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与时俱进代沟后面:消费电子的新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进)

躲在与时俱进代沟后面:消费电子的新鲜0( 2005年消费电子产品展1月6日在拉斯维加斯开幕。网络、音响、游戏、影像等最尖端、最新颖的产品都将在展会上进行展演 )

在10年前,中国互联网的先驱瀛海威曾经在胡同口树立过一幅广告牌,“您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500米”。现在这个500米已经成为了当下对中国互联网发感叹专用案例。而每年年初,当国际消费电子展一如既往的在拉斯维加斯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慨,我们距离消费电子的新鲜有多远呢。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阿米提·什莱斯曾经写过一篇《“代沟”也与时俱进》,他认为全球每个年龄段间的代沟正在发生变化,每一代人都用科技把老一代人排除在外。他写道:“我们这代人用圣诞节电视、电话和随身听把我们的父母排除在外。我们的父母用收音机把他们父母排除在外。但现在的年轻人,在10岁的时候,他们已经通过玩游戏或即时消息找到了一个新群体。这股潮流缩短了童年,这是一种人们讨论很多的痛苦。但这股潮流也缩短了为人父母的时期。”

正如同罗大佑将这代人称为电脑儿童,全球化的消费电子潮流,正在成为曲格“代沟”的器物标志。当1月5日晚饭后,几百名全球技术专家端坐在拉斯维加斯希尔顿酒店听比尔·盖茨大谈数字生活方式概念时,各式各样的消费电子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后电脑时代继任者,千奇百怪的电子产品试图提前粉饰2005年消费领域的生龙活虎。正如同索尼总裁出井伸之在上世纪90年代所预言的那样,“各种单一通途的电子产品会再取代包揽各种功能的电脑,电脑制胜论早晚还得面对消费电子设计者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当比尔·盖茨告诉几百名技术专家,他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初期就预测,数字生活将在这个10年梦想成真,甚至会比预期的发展速度快得多时,盖茨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试图指导全球月收入1000美元以上的人们该怎么生活。尽管这已经是比尔·盖茨连续第七年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大谈特谈,即便在盖茨亲手演示家庭媒体中心时电脑死机,秀赛车游戏时蓝屏超出系统内存警告,似乎也没人有勇气来挑战他所推销的数字生活方式。

在2004年的消费电子领域,苹果的异军突起已经不用再怀疑了,以至于史蒂夫·乔布斯有勇气不参加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而在1月12日以自己的Macworld Expo相对抗。这也就引发了微软、索尼、雅虎和电视巨头维亚康姆组织反iPod联盟的产生,因为面对当下全世界1080亿美元的消费电子产品,没有一个企业敢说自己无动于衷。音乐、电影、卡通,这些娱乐被以消费电子厂商搭台,人民群众唱戏的形势商业化了。微软、英特尔、惠普、索尼、三星,这些昔日的纯电脑巨人或者电器大亨,正在悄悄的同质化,似乎消费电子大佬的身份才能更博得金融分析师们的青睐。每个人的口袋和客厅再一次被频繁意淫,在国际消费电子展馆内据说搭建了至少30多套模拟客厅和起居室,并不搭界的男女模特们试图在展示台上发挥自己从百老汇学习来的肢体表演经验。如果你看某人举着一本去年最后一期的《商业周刊》,不用说,肯定是三星的员工。《商业周刊》以三星的设计为封面,专门探讨了消费电子岁月下越来越咄咄逼人的三星,实际上从这次消费电子展上,完全可以看出世界经济最真实的晴雨表。美国、日本、韩国几乎垄断了消费电子领域80%的创新产品,尽管这些产品十之八九是中国制造,消费电子界的胜利者却往往并不是世界经济链条上的蓝领国度。

