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价、极客、氢能源的机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世界上最快的氢燃料车HYSUH3000,最高时速为80公里/小时
必比登挑战赛是米奇林公司1998年首次在法国倡导的一项汽车技术比试性质的聚会,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喜欢把新式的动力核心技术拿来测试,此后每年一届轮流在各国举行。今年这场技术挑战赛的第六届被安排在上海举办,以往在全球五大车展中才频繁亮相的未来动力概念车被大量抬进了赛道,74辆参赛车辆中有超过一半采用了电池或者燃料电池驱动,还有相当数量的国际参赛车辆安装使用生物材料的内燃机。
“只有汽车业才能推动氢动力主宰未来世界。”这是三周前美国版《新闻周刊》封面《氢的未来》中的说法,恰恰这次上海必比登挑战赛成为了这句话最鲜明的证明。10月15日,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就在必比登挑战赛现场展开研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车、安全导向系统和未来动力能源成为了争论焦点。目前全球电池产量第一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就是电动汽车的积极支持者,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电动汽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北美的个人电动车爱好者把老款野马跑车改造成电池动力,加速度足够在高速公路上跑。未来的中国城市私人用车就应该走这个方向。”
世界上最快的氢燃料车HYSUH3000,最高时速为80公里/小时
包括通用、福特、日产在内的众多国际汽车巨头都拿来了成熟的氢燃料电池车,国内也有众多试验机构拿出了用上海桑塔纳和天津威姿等改装的混合动力车。通用汽车公司负责研发的副总裁波利达对自己研制的氢燃料电池车充满信心,他说:“通用的氢动力汽车有一天会被博物馆珍藏,同世界上第一辆不用马拉的奔驰汽车以及福特的T型轿车放在一起。我们争取在2010年之前让燃料电池汽车能够在价格和性能上优于传统汽车,这将是文明社会再一次的变革,世界的能源将因此发生根本的改变。”
右图:武汉理工大学参加必比登挑战赛的赛车
“不要再指望汽油能降价了”,德国博世柴油系统技术总监蔡立波说,“汽油的价格今后会不断地提高,永远不会再有降价的一天。”尽管德国大众等公司坚信柴油发动机可以胜任未来20年的汽车能源主攻方向,但其依然要依赖石油资源,不可能成为最重的替代能源。“氢能源的提炼成本跟汽油大致相当,这为它替代石油改变未来世界格局提供了经济价值基础。”Volvo创新监测中心副总裁拉斯·艾里克·伦丁计算道,“氢能源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储运成本高于汽油4倍,而氢的燃烧效率又比石油高一倍,所以目前只要将氢的成本降低一倍,就能让氢动力应用处于经济性许可范围内了。”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车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0%~80%,是内燃机的2至3倍。燃料电池由氢和氧组成,仅仅生成清洁的水,工作过程中也不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类废气,其电极作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导体,甚至没有老化损耗。
通用Hy-wire在长城上。这款汽车预示了“氢经济”汽车时代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面对目前以石油为基础的政治经济社会而言,给不给氢能源一次机会,改变目前的石油世界,已经是由汽车引发的庞大问题。汽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立群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油价在4元上下,而日本油价至少要7元人民币,欧洲则要9元,先不说世界能源体系能不能持续接纳中国新的汽车,至少国内油价的持续上涨,难以再让公众保持稳定的汽车消费心态了。”美国能源部曾经对未来20年石油世界的格局进行过预测,在他们看来,未来中国的大部分石油消费都是由交通运输业的需求带动,未来中国石油消费增长的2/3都被用在了汽车身上。但与此同时国内对于汽车排放量的争执依旧难以自圆其说,今年6月1日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而地方政府却人为限制小排量汽车的行驶区域。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分析师谢炜对此矛盾很有意见,他说:“在法国开大排量轿车要被加以重税的,日本则是对购买混合动力车的用户大力扶持,甚至不惜补贴车价的50%,而我们的市场上更多的是中高档满足商务需要的大排量车。环保似乎仅仅是欧二、欧三排放标准的问题,没有人下决心敢于改变能源的思路。”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墨斐是混合动力车的新拥护者,他表示:“通用汽车确信中国在帮助加快全球向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的‘氢经济’过渡中具有独特作用。”而通用汽车燃料电池业务部总监麦考白也提出类似的看法:“燃料电池技术将使汽车工业从污染耗能的指责中根本解脱出来从而重塑汽车的形象。”实际上,恰恰是公众对传统汽车污染和高能耗的厌烦,给氢能源提供了一次机会,至少目前在汽车消费领域出现了一股潮流。《大众机械师》杂志甚至将开混合动力车列为新自由主义者的标签。
“极客只开混合动力车”,这是2004年硅谷和好莱坞最流行的话题。而就在必比登挑战赛前一个月,一汽和丰田已经签约,决定在2005年将全球第一款商业混合动力车先驱者引进国内生产。很快,通用中国副总裁陈实也在采访中透露,“两年内混合动力车将会在上海通用生产”。一时间在中国生产混合动力车,成为了国际汽车巨头给处于胶着状态的中国车市投入的“技术期货”。
实际上早在1994年,中科院就曾经有专家上书称,新能源汽车使我们有可能与国外汽车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科技部也以绿色汽车计划发起过多次电动车推广运动,但当时我们走了技术概念的弯路,将氢动力与电动车两种不同技术概念放在了一起,并且坚信要从电动汽车起步。在屡战屡败的尝试后,混合动力才被视作过渡性技术终于得到了认可。
2004年10月12日,第六届必比登挑战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拉开帷幕
美国千禧年电池公司总裁斯蒂芬·唐是目前全球最倡导氢动力的人,他将氢视作自由能源,在美国《新闻周刊》的采访中他说道:“氢最可能替代石油,而这将彻底改变目前世界的格局,那些传统石油资源国家,以及那些依靠垄断石油供应的组织,将是氢能源最大的反对者。”像千禧年电池这样的公司正在牵动着每一个石油巨头和汽车巨头的神经,华尔街专家法德尔·盖特评价道:“这些公司都非常担心,一旦某家公司氢能源的冒险取得突破,那些石油线上的企业只会被新市场抛弃。”正当国内汽车业将混合动力车看作市场技术突破的潜在机会时,国内的能源巨头们却依旧热衷于自己的石油战略。整个东北被强制试点用乙醇替代汽油,却没有任何氢气加油站出现。如果按照通用汽车给出的2010年实现混合动力车100万辆商业化的时间表,无论是基础设施配套,还是氢动力的能源补给都还是纸上谈兵。
什么是必比登挑战赛?
在1998年,米其林公司庆祝其轮胎人必比登诞辰一百周年时,米其林公司萌发了在真实环境中,举行一场清洁汽车高技术的竞赛。从法国的克莱蒙费朗到德国的海德堡,从加里福尼亚的索诺马到本届的上海,必比登挑战赛越来越成为未来派汽车的试验场。
必比登挑战赛竞赛什么?
检验采用未来技术的试验车综合性能,成为了必比登挑战赛最重要的内容。不同于其他比较行驶速度的汽车竞赛,必比登挑战赛更像一场综合检测。其中包括蛇行路面测试,技术固定指标测试,以及88公里复杂道路状况下的70公里匀速拉力赛。只有那些严格按照规定线路进行行驶、中途没有漏掉任何检测站且罚分最少的车辆才能成为最终的优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