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对法国CEO们的采访拼盘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2004年10月11日,中国法国工商会在上海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众多在上海的法国企业家参加了晚会
10月10日法国企业家在北京的小型午餐会仅仅为隆重开幕的“中法文化年”增加了一个热闹场合,谁都知道,饭局不过是借口,而真正吊起企业家们胃口的,是广阔的中国市场。
随法国总统希拉克来华的,有一个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法国驻华使馆新闻参赞张泰年先生告诉记者:“总统率领一个由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代表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其中法国大中小企业的代表就有近300人。”据透露,法国有意在可预见时间内将在华投资的中小型企业扩展到1000家,所以,相当一些中小企业也搭乘了这架飞往中国的超豪华航班。
在几百人共进午餐的场合,采访这些总裁实属不易。因为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发布会,大人物们散落在席间,谈话随意而简短。对记者而言,三言两语无法成就完整的访谈,充其量只是一次采访拼盘。可每当他们的身份被谁挑明,立刻就成为在场记者追逐的目标——他们每个人背后都可能有重大经济新闻。
雷诺:“低价车项目”谈判正在进行时
三联生活周刊:前不久在上海F1汽车大奖赛上,我们见到了雷诺车队,我们还知道,F1是雷诺集团发展总战略的组成部分。
雷诺总裁(Louis SCHWEITZER):很遗憾,我当时没能挤时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F1汽车大奖赛,但我知道比赛非常成功。F1是雷诺拓展全球形象和发展品牌价值的理想载体,面对中国强势发展的汽车市场,我们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雷诺在武汉与东风汽车公司有很好的合作,产品覆盖高、中、底所有层面,目前还有一些项目正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磋商。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雷诺在欧洲推出了价格只有五六千欧元的小型轿车?
雷诺总裁:雷诺汽车公司今年在欧洲市场确实推出了这样一款价廉物美的小型轿车,在罗马尼亚生产,价格在5000到6000欧元之间。雷诺公司也有想法把这样的轿车引入中国,而且,如果在中国生产,价格可能还会再低。与中国有关部门的谈判正在进行,估计2006年,这样的轿车能在中国生产。
Louis SCHWEITZER
威立雅:公用事业开放的最先受益者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北京市市长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您是北京的常客。
威立雅环境集团总裁亨利·普格里奥(Henri PROGLIO):威立雅是全球最大的水务公司,有100多年水务经营管理经验。由于威立雅从事的是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产业如污水处理、大气监测、能源等,我们在北京就有项目,所以我会经常来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说到在中国的业务,您此行一定有新闻告诉我们?
亨利·普格里奥
亨利·普格里奥:在来中国之前,威立雅环境集团就在巴黎总部宣布,旗下的威立雅水务资源管理公司又获得了两项在华城市水资源管理合同:一个是同呼和浩特市签订的,合同期限为30年,威立雅将负责翻修并管理这个拥有250万人口城市的饮水生产设施,翻修改建后设施的供水能力将达到每天51.5万立方米。另一个合同是与陕西省渭南市签订的,合同期限为22年,日供水能力为16万立方米,这两个合同的总价值将达到近8亿欧元。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项目在威立雅全球业务中占怎样的地位?
亨利·拉贺曼
亨利·普格里奥:威立雅在2003年创下了286亿欧元的全球营业额记录,这其中就包括在中国的几个大项目。威立雅公司已经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签订了几个大合同,我们在水资源管理、废水管理、能源管理及客运方面有多年的经验,这四个领域也是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知道,北京逐步开放公用事业投资领域,威立雅曾经参与了第一个外资投资的污水处理项目。
亨利·普格里奥:作为北京市市长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我们当然希望能为北京做些事情,特别是在改善北京环境方面。一年前,威立雅环境集团与北京市政府于2003年9月正式签署卢沟桥污水处理厂项目,集团将投资1000万美元参股,并直接负责设计和管理。据说那是北京市第一个外资投资的污水处理项目。
今年10月12日,威立雅水务和马来西亚嘉里公用事业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北京市排水集团签署协议,共同组建卢南运营公司,负责卢沟桥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在运营公司中,外资以51%控股。
施耐德:中国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地区
三联生活周刊:施耐德电气是进入中国较早的世界500强?
