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万个千万富翁的安全与责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谢衡)
23.6万人:来自一份只谈论“财富”的报告
“财富”、“富翁”、“资产”,这些耀眼的词汇在如今这个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总是特别引人关注。那么全球究竟哪些区域盛产百万富翁?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究竟缔造了多少中国富豪?
目前由全球最大投资银行之一美林集团(Merrill Lynch)与凯捷资讯(Capgemini)联合发布的《2004世界财富报告》表明,截至2003年底,美国的百万富翁已经达到227万人,是全球富豪最多的国家;中国内地的富裕人士比2002年增长了12%,人数达23.6万人,总财富飙升至969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百万富翁聚集地;而中国香港地区则成为全球富翁增加最多的地区,激增了30%,其富豪人群的财富总值为4370亿美元。
根据这份《2004世界财富报告》,2003年百万富翁增加最多的地区依次是北美洲、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如果按照国家和地区分,增加最快的分别是中国香港地区、印度、西班牙、韩国、美国、捷克、中国内地、澳大利亚和英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由金融机构发布的报告中,所提到的“财富”,不包括自住(用)房产。也就是说,这份报告里所说的“百万富翁”,指的是那些拥有股票、债券、共同基金、银行账户以及其他流动资产的总价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美林将其称为HNWls(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即“高资产净值人士”。因此,世界上的百万富翁远远不止770万,中国的千万富翁也就远不止23.6万人,而其人均所拥有的实际资产也应该大大超过410万美元。
在这770万百万富翁当中,还有一批“大款中的大款”,他们就是流动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高资产净值人士”,全球共有7万人。他们财富增长的速度比一般的百万富翁还要快。
“人追钱永远赶不上钱追钱”
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和股市资本,向来被认为是创造财富的两大主要传统“引擎”。针对投资市场的这份《2004世界财富报告》就是从这两大引擎入手,为世人展示了全球财富的发展趋势。报告的统计面覆盖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GDP的98%、全球股市总资本额的99%。虽然对普通公众来说,这份财富报告的知名度远远不及“福布斯富豪榜”,但股票经纪人、银行家、基金经理,以及其他金融专家却十分关注这份报告。因为报告所统计的“高资产净值人士”通常是最理想的投资理财客户。
这是一份只谈论“财富”的报告,通篇除了富翁们如何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金融机构如何帮助这些富翁们对财富保值增值,以及财富如何最安全的传承外,没有任何“与财富无关”的内容。
报告一开始就显示,“高资产净值人士”是对投资反应最灵敏的人。2002年底2003年初,全球资本市场刚开始出现反弹迹象之时,他们便迅速重返市场。正如《大狗》一书中所描述,富翁是那些动物本性强的人,而这样的人显然更善于抓住机会,更好勇斗狠,更善于进攻或者让步。他们看准了股市4年来首次回升的时机,过去一年美国的标准普尔指数上升了26%,这些富翁们随即将投资策略由保守转向“谨慎大胆”。
股市获利成为去年全球百万富翁的基本特征。凯捷资讯副董事Petrina Dolby认为,与一般投资者相比,富豪们很早就将投资焦点从低息债券转移到股票、专门投资产品以及其他投资工具。2003年间,大部分富豪在股市投资,包括原有股票和新股票投资上,均有不菲斩获。“去年全球股市上涨,经济复苏加速,尤其是富翁们对全球趋势的快速反应,使得他们的财富持续增长”,美林国际私人投资客户部总裁James Gorman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资本市场,百万富翁们均能在投资上获利。
《2004世界财富报告》显示,2003年富豪们投入股市的资金占他们总资产的35%,而2002年时这个数字只有20%;对冲基金投资也从10%增加到13%。由于去年的投资环境稳定,利率偏低,世界各地的富豪纷纷将资产分散到对冲基金及结构性投资产品等高回报的投资领域,以获得良好投资回报及平衡资产分配。
美林与凯捷的调查发现,富豪们正变得越来越会理财。他们越来越像机构投资者,风险管理、动态资产分配、客观投资建议,这些以往只有专业的投资者才使用的理财手段,这些富人们全用上了。他们不再只是购买单一的投资产品,而更注重一体化的完整投资方案。此外,有钱人还开始重视财富的长期增长与增值,他们往往定下“百年大计”,为子孙几代人设计好理财方案。
美林这家全球私人财富管理领先机构认为,传统的投资咨询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富豪们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CFO(首席财务官)类型的投资顾问。这样的投资顾问,应该为富豪们提供包括“不动产计划、税务规划、财务报告、信托服务、现金管理、投资分配、法律建议”等,能够使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安全的传承到下一代的“完整投资管理方案”。
《世界财富报告》认为,富人们已经开始适应动荡的政治经济环境,并且学会如何强有力地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加上专业机构提供的更高技术而更低成本的服务,这些富人们的“生钱游戏”将继续玩下去,他们的财富仍将保持7%的年增长率,在2008年底将达到40.7万亿美元。
“纸上谈兵”的数据
银行设置的豪华“理财贵宾室”锁定服务客户对象
有钱人不再购买单一投资产品,而更注重一体化的完整投资方案。图为在上海展出的豪华加长“林肯”房车
《2004世界财富报告》特别指出,中国和印度连续两年保持GDP 的高速增长,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的持续增长带动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出口经济的增长,突显出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非凡影响力。
而美林的这份报告中关于中国富人们的数据,再次让普通公众惊叹中国“千万富翁”之多,以及中国富豪们累积财富速度之快。
中国的持续增长带动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出口经济的增长,突显出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非凡影响力
那么中国内地23.6万个“千万富翁”,以及12%的年增长率,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到的呢?
