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首富与中国财富板块

作者:李翊

(文 / 李翊)

谁是首富与中国财富板块0

香港旺角的国美电器  

首富之争

黄光裕,创业18年,铺就国美家电零售网络。今年9月10日,香港股票市场代码0493的股票简称由“中国鹏润”正式更改为“国美电器”。据知情人介绍,被置入上市公司的国美电器之65%的股权被估值为88亿元(约合83亿港元)。黄拥有国美电器股权,加之其另外的房地产资产,财富估值在135亿元之上。

“从财富方面讲,百富榜是从股价各方面综合分析以后算出来的,我们认为跟我们目前的市值比较接近”。黄光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这些纯粹依据股市变动计算出的数字不可靠。在这场交易中,作价标准是5.52元/股,交易完成后,股价则逐步走跌,9月10日国美电器收盘于4.9港元。按此数字计算,黄名下的资产价值在120亿元之上。

据胡润介绍,去年首富丁磊现在的财富已大幅缩水,以9月10日网易收盘价35.51美元计,其价值在5.8亿美元左右。而陈天桥一路追赶,其拥有65%股份的盛大网络自去年中上市以来,股价维持攀升之势,以9月10日收盘价24.19美元计,其身价已超过11亿美元。胡润因此为陈天桥的“估价”为88亿元。

而10月13日,盛大在纳斯达克的最新股价,已经到了28.53美元,这样,陈天桥所拥有股票市值已经超过120亿人民币。而盛大上市之时,陈天桥已经套现了超过10亿人民币的现金。由此推算,陈天桥的资产价值应超过105亿元。

零售业:又一块孕育富豪的乐土

在胡润的“2004零售富豪榜”,黄光裕再次以90亿人民币的零售业资产荣登榜首,上榜的20位企业家的总财富达到近340个亿。零售业在百富榜产生富豪最多的行业里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房地产和农业。

胡润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给零售业的富豪单独做榜,以前,我们仅为IT、地产、金融这三个行业单独设过富豪榜。”“百富榜排到今年第四年。刘永行兄弟从养殖业起步,最后在饲料业中成霸,做的是与农业;荣智健旗下的中信泰福从事基建、能源、航空、电讯等基础行业;丁磊是互联网;而在流通业越来越重要的时候,黄光裕冒了出来。”胡润更以福布斯世界富豪榜做对比:“在20世纪初,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钢铁大王卡内基争夺世界首富;盖茨连续10年名列首富,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如今最能威胁其地位的依然是来自零售业的沃顿家族(沃尔玛的创始家族),今年初曾传言超出盖茨的宜家家居老板坎普拉德从事的也是零售业。”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高辉清博士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发展角度进一步解读这个富豪榜:“以往房地产领域造就了大量亿万富豪,现在产生富豪的速度已经减缓了很多,那是因为暴利总是产生于一个行业刚起步,尚不规范的阶段。房地产在经过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后,将逐渐走向规范化,利润不会太高。”

对于排在富豪榜第二位的陈天桥,高辉清说:“其实陈天桥的公司并不是做技术的它产业,只是借助于它在做‘体验产业’。”体验产业是高辉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就是类似于美国迪斯尼这样能给人带来各种体验和娱乐的服务业,他认为除零售业,这也是一个能大量产生富豪的行业。

“按理说,制造业应该能出现更多富豪。但在我国,大的制造业掌握在国家手里,私人介入时间短,因此,不太可能出现较多个人富豪。在我国支柱性产业里,零售业仅次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人口多,空间大,虽然利润薄但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一旦成功,可以通吃,不断地通过降低价格获得利润。这样,更容易出现财富向个人集中的趋势,产生巨富。而且,这样的富豪一旦产生,优势会越来越明显。”高辉清进一步补充说,“零售业不像房地产行业,要受到国家政策影响。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卖什么,没有行业周期。”

同样对中国零售业持乐观态度的还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裴亮说,“零售业市场价值评估本身不高,利润率低,而市值是反映公司价值最重要的指标,因此零售业的市值无疑比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低。然而,零售业的特点是以个人创业发展起来的企业居多,个人在公司里占很高比重的股份。就行业本身说,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它有一个从‘一’到‘无限’的过程,能长期持续增长。而如果做产业,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一定变化,市场空间不可能像零售业那样长时期无限扩张。”“另外,中国的零售业充满发展空间和潜力。一直以来,中国的第三产业滞后于第一、第二产业,与全球经济发展不匹配。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二十余种业态几乎已经全部在我国出现。强大的消费市场加上连锁营销模式,我国零售业与西方国家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而且,由于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消费者购买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是零售业的优势。”

但是,零售业也有自身弱点。“我国零售业,由于发展时间短,首先是规模小,集中度低;其次,在连锁经营上,国内零售业与跨国集团更是无法抗衡。美国的连锁经营已占全国零售额的8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25%左右。同时,大多数内资零售业规范化水平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配送中心和信息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

“外资的全面进入,会对中国零售业有很大冲击,但中国的民族企业,特别是像国美这样的专业家电连锁零售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市场营销学教授吕一林分析,“零售业百货领域已经有大量外资进入,像法国的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等,经过几年积淀,他们已经开始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对大型综合超市冲击很大。但对于国美、大中、苏宁这样的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业来说,威胁并不大。”

“以国美为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在它的世界主要竞争对手Bestbuy、Circuitcity等家电连锁业巨头还没来得及进入国内时候,它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零售网络、销售体系,同时与供货商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并占据了大中城市最好的门店位置。因此,外资要想在国美手里强占市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吕教授认为,黄光裕有两件事做对了:一是在业态上选择了大型专业店,也就是业内所称的“大棒杀手”;二是行业选对了,做家电。中国人口众多,家电需求更普及,市场更大也更规范,而家装、建材等供应商太小,相对来说要难做。而裴亮也同样感慨:“过去的家电市场批发都是小门脸,而黄光裕很早就选择了做大型专卖店,定位很准。另外,较早实行跨区域连锁经营,率先在中国市场形成连锁的知名品牌,也抢了市场的先机。”

黄光裕说:“18年前在北京珠市口的电器经营既是兴趣所在,也是无意之举。”上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一统天下,很多领域是想做小买卖的黄光裕无法涉足的。而零售业是国内开放较早的一个行业,对于没有更多财力和机会的黄光裕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黄光裕的鹏润集团有两大项目,除房地产,零售业仍然是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或许正因此,当被问及“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是因为正确选择了家电零售行业还是得益于资本运作的高超手段时”,黄光裕的回答会更倾向于前者。

谁是首富与中国财富板块1

黄光裕

关于黄光裕

现年35岁的黄光裕(又名黄俊烈)出生在广东汕头,17岁离开家乡,与哥哥黄俊钦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关于他的创业流传有两种版本:一种说法是,用3万元贷款在北京开始家用电器经销,成为日后国美电器的前身。另一种说法是,最早的资金是从内蒙古做贸易获得,而后转战北京,在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1987年1月1日,黄光裕正式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

1993年,就在国美电器已经在北京迈出连锁经营步伐并开始涉足房地产业时,黄氏两兄弟分家。黄光裕分得了“国美”品牌和几十万元现金,而包括房地产业务在内的资产归哥哥黄俊钦,后者创办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新恒基集团。分家3年后,黄光裕重又进军房地产业,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北京西二环的鹏润家园。

在零售业内,黄光裕有一个令人胆寒的称号“价格屠夫”,在房地产界,他提出了“像卖电器一样卖房子”的经营理念。2004年,国美电器成功借壳中国鹏润在香港曲线上市。这时候,黄光裕已经从“价格屠夫”变成了资本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