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与增长现实与理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谢衡)

稳定与增长现实与理想0

刚刚过去的9月对全球经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月。月末,各国财长、银行行长在七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会议上评估全球风险。而在月初,欧盟25个成员国的财长讨论了欧盟最棘手的问题:欧盟经济改革10年计划进展缓慢。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洲单一货币成员国地位未能给欧元区各经济体注入活力,也没能提高其长期经济增长率。在这份报告中,OECD对欧元区经济表现给予最严厉的评论,称欧洲货币联盟成立后的头5年“比预期更具挑战性”。该组织认为,欧元区经济增长已有4年多低于其潜在能力,并且其复苏速度也比世界其他地区要慢。“虽然经济已度过转折点,但强势欧元和悲观的消费者情绪可能给复苏力度带来压力。”

今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是美国和日本增长率的一半。过去三年中,欧元区的累计增长仅为3%,意大利为2.5%,德国只有1%。相比之下,美国的数字为5.5%,英国为6%。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区内需求几乎已经停滞,德国、意大利与荷兰甚至出现负增长或停止增长。预计明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仍将慢于美国和英国,全球增长的不平衡状况仍将是一个挑战。

“欧元区国民收入与表现最佳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且仍在加大。欧元区各国之间的差异甚至更加惊人。”OECD 报告的作者之一劳伦斯·布恩(Laurence Boone)说。

欧元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使欧洲肩负着一项特殊的责任,它必须站起来迎接挑战,并立即开始调整,在经济改革上做出新的承诺。而新承诺的表现之一,就是在9月欧盟25个成员国的财长例会上,首肯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对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修改建议。这种转变的迹象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欧盟财长们的态度至少反映了两个事实:一是欧元区现阶段的财政赤字状况,已经无法与旧版本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兼容,在成员国不能改变自己的前提下,只有制度变更,即《稳定与增长公约》的修改才是寻求欧元区内部稳定的必然选择。二是欧元区已经表现出较强的赤字倾向,作为经济复苏的副产品,财政赤字的积累不容小视,3%的硬指标已经成为欧盟经济复苏的瓶颈,为了寻求经济发展,惟有提高指标数字,降低赤字门槛。

《稳定与增长公约》于1997年6月17日在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为保证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并保证欧盟经济和货币联盟的顺利实施,《公约》规定,欧元区国家的财政赤字每年不得超过该国GDP的3%,若连续3年超过这个指标,该国将被处以最高相当于其GDP之0.5%的罚款。

而实际情况是,提出惩罚条款建议的德国率先迈过了警戒线,在总理施罗德的减税大计下,德国的财政赤字一路飚升,很快就“破了戒”。欧盟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也同时加入了“违约一族”,甚至连穷国希腊也在奥运会的“帮助”下,堕入了赤字深渊。在德法连续三年赤字超标之后,欧盟委员会根据公约规定,于2003年提出了针对法德两国的惩罚措施。但当欧元区12国财长2003年11月25日讨论这些措施时,法德成功联合意大利、卢森堡及葡萄牙,以有效多数冻结了这项惩罚程序。法德的“胜利大逃亡”虽然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却极大地损坏了欧盟的团结和稳定,使得《稳定与增长公约》成为强者肆意践踏的“一纸空文”。更为严重的是,欧盟的形象和信誉受到了严重创伤,在信用经济下,欧元的币值稳定受到极大冲击,欧盟经济也因此前途叵测。

欧盟虽然实现了单一货币,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欧元区不得不面对“不同大小脚穿同一尺码鞋”的尴尬,加上欧盟东扩后东欧十国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欧盟经济结构调整的制度成本,使得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法两国压力空前,惟有加大经济刺激力度,方可赶上全球经济复苏的“快车”。这必然造成了财政赤字与日俱增。

“如果欧盟希望实现它需要的稳定,并对更平衡、更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那么对《公约》进行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反映出投资、经济循环周期和可承受的债务水平等。”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en Brown)说。

观察家认为,在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赤字贡献时,放弃保守、陈旧的硬性指标,对《稳定与增长公约》作必要修改,能够给欧盟经济继续使用“强心剂”、寻觅新的增长点留下政策空间。维护《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运行正是欧盟经济和金融事务总司司长克劳斯·雷格林的主要职责,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来华访问的雷格林先生,他此次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为未来建立中欧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话机制打下基础,使中欧双方能定期地在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许多问题上交流信息和观点。

三联生活周刊: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得不到很好执行,是否是影响欧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欧盟是否修改这个《公约》?

稳定与增长现实与理想1

在德法连续三年赤字超标之后,欧盟委员会根据公约规定,于2003年提出了针对法德两国的惩罚措施  

雷格林:这个公约对欧洲货币联盟非常重要。我们有一套统一集权的货币管理运行体系,欧洲央行专门制定欧盟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负责执行财政政策。我们需要协调,12个国家采用一个货币,这就是《稳定与增长公约》的主要工作。尽管不那么完美,但这个公约仍在运转,很多国家都在执行这个公约,即使法国和德国没能好好遵守。一些欧元国家,例如意大利十年前的赤字要比现在高得多,曾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的赤字也低于美国和日本,美国是5%,日本是7%。如果我们能够完美执行这个公约,法国和德国也不应该有那么高的赤字。我们希望法国和德国2005年的赤字保持在3%以下,这也是他们本国政府的希望。

关于《公约》的改革,我们确实在讨论。3个星期前,欧洲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建议。但我们不会改变这个3%的上限,这是我们的原则。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这个上限会被超过,我们要考虑的是,违反这个限制的国家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完成过渡和调整,这也是公约的主要目标和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扩大开支能够刺激经济的说法。我认为对欧洲这个比较成熟的经济体来说,是一个难以有简单答案的问题。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扩大支出能刺激经济,实际上这对像德国这样的成熟经济来说,不会很有效。如果赤字升高,人们的信心就会降低,消费反而会减少,这个情况过去三年在德国已经出现。

稳定与增长现实与理想2

欧洲央行负责制定欧盟的货币政策

三联生活周刊:那您对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作何判断?如何评价中国的宏观调控?

雷格林:我也很想努力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效果,但我仅仅四天的行程显然是不够的。从我的了解看,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措施并不是过多、过严,看起来政府的措施正在收到效果,应该是比较成功的。这仅仅是我的初步印象。

稳定与增长现实与理想3

2003年1月到2004年9月的美元比欧元走势图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您对中国宏观调控中,如何避免银行新增坏账以及避免系统性风险,有什么建议?

雷格林:预测和研究越多越好!中国银行和欧洲银行面临的问题不同,欧洲银行的专业人士,必须确保做出正确的风险评估,必须能够判断申请的每笔贷款是否健康。我想这正是中国银行面临的挑战,如果信贷每年都增长30%到40%,那就需要更多、受过教育的专业人士来做好贷款风险评估。我们的东欧新成员国也面临同样问题,他们找不到足够专业的人士来做这个工作。如果贷款风险评估做不好,银行就会有很大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您此次来访目的达到了吗,是否与中国央行等部门达成一些合作协议?

雷格林:虽然欧盟和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但我们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政策上的合作并不系统和完善,我希望通过我的访问,能够寻求一种更好的合作方式。中国和欧盟都是重要的经济体,欧盟东扩后,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我们保持互相沟通非常重要,希望我的来访能为我们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打开道路。

中国的金融市场应该更加开放,但目前还没有真正做到。我认为中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国下一步应该遵守加入WTO的承诺,即在2006年底前应该做到公平对待中国和外国金融机构,现在还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