“这个结果更多是通过复杂的计算,而不是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它跟那些财富排行榜不同,我们不会计算具体一个人拥有多少‘高净值资产’,而是以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为基础,是一个更宏观的、群体性的结果。”一位参与了《2004世界财富报告》的专业人士对记者说。
上世纪80年代,凯捷咨询与美林共同研究设立了一个计算模型“Lorenz曲线”,这个模型是连续发布8年的《世界财富报告》的基础。“这个模型的计算有两个主要阶段:首先,估算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第二步,财富在这个国家成年人中分布的情况。”这位专业人士说,“对一个国家财富总量的评估,采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世界银行(World Bank)提供的国家统计数据,以确认一国每年的储蓄总量。然后加上时间变量,就可以得到一个国家财富积累的速度。当然,财富的分配,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一样,但它是建立在收入分配基础之上的。一国收入分配的数据,由世界银行提供给我们,然后我们将这个数据放进Lorenz曲线,得到财富在一个国家的成年人中分配情况。”
据这位专业人士介绍,对于金融资产部分的变化,是先看一个国家或地区个人所拥有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然后根据全球股票市场的指数涨跌再做调整,使最后的数据更接近市场价值。“我们无法得到每个国家个人金融资产占所有资产的具体比例。我们只有先计算那些能够提供准确个人金融资产数据的国家,得到一个金融资产占所有资产的比例,然后把这个比例套到其他国家。”他说。
这个报告中所指的金融资产,包括公开发行的有价证券、债券、基金和现金储备。但不包括收藏品、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以及自住(用)不动产。“我们可以通过对股票、债券、基金等账户下资金流动情况的观察和计算,得到资金在不同金融产品中的流动走向。离岸投资理论上是也包括进去了,但这只有在那些对跨境投资和资本流动监管得很好、数据很清晰的国家才有效。”他进一步解释说。
实际上,这份报告的撰写方也就是从去年才调整了计算方法,将报告的结论从以一个地区为基础,转为以一个国家为基础。美林与凯捷修改了模型,使它更能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国家的“高资产净值人士”的数量,和他们的金融资产比例。“为此,我们加强了宏观经济模型的作用,增加了国内经济因素对财富创造的影响。比如,我们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凯捷或美林的同事,来计算一国国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高资产净值人士’的财富积累和传承的影响。”他说。
在计算方法和和模型都做出调整后,美林与凯捷对2001年和2002的发布的《世界财富报告》中的数据有所修正,将全球财富人士的所有拥有的财富总量下调了1.5%。
这位专业人士始终拒绝向记者透露计算中有关中国的具体数据,因为美林和凯捷与数据提供方签订了保密协议。他也没有答应记者提出的演示具体计算方法的请求,“具体的计算方法有关知识产权是商业机密,而且也太过复杂,不是简单的演示可以说清楚的。”他说。
研究方也声明,尽量从一个更广泛范围内得到数据。即使如此,美林与凯捷也不保证这些数据是非常准确的。“实际上,只有对那些有着发达的数据统计系统、资本市场透明度高的国家,我们的计算结果才是比较准确的。而中国的资本市场缺乏透明度,很多资金都是暗箱操作和流动,很多数据无法统计,是套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指标得到的。我个人认为,报告中有关中国内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是有一定出入的。”这位专业人士对记者说。
一席浮动的豪宴
在2004年“中国财富管理论坛”上,美林集团亚太区副总裁马蓉表示,中国富裕人士大幅增加的原因在于:首先是中国2003年GDP增长非常高,达9.1%;其次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让人民币在美国出口市场上保持高度竞争力,也带动商品出口贸易;第三是中国持续吸引外资直接投资,新外资已刺激商业与经济增长。另外,持续投资中国的经济活动、房地产市场及股市的反弹回升都刺激富裕人士的增加,新兴的创业阶层持续地从快速的经济增长与上升的消费中受惠。
中国大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为港台地区富人的增加提供动力。《2004全球财富报告》指出,“非典”之后,香港经济及房地产业出现反弹,不少香港人在内地市场投资获利,使得香港富豪的财富总值高达4370亿美元。香港地区目前4.5万富豪的总人数已经恢复到2001年的水平。此外,去年台湾地区股市的牛市以及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方面的斩获,也为台湾地区缔造了总数为5.2万的富翁人群。
有观察家指出,除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外,国内富豪们如此迅速的财富积累,与社会转型不无关系,转轨制经济下影响财富迅速累积的非正常因素不容忽视。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在给定的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的情况下,如果想挖掘其最大潜力并使市场达到最深化的地步,那么制度资本则会是决定性因素。有关专家指出,“权力资本腐败”是国内一些富翁发迹的捷径。正是由于掌控财富或权力的人有条件降低制度成本,进而支配更多资本,才使得社会财富向一些人的手中过度集中。
一位经济学家惊叹:“中国的富豪们在短时间内积累数亿元的财富,在世界资本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原始积累大都经历了100多年的努力,而他们只需十几年甚至几年便完成了。”
但这些,显然不是美林集团与凯捷资讯发布的《世界财富报告》所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在早几年的《世界财富报告》中,几乎没有关于中国大陆的内容,直到去年的《2003世界财富报告》中,才有中国大陆“高资产净值人士”数据的统计和极其有限的叙述。
也就是在去年,中国资本市场才打开大门,允许美林集团这样的外资资产管理机构以QFII的身份,投资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而今年,推出QDII(即国内资本投资海外市场机制)的呼声也不绝于耳。资本逐利,如何帮助中国富豪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参与“钱生钱”的游戏,一席浮动的豪宴,在美林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眼前,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