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中国” 的富裕隐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周一凡)

“银发中国” 的富裕隐忧0

“中国能在老龄化之前富裕吗?”这是由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merica Financial)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银发中国》的第一个标题。

“如果中国不能应付老龄化的挑战,其经济发展的未来将变得难以捉摸;如果中国克服了挑战,未来将更加繁荣,而且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总裁及首席执行官John J.Hamre说。

“银发中国”发展速度之快

实际上,反观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路径,便可看出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而可以预期人口结构变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从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每年实现了平均10%的经济增长。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人口学家蔡认为,这些增长中有四个因素作出了贡献,而这四个因素几乎全部与人口结构有关。

“其一是物质资本,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储蓄率高,而储蓄率高的一个原因在于工作年龄人口较多,老人和孩子的负担较轻。其二是劳动力价格低,这直接取决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三是劳动力质量高,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人口红利的一个表现。第四个因素是劳动力的移动,这更是我们庞大的劳动力人口提供的基础。”蔡说。

但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转型——35年前,中国年轻人是老年人口的6倍,从现在起的35年后,这一关系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年轻人口的2倍。在欧洲,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上个世纪30年代超过10%,直到2030年才会超过30%——这是一个世纪的历程,而中国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就跨越了。

这种人口结构的改变,带来的就是迅速缩水的就业年龄群体:据CSIS预测,中国就业年龄人口数量将在2015年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减少18%~35%。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看,2003年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外国直接投资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未来几十年中国能否继续得到高额的外国直接投资?!

今天多数富国面临着高涨的老龄化浪潮,比中国的老龄化来得更早。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全球资本自然地从较老的、发展较慢的发达经济,流向年轻的、发展较快的发展中经济,但近几年这一理论已经引起质疑。尽管发达国家的投资需求肯定下降,但因为这些国家正在变老,退休家庭的急剧增加将会削减私人的储蓄供应。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都长年累月地被财政赤字困扰。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有一个昂贵的现收现付退休制度和医疗福利,其成本将在未来几十年内迅速攀升。据CSIS预测,在七个最大的发达国家中,老年公共福利的平均成本,将从2000年占GDP的13%,升至2040年占GDP的25%。即使他们大规模削减福利,多数国家也不能维持财政平衡。

显然,中国经济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依赖得不到长期保证。

从“铁饭碗”到“空账户”

劳动力的相对减少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对中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的退休金制度将受到严重挑战。

现代化迅疾的步伐,离析了传统的老人赡养体系,令人口的转变更加复杂。中国政府已经采取重大步骤来支撑这个安全网,但改革并不成功,过高的缴费率令养老金制度不堪重负。

研究过中国养老保险问题的美国卡托研究所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博士说:“中国养老金匮乏的问题会一直持续到2050年以后。如果养老金制度不改革,2005年,中国养老金赤字会有500亿元人民币,2030年可能达到6300亿元。”

中国养老金制度原来主要局限于国企和公共部门,采用现收现付制。1997年改革后,国家把私营部门的员工包括到基本养老保险中,新制度主要包括现收现付制和个人退休账户。

然而,绝大多数专家指出,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正陷入困境。私营企业抵制加入新制度,因为他们的缴费绝大多数都被用来支付国企的养老金债务。至于说个人账户,根本就没有钱。中国各省市的社会保障部门经常用个人账户资金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赤字。

实际上,就是在新制度下缴费的单位和个人在“替旧制度付账”。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吴要武博士解释说,按目前的缴费率,私营企业的员工(199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应交工资的24%,“这大大超过了为满足他们将来享受的养老待遇所需要缴纳的费率。实际上是变相让现在的劳动者为自己和那些改革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交纳双重养老金”。

据CSIS统计,199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应交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险缴费率占可征税工资的百分比接近50%,这个比例达到了欧洲最慷慨的福利国家的水平。

“中国政府对养老金制度进行补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补贴不应该来自工薪税,而应该从一般性的税收中支付。将来新的养老金制度应该与个人之间建立更为直接的联系,而且应该更加透明,否则人们会普遍认为是一种变相税收,从而也会导致大规模的逃税行为。”Richard Jackson说。

“中国目前未能把个人账户做实也是令员工不满的原因。从两个层面收来的费用存在政府的同一个银行账户里,地方政府可以经常调用个人账户里的资金以支付现有退休人员的福利。而后者的需求总额超过了社会互济缴费和个人账户缴费的总和,因此,如今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是‘虚’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企业和个人逃避交纳个人养老金。”CSIS老龄化项目顾问周健工说。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并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在扩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2004的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势在必行。

《银发中国》称,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部分取决于是否能够成功应对老龄化挑战。

“中国的成功攸关整个世界——如果中国失败了,将在本世纪后期出现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如果中国成功了,不仅老年人能够在未来安享晚年,资本结构也将更稳固,人们的生活水平将更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也将更加坚定。最重要的是,这将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发生根本的转变,从巨大的非熟练劳动力集散地变成充满活力的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值的经济源地。而全世界都将从中受益。” 隐忧社会保险养老金富裕中国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