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从痛至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进 谢九)

四通从痛至死0( 段永基 )

四通,这个中关村爷爷辈的品牌,被搁在了拍卖台上。“难以想象四通会沦落到如此境地,搁15年前四通是中关村最厉害的企业”,第一代中关村人,已经退休的范永林感慨道。1984年就成立的四通公司曾经是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代表,资产一度达到百亿元人民币,并且在1993年成为国内首家海外上市的民营企业,不会有人想到四通集团商标会被拿去拍卖。要知道四通长期的掌门人段永基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关村“村长”。

尽管拍卖前一天突然停拍,但四通集团商标被强行拍卖,这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这次拍卖在2004年12月底就浮出了水面,四通集团旗下的合资公司四通仪器资不抵债,根本无力偿还1999年向光大银行中关村支行申贷的3000余万元贷款本息,于是作为担保方的四通集团商标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列入了拍卖名单。北京中立拍卖行的相关人员透露说:“拍卖的四通集团商标远非公众想象的那么简单,包括数十类近百件汉字、图形和英文的商标,几乎四通二字都要拍卖掉了。”不过这并非四通商标第一次面临被拍卖的尴尬境地,早在2003年同样是债务问题,法院就准备拿四通商标拍卖抵债,只不过后来因为四通集团履行了还债义务使得拍卖没有进行。

“四方联”,这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IT圈内对四通、方正、联想的称呼,很长一段时间这3家公司被视作中关村的旗舰,四通那栋白色的办公楼曾经是中关村地区的“高级写字楼”。如今联想大张旗鼓地进军海外,方正频繁面临内部换帅风波,四通则越来越“隐形”了。四通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这成为了很多没有经历80年代四通打字机高潮时代的疑问。

对于四通,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王辑志这样的技术总工了。踏踏实实干实业,还是选择玩资本,四通成为中国企业活生生的例子。在关于四通的采访中,我们遇到了空前的问题,几乎没有一个采访对象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四通这20年间的所作所为。四通打字机的发明人王辑志早已经挂职而去,前两年他对电力上网更感兴趣,总是穿着吊带裤的王辑志说道:“我不想对四通的今天谈什么,当80年代末四通创始人万润南离开四通时,四通就已经发生了改变。”说到王辑志,人们很快会想到跟王辑志经历相似的王志东,当年段永基之所以能够力排众议投资给这个来自广东的农家小子,除了当时名声在外的CCDOS研制人严援朝力荐,更是因为段永基相信,王志东是可以为他所用的技术干将,而不是竞争者。

“四通是干吗的”,ChinaByte的洪波在自己的博客上评价道:“四通如今比一团乱麻还要乱,或许这正是段老板想要的效果,枭雄总是喜欢乱世,即使没有乱世,至少也要有一家乱的企业。”在2004年,发起“博客中国”的方兴东和昔日撰写联想改制问题《痛苦的裂变》的蒋胜兰合写一本《中关村失落》,在他们看来,作为技术创新栖息地的中关村已死,而四通恰恰是中关村最鲜明的代表。当记者询问四通是否真的要从痛至死时,方兴东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四通已经死了。”这些年来,四通、新四通、新新四通,制造、IT、保健品、担保、买壳、关联交易,在四通一次又一次的死去活来中,段老板就成了中关村村长,成了民族资本家。现在四通集团因为负债累累,连商标都面临被拍卖。洪波说道:“让我诧异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气息奄奄的品牌,居然还有6000万~8000万元的商标价值,能买多少脑白金啊。”

四通从痛至死1( 踏踏实实干实业,还是选择玩资本,四通成为中国企业活生生的例子 )

对于段永基,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但是一致的说法:“老段很狡猾。”方兴东评价道:“联想的柳传志和四通的段永基其实类似,但是老柳市场方面有杨元庆和郭为,资本运作方面有马雪征,这些人弥补了他的不足,成就了柳传志和联想。而段永基在市场运作和用人方面缺乏建树,使其优点无法发挥,决定了最终败局。”尽管从资本事实上四通依旧生存着,并且说不准又在酝酿什么更大的资本事件,但是四通作为科技企业的名存实亡,让无数艰辛技术改变商业的人们寒心。正如《金融时报》曾经在一篇专栏文章中谈及的那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主在他们拥有庞大资本后,开始不屑于生产和研发了,在他们看来用手中的资本去购买别人的产业,利润率要比自己干轻松得多。似乎他们都认可了洛克菲勒的哲学。

新浪与中关村科技:

段永基的两块额外业务

段永基早年间曾有一句很大气的口号:与巨人同行。这里的巨人不是史玉柱的巨人,而是指那些国际性的大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四通对外大肆投资,和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和四通同行的巨人曾有:三井、三菱、康柏、TRW、富士通、松下等。同行的结果不仅没能实现和巨人比肩,反而因为多元化的投资让四通离巨人们越来越远,也成了人们指责段永基盲目投资的口实。而早年间段永基对一家小公司的投资,却成了今日最大的收获。这家公司自然就是今日之新浪。

500万港元投资的四通利方,让四通抱定了今日的新浪,2000年4月,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四通电子持有新浪8%股份。在随后的几年中,沙正治、王志东、茅道林,任凭新浪的人事如何动荡,股权如何变更,网络如何低潮,段永基却始终图谋自己在新浪的地位。段永基在新浪的故事,也为他赢来了“中关村老贼”的美誉。2001年6月,王志东的被免职普遍被视作段永基出手的结果,此后华登投资依靠13.3%的股份成为了最大股东,这种局面很快被段永基打破了。新浪用790万美元现金加460万股新发行股票为代价,获得了吴征、杨澜手中阳光文化29%的股份,而吴征获得新浪10%股份和6%的未来权益。一下子段永基执掌的四通电子增持到10.6%,经过一番翻云覆雨,段永基与吴征夫妇合资成立的阳光四通掌握了新浪20.6%的股份,一度占有新浪董事7席中的2席。直至2002年5月吴征夫妇将阳光四通持有新浪股票收益权和处理权全部让给四通电子,老谋深算的段永基终于稳稳地拿住了新浪的大权,偏安北美的姜丰年至此失去了核心领导地位。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四通电子的股票业绩是跟随新浪股价走的,新浪股票的分红成为了四通电子绝对多数收入来源。

1999年,段永基被北京市政府钦点为中关村科技的总裁,其时,中关村科技刚刚替代了因为造假而被终止上市的琼民源,承载了股民的无限希望。中关村科技虽然有科技之名,其实主营业务只是建筑、房地产等,为了让其名副其实,创造了四通辉煌的段永基被推上前台。对段永基而言,中关村科技成了四通之外的又一个舞台,而如果能够不负北京市政府厚望,四通的产权改革也有望得到政策支持。股票市场对于段永基也表示了强烈的欢迎,股价一路上涨至40多元。不过,段永基最终并没能给中关村科技带来辉煌,他将其在四通的段氏投资风格带入中关村科技,数年间进行了数项规模巨大的投资,其中最大的败笔就是在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投资广东的CDMA项目。2001年11月,已经初步建成的广东CDMA项目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被划归了中国联通。对于中国联通而言,一是不认同广东CDMA项目的价值,同时,联通也无力一下子拿出20多亿元交给中关村。除了失手CDMA项目,中关村对外的巨额担保也让其不堪重负。除了中关村地区此起彼伏新兴的地产项目,中关村科技的影子越来越稀疏了。谁知道2004年4月27日,中关村科技股票因为连续两年亏损,被实施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和特别处理,同时还因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科。■ 从痛股票至死新浪段永基吴征科技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