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圆桌(32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石头 饭饭 阿猪 杨不过)
睫报频传
有一天,匆匆经过闹市,一张海报呼啸而来。摄魂美女傍着艳丽大字赫然写道:“迅速变粗变长”!我惊骇之余义愤填膺:怎么可以这么露骨呢?这么粗俗低劣呢?这怎么面对来来往往的小朋友跟大和尚呢?仔细一瞧,前后还有几个不起眼的小字:“想让你的睫毛……吗?”想让你的睫毛迅速变粗变长吗?原来海报上的美女是示范,并非挑逗,留神看,果然长了两套健壮卷曲乌黑亮泽兜风挂露的好睫毛。
说起来中国古代不太讲究美女睫,连眼影这回事也不知道有没有。妇人化妆,脸上施粉,局部添胭脂,唇上也点胭脂,再画了远山含黛的眉毛,这就好了。最多贴点亮片什么的。李渔花了大力气写眉眼的好坏,并没有一个字提到睫毛。不过想必临去秋波那一转,因为有睫毛忽闪忽闪地拦着,要多周转一圈才能荡出来,平添了许多韵致吧。一帘幽梦,无疑也笼在闪烁的睫毛之下。梨花春带雨,小佳人泪盈于睫。总之对睫毛的态度,基本顺其自然,睫毛在传统美人的脸上,虽然不能刮了去,也并没有独立的地位。反倒是对动物的睫毛很重视。
《齐民要术》上讲相马相驴相牛,都有很重要的一条叫做“睫乱者伤人”。如果这个牲口睫毛稀拉,并且不整齐,就不能要。睫乱者,究竟什么样呢,揣测之中多半是倒睫。倒睫必有眼病,砂眼一类。这小驴正在糟心,好几根睫毛磨得眼球生疼,忽然又被人拴起来推磨,能不踢人吗!不要说是驴脾气,搁谁也受不了。
而其中最有想象力的莫过于“蚊睫”了。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说有一种小虫名叫螟,喜欢群居,都栖息在蚊子的睫毛上,地方宽绰得很,谁也撞不着谁。在睫毛中一团团的,有的飞,有的停,有的化妆,有的做爱,有的编杂志,有的出唱片,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蚊子可一点也觉察不到。
想想看有一只长着卷曲睫毛的漂亮蚊子,每眨一下眼,螟世界就颠簸一次,许多螟科学家忙着分析数据,推测下一次颠簸的准确时间,不但能够避免损失而且可以为睫力发电站提供能量。
睫毛本来就是一层门帘,保湿防尘。西洋人眼皮打褶(也叫双眼皮),眼裂宽,眼球外露面积大(俗称大眼睛),自然需要的门帘就长;东方人眼睛细长秀气,丹凤眼,也弄一对大粗睫毛忽闪忽闪的,岂不喧宾夺主,客大欺店。不过从小对着洋娃娃的长睫毛长大,幼小的心灵不免也生出媚外之心。上小学时班里有个男生,有点口吃,但我认为他非常可爱。因为他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上边还有两帘长长卷卷如梦似烟,洋娃娃一般的迷幻睫毛。■
论我喜欢的歌
作为一个历史工作者,每次听周杰伦《爱在西元前》时,我都会觉得很感动。以前从来没有人专门为历史工作者打造一首歌,里面会唱到古巴比伦王国,唱到汉谟拉比法典,唱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底格里斯河,唱到楔形文字。我觉得多不爱学习的学生,听过这首歌之后,在老师上课讲到汉谟拉比法典的时候都会认真听一下的。我希望这首歌可以成为历史从业者协会的会歌。我喜欢歌词里面提到年代的歌曲,比如沈庆的《对镜梳妆》,陈奕迅《你的背包》、《1874》,黄大炜《秋天一九四四》,有历史事件,我就更加喜欢,黄大炜新近那张专辑,里面说,多少多少年,我在水师学堂……
我喜欢的歌,有一些是因为歌词里面唱到了人名或者家用电器。比如今天我在车上听到周治平那首老歌《青梅竹马》,比如黄舒骏那首《未央歌》,还有张楚的《赵小姐》,鲍家街的《李建国》,以及昨天推荐的赵薇《无尽的莎士比亚》……可见得我对中外的人名都很喜欢!达明一派的《今天应该很高兴》和《甜美生活》里面好多人名,而且那些人名都俗气得不行。
唱到家用电器的歌,有周启生的《又是下雨天》,我每次放给别人听,都扯着别人的衣袖说:这首歌里面有唱到冰箱!有唱到冰箱!而且还有唱到电视!有唱到电视!家用电器中最容易被唱到的是电视、电话、收音机,像电饭锅、微波炉、吸尘器、洗衣机、热水器、电磁炉、电熨斗、电风扇等等,基本上没有听到过。冰箱,我听过的就是周启生那首啦。“冰箱中的水经已结冰!”
