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辛加坡)
呆,痴,通呆。向熹先生《简明汉语史》:呆,痴呆,不灵活。广韵:呆,呆痴,象犬小时未有分别。集韵:呆,痴也。向先生认为呆产生于唐宋,依据是呆不见于唐前。但是唐前应该也有痴呆症患者,所以有认为呆的前身应是骏字,《仓颉篇》:骏,无知也。呆的说法不少,笼统地可以联系到一个字:傻。好的是耍呆玩呆。
呆可以耍,可以玩。耍呆,有装呆、发呆两个基本功。发呆是一种无自主意识状态,已经出离现实思想,出离愤怒和喜悦,神游中。发呆时偶或一笑,一定是脑子里和好的事情不期而遇,所以发呆属于闷骚,为一个人的享受。街上有时有行人目中无物,一人窃笑,即此类,呆并快乐着。而装呆,装傻与充愣一起,憋着坏他人的判断,属于藏巧,为双方的博弈。
呆中极品是呆若木鸡,真正酷呆的样子。出自庄子中一个寓言:纪子专门为国王训练斗鸡。开始训练时纪子认为新来的鸡看起来凶猛,并无底气。十天后纪还是认为鸡不行,因为看到别的鸡它会紧张兴奋。又过了十天,纪子认为鸡仍气势未消。最后鸡被整得已经有些呆头呆脑,状若木头鸡,纪才认为它已经进入大师的精神境界。进入斗鸡场后其它鸡一看到此鸡呆若木鸡的样子,即落荒而逃。此鸡是大智若愚的鸡,大道无形的鸡,定力十足的武林高鸡,它已经放下一切心理负担,呆了,酷呆了。《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也是名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木讷近于仁。呆人,貌呆,但目光凝集;神呆,但坚如盘石。
帅呆、酷呆、爽呆、美呆,都是非常态,到极致极点,到巅峰状态。从正常到非常,帅呆、酷呆、爽呆、美呆超越的是普通平凡的感觉变化,到平常不可得的境地。呆的另一极,是日常景况是不变的停留,呆得住呆不住,呆得惯呆不惯,呆得了呆不了,呆厌了没厌,呆烦了没烦,属于当下的稳定,死水一潭。帅呆、酷呆、爽呆、美呆的呆,也是一种规定的境界和感觉,但状若木鸡,呆到巅峰,有空灵的意思。几经凡俗,几经日常,别有洞天,天生一个仙人洞风光洞中,帅呆了,酷呆了;历尽繁杂,历尽平庸,蓦然回首,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压海棠,爽呆了,美呆了。
呆思、呆想、发呆、呆着、耍呆、发呆等,是自主的选择,正如活着的某些状态:傻吃闷睡疯玩呆想,也是劳作时对放下身边烦琐的理想。修炼中的静坐也追求类似的境界:呆,一个呆字,一呆呆住,不觉有身,不觉有我,定相初现,进入心息两忘的境界,入定。惊呆吓呆而目瞪口呆,则是被动中被呆了一把,也是物我两忘,区别是没有心理准备。网上的呆、我呆,属于第三者,表达惊讶、惊奇、愤然或无可奈何等:昨天看见一个大胖女人翻墙,我呆。呆与痴结合,逢痴必呆,逢呆必痴,书痴花痴是呆中专业和敬业者,比迷高一个级别,为书为情停留在不动的巅峰。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不过虚象,呆在虚象正是与迷的不同。酒迷、歌迷、影迷、球迷、游戏迷、古董迷,相恋的是具体的爱物,有乐趣无呆趣。
日常比较形象的呆,上海话中的十三点,北方话的棒槌,南京话的大萝卜,都有呆的意思。上海话的呆扳头又专与活络扳头相对。还有形形色色的呆,描摹呆的仪态万方:呆鼠、呆猫、呆鹅、呆鸡、呆雁、呆狗、呆猪,呆瓜、呆茄子、呆木头,呆丫头、呆小子、呆佬等等。福建泉州有民谚:呆嘴斗,好耳腔。呆竹出好笋,恶种无善根。呆在形象世界里,除痴傻外,可圈可点可爱之处很多。据说呆还可以妩媚,脂研斋重评《石头记》:呆头呆脑的有趣之至!最恨野史有一百个女子皆曰聪敏伶俐,究竟看来,他行为也只平平。今以呆字为香菱定评,何等妩媚之至也。谜语“吴下阿蒙,正是其人(谜底:呆)”可以揭晓呆所以可爱。谜中吴下阿蒙为吴字撇去下半身,仅余口部;数学中正的符号为+,人明取;口、十、人依序组合成呆字。呆暗含有人未启蒙之意。呆有自然天然的一面,呆丫头、呆小子、呆佬若干群,混迹人间,本性初露,或娇憨或朴直,似呆非呆,也风流也妩媚:呆的可爱。
呆在方言里有一个特殊的用法,也言其好。《左权县志·方言》中解释,呆是当地最为讲究的一个代词,是对亲人或熟人的昵称,多用于夫妻间和情人间,也可用于兄弟姐妹和平辈熟人之间,有时也用于长辈呼唤晚辈。在左权的爱情山歌里,呆经常牵扯着蜜意: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这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圪呀呀呆。金针针你就开花,六瓣瓣你就黄,盼望和哥哥结成双呀,啊圪呀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