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徐海屏)
婆婆妈妈唆唆“一顿饭能拍成两集”的韩剧在中国热播这几年,早已培养起了中国观众对“类肥皂剧”(即长篇电视剧)的观影习惯。2005年一开张,一部“中国制造”、将近480集的《天地真情》也在各省电视台开播。
李少红与李小婉,一个导演,一个制片,联手打造的《雷雨》、《大明宫词》、《橘子红了》与《恋爱中的宝贝》等影视作品,即便不能热播荧屏,也能成为新闻话题。陈宝华,编写过《我本善良》、《妙手仁心》与《京港爱情线》等热门电视剧的香港资深电视编剧。正是这三个女人目前正在联手制造大陆最长的电视剧集《天地真情》:李少红监制,李小婉制片,陈宝华编剧。此前大陆最长的电视剧集是英达制作的《我爱我家》,前后一共推出120集。
每集30分钟的《天地真情》将以每天一集的速度播出。去年底摄制组完成第一个单元120集的拍摄后即向全国发售,同时摄制组开始制作第二个单元的拍摄。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拍摄120集,以后也将保持将近一天一集的制作速度,对李少红来说这个速度非常“赶”,拍摄流程完全不同于过去自己执导的影片。
内地传统电视剧拍摄基本是单机或者双机拍摄,对于每天推出一集的生产要求,这种拍摄方法无法满足需要。因此摄制组决定全程三机拍摄,为了加快进度,摄制组配置了3名来自香港的导演,始终保持两名导演各领一班人马在外拍摄,一名导演同时进行自己的剪接。
此外陈宝华出任编剧,实际上是负责剧本统筹、大纲设定,其手下有一个5人以上的编剧班子负责最后剧本的完成。
边写、边拍、边发行、边播出4个环节齐头并进立体式“流水作业”对于电视组制作经验十足的李少红来说也是头一遭。与陈宝华的合作让李少红“实地学习了一次香港的电视剧操作经验”,这种与欧美电视剧制作接轨的“香港经验”对李少红来说是一种“挺工业化”的系统。
2003年底来大陆发展之前,陈宝华编剧的《真情》在香港无线电台播出,不仅创造了收视新高,而且剧集绵延了1128集。如果不是这样的制作方式,很难想象会产生这样长篇的电视剧。
长篇剧不仅可以培养稳定的观众群,而且会尽可能地简化操作程序。
经年累月的播出模式决定了长篇剧“没头没尾”的开放性结构。《天地真情》采用的正是这样的结构,用李少红的话来说就是“一切都是没准儿的事儿”。由于边写边拍,摄制组可以随时调整内容安排。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发生在三个家庭、四代人之间的故事,李少红说这个剧本实际上已经不是在完成一个故事的讲述,而是在用剧本和演员互动。
《天地真情》制片人李小婉表示,这种“新剧种”对自己的最大的“诱惑”就在于“培养固定的收视群”。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苗棣看来,其背后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电视剧制作公司所面临的渠道风险。与其每次一部新片都需要经过拉赞助、策划、拍摄、发行与播出等环节,特别是发行与播出环节的不可预测性,索性“还不如一次拍一个成功的长戏,拉住电视台”,由此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平台。 编剧娱乐爱情电视剧香港陈宝华天地真情剧情电视剧影视电视剧中国电视剧李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