或者歌词里面唱到成语,这样的歌我也会比较喜欢,虽然未必是喜欢听,但一定会很喜欢跟别人提起。比如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我经常简称为“少包”)的片头曲,里面有唱到很多成语,有一个成语还是“莫名其妙”!
如果歌里提到很多日常食物,我也会很喜欢!麦兜电影里的歌就总是提到食物。包子啦、豆腐啦、腊肉啦、芥蓝啦、鱼啦、蛋塔啦……那首小便歌我再喜欢不过了,因为它除了提到食物以外,还提到小便,而且是在海边小便,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应俱全!出现大量名词,很完美啦!
如果一首歌没有提到人名,也没有家用电器,也没有成语没有食物,想要讨我喜欢,至少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古怪的拟声词,比如《凤阳花鼓》,后面那段“得儿隆冬锵冬锵”,还有一首,我依稀记得是《采蘑菇的小姑娘》,前面有一长段的“塞罗罗罗罗罗里塞罗里塞”……因为这样的歌词又变态,又很有挑战性,每次我都投入巨大的热情去唱它们。
最后总结一下,我喜欢的歌,要多唱到名词,因为我是命名狂;还要多唱到日常生活里的事物,越寻常越好,比如蔬菜、水果,或者唱到最乏味的一些事:吃饭、小便、大便、看报纸等等。如果什么都没唱到,那就真的要很好听才行了!■
男人底色
男人的内裤和领带是全然不同的识别工具。领带,光鲜,浮华,呼之欲出,有一种犬马声色、寻欢作乐的轻浮味道的暗示,性别的挑衅性很强烈。内裤是朴素的性别哲学,最讲质地和舒适性,照我看,它更类似禅机。日本有个叫铃木大拙的人,写了不少日本禅的书,在西方成为解释禅的权威著作,影响最大的一本叫《碧严录》书,是无法翻译的,因为“说出的即不是禅”。亮出来的自然也不是内裤。内裤所用的日本高档绵纶产品的出口量大,品质出众,恐怕和这个国家一直参悟的禅机有关。
内裤是男人的底色,“禅”是内裤的底色。可随着本世纪初以来性成为产业和一种消费文化主题之后,男性内裤的设计就开始大大呈现出性的攻击性,比如,被西方人叫做“底裤”或“下体护身”的“三角裤”,20世纪40年代流行起来,强调简洁,暴露,放肆,舒服感退居其次,讲究这种男性用品能被随时随地最快、最方便地脱下。它为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和经常出入声色场所的年轻人喜爱。但中产阶级男性始终认为,三角裤有伤雅观,宁可穿着不够舒服和方便的短腿内裤。制造商们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将三角裤的优点同短腿裤结合起来,设计出了后来的拳击短裤。
一直为女权主义诟病的是,男性内裤实用主义至上,女性内衣里却充满了性意味。内裤成了两性交锋的一个前沿阵地,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男士内裤的实用设计其实是以性的释放为前提,而女性内衣设计恰恰是以性的诱惑为出发,二者本身构成了相互的存在。不过,也难怪,与有着一套繁文缛节的女性内衣比,男性内裤最考究的手法也不过如CK般将商标织入裤头。
