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子成龙背后的理财“功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郇丽)
2004年6月份,遇到某基金管理公司高总经理的时候,他感叹,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家庭教育投资方式太单调,只有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两种。其实,家庭教育投资应该利用好基金产品。可能是因为当时我对基金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也没有认真的理解过。高总经理的感叹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
最近,当一份完整的家庭教育基金投资方案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我才发现一个不错的家庭教育基金规划可以解决大问题。魏康(化名)也在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工作,她对自己的基金投资经验充满自信。在儿子满3岁的时候,魏康开始考虑为儿子日后的教育提前规划。首先,她算了一笔账,假设国内的学费以每年3%增长,10年后,一个孩子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的费用在20万元左右。再加上其他类目的培训班,譬如美术班、英语班等等,从目前来看,一个孩子每年的教育费用平均支出约在15000元左右。
魏康的目标是将来送儿子去英国读书,4年总费用大概在80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样一笔费用,传统的储蓄积累显然不是理想的选择。譬如,选择利率优惠、免征利息税的教育储蓄,其利息回报也难尽人意。教育储蓄的存期有1年、3年、6年三种之分,年利率分别为2.25%、2.7%、2.88%。如果以8万元存款为例,选择6年期的教育储蓄,6年后利息也还达不到15000元。
现在,魏康的儿子才3岁,距离上大学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通货膨胀将使财富缩水的效果有可能会特别明显,那么,选择基金投资在魏康看来就显得积极而必要。
魏康的基金理财方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保证孩子中小学期间费用的,中长期基金投资组合,第二部分是选择一家质地优良的基金公司,做定期定额基金投资。
魏康教育基金的第一部分也分成了三块:长期持有的基金,中期持有的基金,短期投资。魏康家庭收入稳定,月均收入保持在两万元左右,另有30万元的储蓄存款。
在此之前,魏康的家庭金融资产中定期存款比例偏重,为了实现儿子的教育基金方案,必须调整家庭定期存款的投资比例,将目前定期存款比例从占金融资产的绝大多数减少到30%左右,取出20万元购买基金。
首先,她将10万元定期存款取出,选择积极成长型股票基金和纯债券基金,一次性投入,各买5万元,虽然股票型基金风险相对较高,但有抗通货膨胀能力,而纯债券基金虽回报率低,但无风险,安全可靠,这样的搭配,主要考虑风险的平衡性,以免损失惨重。此为长期持有计划。另外10万元,魏康选择了一家资信良好、业绩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将这笔资金一次性投入。因为,开放式基金是一种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品种,若投资3~5年预计可获得7%~12%的年收益率。这是魏康的中期投资计划。
魏康的短期投资,则是将每月节余选择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不仅是活期和短期定期存款的良好替代品,而且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收益能随市场利率的上升而上升,享受加息带来的好处。不过,由于其年收益通常在2.4%~2.5%,与一年期定期存款没有太大。所以,魏康决定当基金份额累计至1万份时,再考虑赎回投入到偏股票型或平衡型基金,以提高资金的收益率。
孩子出国的费用,是魏康教育计划的第二部分,她的计划是从每个月的收入中拿出2500元,每年将为孩子投资30000元购买定期定额基金。所谓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就是一种类似于银行零存整取的一种基金理财业务,客户开通“基金定投”后,银行系统会根据客户申请的扣款金额、投资年限、自动每月扣款。
每个月2500元的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占目前魏康家庭收入的10%左右,这样的数额也只是调整了每月储蓄比例,并不影响其他支出。这样的投资收益,如果综合考虑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及过去基金业的平均收益水平,按10%的年收益率来计算。10年后,这笔资金将达到55万元,进入大学时可以达到121万元。而等到魏康的孩子大学毕业时,有可能达到192万元,孩子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要自行创业,资金不怕没有着落了。譬如,泰信基金管理公司的“阳光宝贝”产品就是一个这样的计划。
不过,魏康认为,目前,银行推出的定期定额购买基金,说是可以摊平风险。实际上,还是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购买,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她说,基金的平均首发规模就是一个很好的先行参考物。到目前为止,当基金首发规模平均达到20亿元以下,往往是买入基金的最好时机;而发行规模平均在40亿元以上,则往往是基金净值见顶的时候。 货币市场基金背后基金理财投资功夫存款理财定期存款望子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