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理,费朗西斯,伊万,珍妮:下一个是谁?
作者:鲁伊(文 / 鲁伊)
飓风即将登陆佛罗里达州,居民墙上涂鸦
飓风“伊万”正肆虐的那几天,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即时消息总让人想起徐志摩的这首诗。《纽约时报》说,自打8月份飓风“查理”和“弗朗西斯”几十年不遇地接连光顾以海滩、阳光、棕榈树闻名的佛罗里达州以来,在迈阿密的国家飓风中心,工作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变成了:“风在哪儿吹呢?”
飓风袭击后,公众仍然习惯于在原地居住,而不是选择搬迁
这个飓风季,预报的不力和研究的不足因为频繁到来的天灾而暴露得极为明显。引起最多非议的例子是气象部门对飓风“查理”的误报。当它登陆佛罗里达海湾沿岸时,距离前一天气象专家发出警报的预计登陆地点足足向南偏了1 15公里。国家飓风中心主任马克斯·梅菲尔德(Max Mayfield)不得不发表讲话指出,公众给予那些卫星照片和飞机数据过高的信任,以为技术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但实际上,飓风的预测仍然不是一门精密的科学。研究者能够预测出风之将来,但后事如何,却只能待现实分解。
早在5月17日,根据飓风探测飞机、军事卫星、雷达和其他国家气象研究机构搜集和提供的数据,NOAA就发出了警报,2004年大西洋的风季将会有热带风暴和飓风频繁来袭,强度和次数都将远远超出往年。根据当时的预测,大西洋上将形成12到15个热带风暴,其中的6到8个演化成为飓风,2到4个最终变为强飓风。截止到9月22日,NOAA几个月前定下的这个“指标”已经很不幸的“提前超额完成”。更不幸的是,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佛罗里达州竟然会“连中四元”:从查理(Charley)、弗朗西斯(Frances)、伊万(Ivan)到珍妮(Jeanne),一个都没拉下。
“我们把冰箱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填满,清扫街上的瓦砾和碎玻璃,然后又是周而复始。我不确定人们还能再承受多少次。”一位名叫玛格丽特·麦克法兰(Margaret McFarlane)的佛罗里达妇女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沮丧而愤怒的说。在她居住的格林雅克城(Greenacres),自从飓风弗朗西斯过后,电力中断已经长达12天,人们在商店排起长队抢购淡水和食物。
NOAA新发布的消息只会让玛格丽特更加沮丧:紧随着飓风珍妮的脚步,新的飓风卡尔(Karl)和热带风暴丽莎(Lisa)已经开始在大西洋上孕育。
风从哪里来?
飓风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为什么会成为地球上最暴烈无序的气候现象之一?由于它巨大的破坏力,此前,研究者一直无法足够接近飓风以获取精确的数据。从1996年起,NOAA在NASA和美国空军的协助下,开始了极为危险的“猎风”行动。经过改装的飞机向被称为“飓风眼”的风暴中心飞去,在那里空投众多装有降落伞的监测装置。这些装置的学名是下投式探空仪(dropsonde),每个约有一叠卷起的报纸大小,其中装有可以监控压力、温度和湿度等数据的感应器,以及一个GPS定位仪和无线电发射器。
从下投式探空仪返回的数据都被输入到国家飓风中心的计算机模型中去。通过这些模型,我们才得以对飓风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
一般来说,飓风是指那些风速在每小时120公里以上的热带风暴,在亚洲地区,人们通常也将它称为台风。每年的6月1日至11月30日是气象学家口中的“飓风季”,但8月和9月飓风的侵袭最为频繁。在极特殊的情况下,1月份和12月份也会出现飓风。
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风暴一旦风速超过62.8公里每小时(39英里/小时),气象学家就会给它一个命名。1950年以前,飓风是以年代之后加上英文字母来命名的,比如1942A。之后,研究者发现给飓风起一个男孩或女孩的名字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就更换了原有的命名方式。在每个飓风季来临之前,气象专家都会准备好一个飓风备用名单,除了以Q、U、X、Y、Z打头的名字外,字母表上的每一个字母都有相应的名字代表,决不重复。这些名单每6年轮换使用一次,当一个名字功成身退时,就另外再找个名字代替。
飓风“伊万”抵达加勒比海的星云图
