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为难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左右为难0

2004年8月18日,千余支股票创新低 

8月19日并不是一个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但这一天,深沪股市终于出现了1元以下的股票,算得上一个有意义的事件。ST东海B以跌停价报收于0.93港元,折算成人民币不足1元,从而成为市场上首只跌破面值的股票。与此同时,A股中也有13只股票跌破2元关口,成为“1元股”。这一天,如果还要找寻其他的意义的话,就是原油价格一再破纪录后的小憩,此前,原油的价格已经达到每桶47美元。

油价飚升,一年前还是30美元一桶,现在涨了一半还多。按理说,过去对石油价格反应最敏感的是海外市场,任凭OPEC兴风弄雨,我们的市场本该岿然不动。但也不尽然,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发达国家从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型,早越过了低投入、低速度、高效益的增长时期,进入信息化时期,能源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些西方国家石油消费甚至萎缩。相反,我们每创造一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加之处在能源需求的膨胀期,每年1/3的石油消费已经靠进口。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折合约8.8亿桶。如果今年的原油均价比去年多出10美元,我们一年要多支付88亿美元的外汇,如果目前的价位持续下去,我国为进口原油多付出的资金还要多。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研究报告表明,因为我们对石油需求量巨大,但却没有国际石油贸易定价权,难以转嫁成本,中国将是高油价最大的承受者。

这和股票市场的萎靡不振有什么关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测算结果,如果这种油价走势继续维持下去,全年将导致国内GDP下降0.7至0.8个百分点。能源危机已经使很多地方的工厂处于停工状态,航空业正酝酿着机票提价,势必影响到交通旅游业的业绩;汽油价格上升,汽车消费也将受到影响,给本已处于减速的汽车业以又一个打击。石油影响到工业的方方面面,一个个产业链扩散开去,势必带来国民经济的整体损失。今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10年来罕见的持续逆差,后因宏观调控而有所好转,但仅石油一项,全年就可能贡献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等于机电产品的高速增长全为石油输出国的资源打工。

石油当然还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的销量比第一季度下降了23%,这是自从手机面市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对此,有人分析为小灵通对移动通信的冲击,有人说是前期的促销透支了市场。但有一点不是市场营销手段能左右的,我国手机保有量接近2亿部,而城镇人口不过4亿人,其中还有老年儿童等不需要移动通讯的人群,数量上,任何家电产品渗透率超过一半的时候,黄金增长期就已经过去,手机达到了这个数目,应该说好日子已经过去了。从起步到高速增长到现在的速度放缓,手机也走完了彩电、洗衣机等70年代末起步,80年代快速增长到90年代的缓慢换代过程,只不过,因更新换代频繁一些,手机尚能维持一个颇为新颖时髦的形象罢了。相应地,过去在手机国产化进程中风光八面的TCL集团、夏新电子和波导股份在市场上都遭到无情拋弃,波导是一步一个台阶的下山走势,夏新和TCL集团则是缓跌加跳水,情形尤其激烈,一个月内,3只股票跌幅均超过20%。夏新年初时的价格是16~17元,现在只有6元,是三家中缩水最多的。

手机是高科技业的一个缩影,手机之外,前期市场对联想的质疑反映了投资者对高科技,这一一年来没有振奋人心的概念出现的失望情绪。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另一大动力是汽车业,6月份汽车业新增库存6万多辆,6月份全国轿车销量16.49万辆,环比下滑7.1%。这已是我国轿车行业销量连续第三个月下滑。个别企业更是突遇严冬,6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最多的企业,降幅高达57.4%,而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最多的企业,降幅则高达44.8%。汽车市场的启动始于2001年,随后的两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均有超过30%的增长,但随着大城市中的渗透率上升,市场也面临着停滞。汽车业的问题,有人说是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作祟,本质上也是饱和度的问题。居民的财富结构并非西方的中产阶级占大头,富人和穷人占少数的橄榄状结构,而是顶小底大的金字塔型,现在塔尖的渗透率已高,中间的大多数人尚无消费能力,很可能出现投产的产能等待消费者变富裕的局面。

惟有房地产一枝独秀。这样的形势,买房者怨声载道,宏观决策者却不敢大手笔调控。物价早涨到利率变负值,调控者也不愿上调利率,给储蓄者以实惠。石油价格高涨,调控者却投鼠忌器,忌惮汇率变动影响了机电业的出口。近日又有消息传出,银行的存款增幅首次出现下降,利率上升预期又促使居民加紧还贷款。利率若无变动,又会遇到更大的难题。宏观调控走到今天,行政手段已经用尽,又到了左右为难的时刻,难怪证券市场一蹶不振。

下一篇: 李靖与红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