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经济分析:FED升息与鸡蛋4元一斤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周一凡)
格老要用0.25个基点的小幅上调,撬动全世界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8月中旬,美联储(Fed)将其联邦基金利率再次提高25个基点,至1.5%。虽然此次美联储升息在预料之中,但美国近期走弱的经济数据使得大家对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这位78岁的老人,未来是否应该继续迈着稳健的步伐提高利率产生担忧。
先期公布的美国7月份令人堪忧的就业报告和一路攀升的能源价格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能弱于预期。今年3月和4月美国就业人口共增加62.5万人,结束了长期以来令人感到遗憾的“未能带动就业的美国经济复苏”。但问题是,目前就业增长的速度可能难以持续下去,7月美国就业市场仍然令人担忧。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口仅略微增加了3.2万人,而市场预期则在23万左右。报告还向下修正了前几个月的数据,令本已疲弱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同时,油价的大幅上升减少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导致消费支出疲软;另外,油价上涨还削弱了企业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减缓了投资速度。美国6月个人所得仅增长0.2%,远低于5月的增长0.6%。在新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报告中,美国商务部表示第二季消费者支出年增率为1%,为2001年经济陷入衰退以来的最弱增幅。支出下降主要反映在购买汽车的支出下降,反映出油价上涨令整体经济增长受累。
就在5个多星期前,美联储小心翼翼地将联邦基金利率小幅上调,从1%这个46年最低点升至1.25%。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经济学家称,对于美国来说,中性的利率水平应该是4%左右,这样的利率在理论上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美国经济。此前市场一直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前把利率上调至2%。但目前主要经济数据如此疲弱,以致市场对格老掀起一阵怀疑的风暴——美国的经济复苏,能否经受哪怕是利率接近正常水平所带来的压力?
以格林斯潘先生为首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们,要考虑很多事情。当投资者担心,经济复苏正出人意料地放缓,从而使道-琼斯指数下跌到今年最低水平时,格老要用0.25个基点的小幅上调,撬动全世界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而就在就业报告出台后,黄金价格跃升7美元,至每盎司402美元,石油价格仍保持在每桶44美元以上。这些数据显示,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未减弱,相反,正在卷土重来。
格林斯潘先生面临着双重危险:美联储要维护投资者信心、消除通胀,就需提高利率.美国目前的经济复苏显然处于一种脆弱状态,升息可能会导致经济急剧减速。7月份的就业报告和暴涨的石油价格已开始让持续升息的预期降低,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份升息的可能性已从70%变为仅35%。
这样的境地让人们发现,纵然格老长袖善舞,当前美国的货币政策仍受到许多约束。未来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的多数意外消息,看样子都可能是悲观的,除了石油价格的突然崩溃。而一旦发生任何严重的经济问题,那么美联储现在将受到多年未遇的严重束缚。由于现在官方利率这么低,几乎没有空间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减息。
如此看来,把美元贬值继续作为刺激经济的原动力,似乎还有些余地。过去两年来,美元比值兑主要货币已下跌15%,它还能在不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进一步下跌。不过,美元的任何猛跌都可能引发美国经济崩溃。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在经历了5月份“欺骗性的”回落之后,再次被证明“生机勃勃”。6月份后,美国的贸易赤字又回到了令人焦急的老路上。
“模糊不清的利率前景+急速上升的贸易赤字=美元的痛苦”,这个公式告诉把宝压在美元上的投资者们,必须掘地三尺,才能找出更多基本面的可能理由来支持美元中期走强的观点。
然而吸引全球目光的,不仅仅是格林斯潘。国际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兴趣,已达到1998年以来从未见过的热度。这一次,一定有投资者把赌注押在中国央行是否会冒着将中国经济推入停顿的风险,而进行9年来的首次加息上。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了5.3%,为1997年2月以来最高涨幅,且导致目前实际贷款利率几乎为0。在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表示,目前对利率调整没有明确态度,央行会关注CPI情况,但从未将CPI上涨5%设定为加息触发点。
担心出现副作用,是阻碍中国央行加息的忧虑之一。其中主要的担心在于,加息(哪怕是微幅加息)造成的心理冲击可能抑制消费支出,并打击北京、上海和东部沿海其他重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而最新的中房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商品房价格继续上升。
除了房价,北京右安门等地菜市场零售鸡蛋的价格已经涨至每公斤8元,据商户们预计,此后一段时间内鸡蛋价格还有可能继续走高。除了2003年“非典”期间鸡蛋价格曾经一度被哄抬外,鸡蛋价格还从来没有如此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