施耐德电气总裁亨利·拉贺曼(Henri LACHMANN):我们与中国渊源很深,邓小平先生早年在法国留学时,就曾在施耐德电气前身的工厂工作过。施耐德电气在1979年就来到了中国,目前在华已经拥有4000名员工,4个分公司,有至少400家代理商的销售网络。
三联生活周刊: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业务量有多大?
亨利·拉贺曼:现在,施耐德的业务量排行第一是法国,其次是北美,中国排名第三。从过去9年的业绩看,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每年以平均35%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施耐德电气中国公司将会成为100亿人民币的公司,在今后的三到五年内,希望施耐德中国的业务量能够紧随法国大本营,成为全球战略体系中的第二位。施耐德主要产品是配电产品和开关设备梅兰日兰(Merlin Gerin)、配电和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美商实快(Square D)、自动化领域的TE电器(Telemecanique)等三大核心品牌。
三联生活周刊:近两年来中国电力紧缺,业内认为这是电力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机会,您如何看待?
亨利·拉贺曼:施耐德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00亿欧元,这其中增长将主要来自中国和东欧,尤其中国在2003财年的销售增长率达到了22%,销售额从2002财年的36亿人民币上升到43.7亿人民币,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
有收获也有遗憾的中国生意
空中客车
空中客车总裁与中国几个航空公司签订的客机销售合同,地点选在人民大会堂,外界纷纷猜测,希拉克访问中国期间,世界上最大的空中客车A380可能会签合同,但这个历史性的大场面始终没有出现。尽管如此,空客与波音的对决在10月9日这一天出现关键性转机——空中客车签下一笔数十亿美元大单,由此使其目前在中国的订单总数激增为50架。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协议,确认订购6架空中客车A319飞机,根据合同规定,这些飞机将于2005年交付,国航计划将这些飞机主要投入在川藏等其他高原航线上。作为东航机队更新和扩大计划的一部分,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关于购买20架空中客车A330-300飞机的协议,东航计划用这些飞机提升其在国际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的竞争力。空中客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诺尔·弗加德(Noel Forgeard)说:“很高兴看到A319可以满足在世界上最具有挑战性机场运营的严格要求,我们非常重视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传统伙伴关系。东航是我们在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客户,很高兴看到东航再次选购空客飞机用以满足运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新协议标志着我们双方长久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阿尔斯通
在希拉克访华第一天,法国工程巨头阿尔斯通公司拿下了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火车和火车头合同。阿尔斯通在一份声明中称,公司将运往或在中国本地制造60辆火车,此项合约价值超过7.688亿美元。此外,该公司还获得一份价值4.71亿美元的合约,将提供12个火车头,并向中国制造的另外168辆火车头提供技术服务。10月12日,阿尔斯通董事长兼CEO柏珂龙(Patrick KRON)是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团成员之一,他在新闻发布会上高兴地宣布:访问中国期间总共在能源与交通方面获得近15亿欧元的中国业务,远远超过阿尔斯通之前在中国所获的所有业务数额。
法国总统希拉克(左一)与阿尔斯通董事长兼CEO柏珂龙(右一)在上海
其他
综合希拉克访华期间的各路消息,总统此行共签署至少20多个合作协议,包括移动电话、新型直升机合作开发、自来水厂建设和购买70万吨小麦等。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获得了大块蛋糕。尽管希拉克与中国签署了总额达40亿欧元的一系列重要商业协议,但可以想象,此次访华结果仍然没有满足大胃口的法国企业家所有的愿望。
比如核电设备项目,虽没能在总统访华期间签署,但法国AREVA集团负责人坚信,2040年以前,中国将建造几十个核电站,法国设备的可靠性,以及与法国合作的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的成功经验将使法国第三代核反应堆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空客的总裁表示,他原本希望这一次可以达成协议,卖出2架甚至5架A380,但未能如愿。不过据说中国高层已经对购买该型号飞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