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马歇尔计划”VS人道援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shadowy)
冯小刚《大腕的葬礼》,我不记得是哪一年的贺岁片了,但我却清晰地记得影片中那些戴着黑纱、表情肃穆赶去参加追悼会的,只是为了经典的瞬间——突然从他们口中或手中冒出的某商品和商品的名字。我们真的不能苛求每个人都怀着对死者本能的朴素的伤感而眼睁睁地丧失一个可以大捞钞票的机会。普通人都能理解,冯小刚无非是把现实中存在的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夸大了一些而已。
我读“二战”后历史的时候,起初对“马歇尔计划”这个名称大惑不解。为何美国对欧洲大陆近乎无偿的援助用这么一个功利的露骨的名称而不是“马歇尔人道主义援助”呢?终于,我渐渐明白了,随着美国把大把大把的美元撒在欧洲大陆,那些昔日的老牌帝国迅速沦为这位新兴权贵的跟班;接着大批大批印着USA的美国商品和带有USA标记的美国文化充斥了欧洲人的日常生活,使这块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的大陆很快就变成了美国商品的倾销地和美国文化的娱乐场所。
对印度洋大海啸之后的人道主义援助,有人批评美国不太积极,于是美国国内似乎就有“新的马歇尔计划”来刺激美国当权者。然而,在一超多极的世界格局中,那n个极是不是正在对这块从天堂到横尸遍野地狱的土地上谋划着自己的“××计划”,世人还当警惕。 VS人道马歇尔计划援助马歇尔计划
上一篇:
悠着点儿
下一篇:
“大学生接吻案”应向谁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