随着以男性为主体的中产阶级壮大,男人对内裤商标和材料的热衷和兴趣显然让“三角裤”被冷落。一些男性白领会专注于Byford这样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男人内衣品牌,Byford以全棉取胜,但在现在看来也有些落伍,全棉材料的易变形缺点仍然可见。TACTEL(绵纶66)、COOLMAX(被称为“呼吸纤维”)、MERYL(超细纤维中最纤细的纤维)、MODAL(用天然纤维制成的超细纤维)这些弹性材料技术的成熟,捧出了一批新鲜的内衣品牌。Schiesser的带pouch的briefboxer设计更使老式的平脚内裤增添了贴身的时髦,这当然归功于对莱卡的利用。发明者在去年推出了完全不用棉的面料,而是以棉做里料,以弹性材料做面料的设计把舒适、简洁和弹性更先进地结合起来。
底裤是男人的身体哲学。克拉尼斯·奥尔登堡认为一切哲学和艺术应牢固地根植于人体解剖学,她说:“我主张一种从身体本身范围内取得其形式的艺术,它扭曲、延伸、积聚、爆裂、渗透,而且一如生命本身那样沉重、粗鲁、率直、甜蜜和愚笨……我主张一种同裤子一样能穿上又能脱下的艺术。”男性内裤是男人身体的介入,有性的因素、内在品质的因素在里面,最靠近身体的本质、男人的本质。■
银行惊魂
穷学生刚来欧洲,心惊胆战地揣着几千欧元,便是全部身家,人人都害怕出问题,因为早听说开户是多么的麻烦。我的运气还好,几乎半文盲的状态下和银行签下合同,竟然没有被胡乱扣钱,算是运气。据说有些黑心的职员会花言巧语诱骗人签下大概100年也用不上的防台风地震的房屋保险合同,让我们一个月平白地要从牙缝中省下几十块钱来,等我们回家查完字典恍然大悟时,早已晚了。
我的生活一向平常,绝无惊喜,却总有神奇的事在身边发生。一个同飞机来的女孩子便与银行结下了梁子。我们都说,都怪她在飞机上连灌了两瓶红酒,在离天堂太近的地方酗酒惹怒了哪路神仙。在银行开户两三个月之后,还没有任何消息,不能取现金,不能刷卡,没有支票,去银行查询,说是她压根没有在这家银行开过户,全副身家都凭空蒸发。可是月月的账单还是收到的,保险费是照扣的。想去发发火,却无奈语言不过关,吵架都吵不起来。
自此她养成了在繁忙功课之外去趟银行当消遣的习惯,还好就在繁华路段,左边书店右边服饰店,不愁等开门的时候无事可做,实在不行还可以到对面的公园里喂喂鸽子看看情侣,也并没有治安问题,端地是逍遥自在。可是从秋天等到冬天,却还是一点消息也无。在这里认识的几个朋友轮流借钱给她,还好中国人胆子够大,认识不久就敢借大笔的钱,而她已经欠下生平最大的债。
熬到平安夜,穷孩子去教堂里转了一圈,看够了人家的热闹,衬得自己分外空洞凄清,只好回来,无聊上网查询自己的账户,几乎被吓死。我们说这是圣诞老人的大礼,可她打死不敢相信,把自己的腮帮子揪了几十遍,因为账户里忽然多出几万块钱,用她的话说,有了这些钱,很快就可以打道回府,过几年清净日子了,还读个什么书。
到最后,我们从小所受的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式教育还是起了作用,再去银行的时候,她一副被警方通缉的急迫面孔,生怕说不清楚钱的来历就被抓起来,柜台里小姑娘不紧不慢喝着咖啡,见怪不怪地说,这个么,我会马上查的。我在旁边干着急帮不上忙,她却忽然笑起来。事后我问为何,她说那时忽然想起一个老笑话,一个人问上帝,一亿年对你意味着什么,上帝说,一秒钟。他又问,那一亿块钱呢,上帝笑道,那不过是一分钱。此人狂喜道,那请你给我一分钱吧,上帝答应道,没问题,请等一秒钟。 圆桌生活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