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31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文侠 一夫 刘浩 何必 西西 余涛 毛飞)

MU5210晴空下的坠毁

“所谓中国民航航空运输安全飞行500万小时,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机毁人亡才算不安全,那此说似乎成立,但检讨安全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思维?今年3月成都机场因飞机出跑道等原因我被耽搁八个小时,各地机场也有过五花八门的险情,近日的几次险情不仅乘客遭遇精神损害,与酿成灾难也没有多远的距离。真要解决安全问题,就得杜绝一切险情。”

北京 文侠

谁来拯救紫禁城

11月20日我从神武门进入故宫一路南行。来到御花园中,往日幽静的园景已是满眼的脚手架。御花园钦安殿维修现场中木板由高处下落的巨大声音一次次响起,同时伴随着搅起的阵阵扬尘。见此情景,中外游客无不表情严肃而紧张,深为殿宇两侧几百年的石雕和草木而担心。坤宁宫院子里的一些厢房侧殿已竣工,然而不是维修而是新建!新房顶琉璃瓦与老瓦存在明显色差,老瓦呈明黄色,是中国古代皇权的标准象征色,新瓦却呈桔黄色。在南面殿宇中找到新旧两块瓦片,发现其材料完全不同,旧瓦是发灰色的砂陶结构,而新瓦内是石膏样的白色材料。这样的整修手法做不到修旧如旧,只能说是拆旧换新,而拆掉的旧物才是有几百年历史的真文物。保和殿后面的广场地面换上了整片的泥砖,表面上出现了大片白色印迹,使人想起几年前珍宝馆里曾换过的新泥砖地面,观者虽穿上鞋套,但不到半年,表面就出现粉化现象。

北京 一夫

“下水道”还是“母亲河”?

渭河流经关中八百里,冲击形成的关中地堑,是名副其实的三秦人民的“母亲河”,但让人深感忧虑的是,“母亲河”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关中的“下水道”。陕西省今年9月份执法检查后认为,渭河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笔者的家就在渭河的北岸,离河步行10分钟就可抵达。按理说,距离大河如此近的人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为吃水犯愁的。但是近两年来,村里人为吃上干净卫生的地下水可谓费尽了力、伤透了心!原来手压泵就可以解决取水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了。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取舍上,人们毫不犹豫地简单地选择了前者。选择发展无可厚非,但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如此漠视,如果说在这场发展和环保的“竞赛”中,人们是无理性的推动者的话,那么政府环保部门的缺席则使政府成为这场比赛中最大的“败者”。

西安 刘浩

小区广告收益被侵吞

北京一小区业主反映,三块广告牌立在楼顶至少两年了,遇上刮大风,金属质地的大牌子就会轰轰作响,吵得睡不好觉。噪音业主得忍着,可收益却丝毫享受不着。北京著名律师秦兵表示,业主是居民住宅的产权人,楼顶属于公共面积,为业主们共同拥有,开发商或者物业搭建楼顶广告必须征得业主的书面同意,利润也应由业主共同拥有。电梯、楼道广告也是如此。

现在一块面积大而且地段好的楼顶广告牌,每年租金要100多万。通常,只要广告牌安全、不影响住户采光,业主大体上不会反对。而部分商业写字楼里,有些产权也是被购买了的,或者有些单位交了租金,那么同理,这些地方安装广告也应该征得用户同意,其收益也应该全部归产权人,或部分核算到租户。

北京 何必

伤心的时空对比

近日赴香港公干,一位同事不慎崴了双脚,只能借两根拐杖挪动。在港三天,无论在酒店内、街道上,还是在出租车和巴士上、机场候机大厅内,周围的服务人员或者陌生人,凡是注意到同事行动不便的,都会给予帮助,需要等候的地方都优先照顾。然而,这份心情从步入大陆某大航空公司的登机口就开始变化,直至荡然无存。在登机口,空乘人员没有任何表情和动作,我们“回家”了,但感觉真的不太好:要求换一个前排座位舒展一下伤脚,被冷淡拒绝;航程3小时,空乘人员没问过一句。出候机楼的一路上,工作人员也许都含蓄吧,没人上前来问一下是否需要帮助。

事前我见到过国外的游乐园,残疾人和正常人同享欢乐,工作人员周到地分批优先安排,他们脸上漾着心底的快乐。而我们身边,盲道上斜拉着电线杆钢索,停着汽车,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其实,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给身处困境的人不抱怨生活的理由。

北京 西西

学生诚信需要环境支持

报载一次校园招聘,某大学一个班30人竟冒出16个班长,剩下全是班干部。无独有偶,笔者高三时曾任班长,高考后填报志愿和档案表时,班主任公开说明在档案表上填写任职记录和获奖情况对录取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巧妙作假。利用收发档案表的机会,笔者看到全班70多人都填了班长、副班长的职务,获奖记录栏更是丰富多彩,有人甚至把“体彩”四等奖也堂而皇之地写上。

进入大学后笔者更感到荣誉的贬值,因为喜爱写作,笔者参加了校报通讯社,任机动记者,在校报勉强发了几篇稿子。年终在没有任何评比的情况下每人发了一个优秀记者证书,有人只挂名根本没参与工作。平时校内各种比赛多如牛毛,有些比赛参与即可获奖、拿到各种级别的荣誉证书。由于用人单位强调工作经验,毕业生推荐表加上了社会实践的内容。在部分高校招生人数与就业安置率挂钩的情况下,高校的审核推荐难道就可信吗?

北京 余涛

拒发安全套与维护私生活的私密性

在北京市海淀区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中,区卫生局带来的2500只免费安全套没能在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顺利发放,校方分别将安全套留在了学校红十字会与校医院。不少公众认为北大、清华校方保守,意识落后。

然而,我们不妨反思一下:宣传预防艾滋病就非得现场发放安全套吗?虽然这已经成为宣传活动的固定形式。问题在于,这种看似进步的宣传模式暴露出我们社会生活中一个传承许久的思维习惯,那就是无视公共事务公共性与私人生活私密性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艾滋病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以预防为主旨的宣传活动是具公共性的公共事务,必然向社会公众毫无保留地公开。安全套是一种与个人私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则具有天然的私密性。现有的宣传形式,让私生活的欲望曝露在公共视野之中,为了实现公共性的目的,必须以牺牲私生活的私密性为代价。

北京 毛飞

读者来信(315)1

读者来信(315)2

上一篇: 生活圆桌(315)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