著名拍卖行
艺术品市场信息全球领导商Artprice每天公布2900家国际拍卖行超过2100万种拍卖品的拍卖价格和有关指数,各拍卖行的实力大小和交易额都难逃世界各地财经新闻报刊和代理商的法眼。
全球规模最大、最老牌的拍卖行当然还是索斯比,索斯比的历史要算到200多年前。1744年3月11日,英国大书商塞缪尔·贝克(Samuel Baker)在伦敦考文特花园的一家酒店以竞买喊价的形式出售某爵士的一批藏书,10天售出457本,金额虽然只有876英镑,但在伦敦社交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个卖场被认为是现代形态的第一场拍卖。贝克死后,他的侄儿约翰·索斯比(John Sotheby)被指定为遗产继承人,约翰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了叔叔留下的拍卖公司,“索斯比”诞生。早期索斯比经营古旧书籍后来逐步拓展到服装、绘画和珠宝等行业,但在艺术品市场上并没有今天这样的地位,那时候好画和名贵物品仍多以商人私下交易为主,并不看好拍卖的方式,这样的状况差不多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一个叫做彼得·塞西尔·威尔逊的人得以在“二战”后执掌索斯比,他决心挑战交易商对名画的垄断。1952年12月,威尔逊成功争取到拍卖被废黜的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珍宝的机会,为赢得世界性声誉打下第一个伏笔。然后威尔逊推出了“卖方最低保证金”制度,在拍卖前向拍卖委托人提供一笔保证金,以此打消拥有珍品的人对价钱的顾虑。在1956年夏季拍卖会前,索斯比先为一幅鲜为人知但艺术成就极高的绘画《牧羊人的崇拜》支付了3.5万英镑保证金,会上该画以2.9万英镑成交,尽管这个价格比保证金额低了6000英镑,但已经创下当年绘画交易的最高价,索斯比从此在艺术品市场上获得尊重,直至呼风唤雨。1983年索斯比经营不善,被美国房地产商陶布曼收购。成为美资公司后这家拍卖行分成了两个总部,一个在伦敦,另一个在纽约。目前他们每年在全球17个国家举行500多场拍卖会,其中有三大中心:日内瓦分行主拍珠宝首饰,纽约偏重西方美术作品,东方的古代文物和中国名贵瓷器拍卖则分别在伦敦和中国香港进行
( 18世纪扶手椅,1352000欧元,18世纪古典椅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有制作者、路易十五御用艺术大师Nicolas Heurtaut印章 )
另一个英国拍卖行克里斯蒂——也称“佳士得”——是索斯比的最大对手,克里斯蒂创建于1766年,比索斯比晚22年,但创始人詹姆斯·克里斯蒂很快为它赢得了口碑。1785年前后,克里斯蒂因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拍卖而名声大噪:先是拍卖了法王路易十五时期一个王牌间谍收藏的大批珍贵油画,然后又筹划了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贵族夫人的珠宝拍卖会。整个20世纪都是这两大拍卖行争高低的历史。虽然索斯比占上风的时候居多,但在某些领域也不能不让出龙头老大的地盘。索斯比在美式家具、摄影作品领域无人能敌,克里斯蒂则在欧式家具、书籍和手稿拍卖上有相当的优势,而在绘画和珠宝方面,两家几乎相当,索斯比在拍卖世界纪录的数量上稍占优势。1994到1997年间,两家的新当家人为了垄断市场,达成非法合谋来提高拍卖佣金的幕后交易,受到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2000年丑闻曝光,2001年的审判轰动全球。索斯比和克里斯蒂接受重罚,但并未伤及元气。
全球拍卖行的第三把交椅目前应该归属菲利普斯。该拍卖行的创始人哈里·菲利普斯(Harry Phillips)出自克里斯蒂门下,1796年自立门户。菲利普斯拍卖行几百年里都远远落后于索斯比和克里斯蒂,根本没有相提并论的资格,直到1999年11月被法国路易·威登的老板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出资7000万英镑买下了收到世界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名下。阿尔诺利用两大拍卖行被丑闻缠身的机会,给菲利普斯投入巨资,并相继收购了日内瓦著名画廊Pury&Luxembourg和巴黎拍卖行塔让(L’Etude Tajan),在规模上迅速向前两家逼近。菲利普斯的战略之一就是大把花钱,用高额的保证金吸引卖主上门。菲利普斯主攻印象派作品、现当代艺术品和家具拍卖,在这些领域向索斯比和克里斯蒂叫板,希望形成“三国”之势。菲利普斯利用旗下法国塔让拍卖行在巴黎市场的控制力,目前全力和索斯比、克里斯蒂在法国市场竞争,并以此为中心辐射比利时、瑞士和德国。2004年秋季,苏富比巴黎公司以两大现代收藏大家Mira Jacob和Madeleine Castaing的收藏品为主打,塔让则用Julien Levy的收藏品拍卖专场作为回应,各自都有不错的成绩,在成交价格上创下数项世界纪录。
( 青铜雕像《打败哥利亚的大卫》,1316500欧元,作者G.B.Foggini(1652-1725),为该艺术家作品拍卖成交世界纪录 )
( 油画《正在开花的树》,1046583 欧元,Gustave Caillebotte(1848~1894)作品 )
( 油画《威尼斯》,1195314欧元,Jean-Baptiste Corot(1796~1875)作于1834年 )
( 中国乾隆时期青瓷瓶,1520000欧元,同类瓷器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 )
( 大理石浅浮雕《乐师和羚羊》,3638250欧元,Leon Indenbaum(1892~1980)1914年作品,20世纪装饰艺术品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 ) 拍卖行杨贵妃法国中国法国克里斯蒂瓷瓶青瓷中国路易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