当下的经济体系正在贪婪地依赖着电子消费品,千亿美元的市场,百亿美元的广告空间,以及随之产生的各式各样的版权费用,正在稳固地为世界经济提供消费动力,阿米提·什莱斯所划归的新一代数码青年第一次以主人翁的身份对世界经济登台入室,他们没有什么大额存款,不够买车买房,但是麦当劳打工半个月的收入还是有的,这点薪水恰恰够买个新数码相机了。这种影响并不仅仅是美国的消费电子市场,放眼望去,中关村越来越多的地产项目以数码大厦自居,而不是90年代所流行的电脑市场。如果说当年瀛海威距离信息高速路500米的话,今日的消费电子浪潮,正在更迅速地拉近中国青年与世界的距离。曾经诸多分析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技术模式与世界存在6个月的时差,那么消费电子的潮流就如同印度洋的蓝色海水一样,我们与第一波浪潮距离不超过250米。■

新消费电子浪潮

竖与横:当摩托罗拉与微软结盟

竖着打开是手机,横着打开是掌上电脑。这就是摩托罗拉与微软结盟的结果,这款被命名为MPx的智能手机试图延续设计为王的经典思路。手机与掌上电脑到底将从技术上谁吞掉谁,曾经是2002年很多技术先驱们彻夜思考的问题,MPx的出现让这个争论瞬间变得没了意义。而MPx背后的真实用意其实是摩托罗拉与微软联手对抗诺基亚,因为诺基亚所倡导的Symbian手机系统已经占据优势地位,而摩托罗拉却并不是Symbian圈的红人,这自然让摩托罗拉这个手机发明者很是不爽。而微软不失时机地送来了Windows Mobile,也让曾经考虑押宝Linux系统的摩托罗拉,顿时成为了全球惟一一个拥有全部手机操作系统的制造者。

Xbox2与PSP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游戏机迷注定对2005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大失所望,因为微软迟迟预热的游戏终端Xbox2仍没有一丝消息,尽管《光环2》这样的游戏已经卖到了630万份。更让全球非日本游戏狂人们郁闷的是索尼PSP游戏机,除了日本去年12月销售51万部以外,索尼迟迟不把PSP拿给国际市场。这种无游戏可玩的局面让任天堂白捡了4个月的市场空间,从11月21日推出新一代手掌式游戏机Nintendo DS后,逼近500万部的季度销量已经近在眼前了。这样索尼PSP在3月27日复活节前卖掉300万部成为了痴人说梦。

无线Wi-Fi角落下的偷拍乐趣

拍完照片即时利用无线网络就传送出去,这曾经是佳能顶级1D单反相机上的首创,但是没落的胶片时代巨人柯达试图想利用无线网络,挽回自己错失的数码相机时机。随着星巴克这种公众无线网络集散地的泛滥,Wi-Fi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柯达只给了EasyShare-One相机400万像素的配置,很明显是寄希望于大众级别的数码相机消费,集成其上的Wi-Fi无线功能,可以令刚刚拍摄的照片即时地传送到网络上的其他Wi-Fi角落,不需要倒数据就能够远程打印照片。甚至不需要电脑作为终端,直接就可以把照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任何人,这使坚信拍摄无处不在的数码摄影迷们再一次获得了偷拍的乐趣。

将未来捆绑在汽车上

无需质疑,汽车音响绝对是一门暴利行业,一台车上CD机少说也得1000元,而CD随身听也不过500元。这种价差让很多消费电子产品试图把自己汽车化,苹果公司的iPod就曾经被宝马汽车内置过,但是如果私人想把MP3随身听iPod改装到自己汽车上,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于是先锋和Clarion都瞅准了iPod和汽车音响之间的机会。先锋电子的移动娱乐部门市场主管迈克尔·托尼森介绍说:“iPod等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已经不只是一种流行趋势,它已经成为数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消费者喜爱他们的iPod音乐,他们想随时随地的收听这些音乐,包括在汽车上。”这套汽车版iPod实际上就是一个适配器系统,除了可以用车载电瓶给iPod充电,更可以让驾驶者把传统车载音像甚至收音机上的声音录制到iPod上。开宝马的人也许能够享受宝马方向盘上为集成iPod控制预留的按钮,代价是买昂贵的宝马5系以上,没准经销商还会送车主一套新iPod。但是对于更多开大众高尔夫的年轻百姓而言,20美元成本的土制车载iPod系统也许更有意思,方法很简单,茶杯托加一个夹子,点烟器上接个220V转换器。 电子展与时俱进消费电子消费电子摩托罗拉新鲜后面代沟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