许多人都知道“飓风眼”的存在。尽管飓风边缘所到之处房倒屋塌,暴雨成灾,但在“飓风眼”,却常常是晴空万里,风平浪静。“飓风眼”并不总是位于飓风的中心,有时候它会随着飓风向各个方向移动。
一场飓风的持续时间通常是10天,分为形成期、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衰减期,有时候时间也会变得更长一些。因为飓风经常在大范围内快速运动,因此,它影响某一特定地区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到两天,然而造成的破坏却极为严重。
提前知道这个“特定地区”的位置,是整个飓风研究中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然而,尽管近十年来研究者已经收集了相当多的数据,但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一个非常微小的变量改变都会使最终的预测结果产生相当大的差异。宾西法尼亚州立气象中心的弗里德·加多莫斯基(Fred Gadomski)坦率承认,以现在的预测手段,在风暴来临前一天做出的预报,误差很可能会超过160公里。
这个误差,足以让太多事情发生。
保卫的不仅是海滩
在接连遭到飓风的袭击后,有人开始提出“保卫佛罗里达海滩”的口号。近半个世纪以来,佛罗里达州已经习惯了很少被飓风光顾的现实。相对平静的气候使这里的旅游业急速扩张,新建的海滨酒店、公路、度假村、住宅楼比比皆是。但现在,当气候开始起变化,这些曾经财源广进的旅游设施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受到飓风威胁的当然不仅是佛罗里达一个州,但在这里,因为城市高出海平面通常不过5英尺,飓风带来的暴雨、洪水和狂风很容易就让一栋栋建筑物遭受灭顶之灾。而且,受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作为旅游业支柱的海滩近年来已经备受海岸侵蚀之害,约有1/3强的佛罗里达海岸每年都需要斥巨资从海中泵取沙子,以补偿遭到侵蚀的海滩。一旦飓风经常性的来临,这些努力将全部付诸流水。
对于更多的气象学家和生态学家来说,对海滩的忧心忡忡是一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伪问题。尽管全球变暖的预言仍没有得到所有科学家的一致同意,但累积的数据却显示,随着海洋温度的升高,飓风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威力越来越大,像佛罗里达这样几十年来平安无事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将迎来曾一度消失在记忆中的持续天灾。
NOAA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886年到1995年,大西洋平均每年产生飓风的数目是8.5次,但从1986年到1995年间,数目却上升到了9.8次。而且从1995年以来,除了1997年和2002年的“厄尔尼诺”年,剩余年份飓风袭击的频率都高出了常规记录。
虽然在美国,因飓风袭击而死亡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但经济损失的数目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令学者们忧心不已。公众仍然习惯于在灾难过去后原地盖起更大更好的房子而不是选择搬迁,使得未来的损失可能更加严重。而且,并不是所有面临飓风频来威胁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像美国一样的灾难救生系统和强大经济实力。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丧生于飓风“珍妮”的海地和多米尼加居民已经超过了2000人,污水横流,死者的尸体因为来不及清理而腐烂发臭,由于电力供应中断,公共服务设施处于一片无序的状态中,社会陷入混乱。有研究者由此做出了悲观的预测:如果这种天气模式持续下去,不出几年,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国家将因为天灾而有覆灭之虞。
关于飓风的数据
丧生人数最多的飓风:1970年的孟加拉飓风夺走了30万人的生命。
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飓风:1992年,飓风“安德鲁”给美国带来了2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对该次灾难的救援不力成为导致老布什的下台的原因之一。
持续时间最长的飓风:1994年的飓风“约翰”一共兴风作浪了31天才告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