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30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王一鸣 聂武钢 叶兴法 森云 刘浩 刘海明 方言 毛飞)

邓小平的1979年——和平崛起元年

“贵刊选择1979年来描写邓小平对于我们的意义发人深思。这个180度的扭转使一个积贫大国彻底扭转了贫困,使所有人过好生活的欲望调动起来,于是整个民族都有了竞争的生气。一个封闭大国的大门由此洞开,真正四面来风,所有隐含的资源都被调动起来。我们由此有幸生长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个意义,邓小平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北京 王一鸣

一条大河谁来管

5亿多吨高指标污水,形成150多公里长的污水带,扫荡淮河中下游一事很是牵动人心,十年治污撒下600亿元却没效果,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负责人对记者解释说:“世界最大的一个味精厂,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污染源,你能封了它吗?你要它按照国家标准治污,它的利润就跑了,就这么回事。”这话实在不敢推敲。

这话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一个味精厂之所以能有巨大的利润,完全是靠着大肆超国家标准排污,从而得以减少相关配套费用,企业的成本被甩给了社会。说白了,这厂的利润其实是应支付的治污费。在环保执法比较规范的地方,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生存的,而这厂因为有了监管部门的放纵,得以日复一日地狂泄污龙,得以在另一种不正当竞争中“发展”。地方政府为了保财源显然没有关闭它的动力,那么,比它级别更高的环保部门和政府部门又在做什么呢?

湖北宜昌 聂武钢

另类的霸王条款

7月,我带领有关企业到外地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交易会。开幕前两天,先到场馆准备提前布展。在场馆门口,因下卸布展材料,我们的车辆被要求交费1200元,好说歹说交了600元,但办一张展会期间电工用的“服务证”也要500元。进场搭建后不久,组委会说我们必须在当天交上“接驳费”1.35万元,否则将予以断电。

跟参展的其他单位一打听,原来在展费之外,大家都被逼交了几千上万的“接驳费”,除了国家单位公款参展,小企业根本吃不消。此外,他们的通行证也都在1000元以上。也许有人会说该向主办单位反映,向工商或价格管理部门投诉,或者向新闻媒体曝光,但是这些莫名其妙的收费在《参展手册》上确有明文规定。参展是领导定的,但领导为什么愿意挨宰呢?实际上,这种交易会都是由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联合主办并向下级部门层层分摊的,花了参展的大钱后,哪个下级展团会为这霸王条款投诉上级呢?

宁波 叶兴法

“短信陷阱”何时消失

前几天坐车听广播,遇到一个感兴趣的互动话题,就按提示发了一条短信。不到2秒钟,收到一条确认信息:“你所发送的内容将有机会在节目中播出,本条信息收费0.5元,详细信息请登陆……”我不知道此类信息与普通短信收费不同,而节目除了鼓动大家快发短信,并无对费用的交代。后来我留意了京城各电台的互动节目,发现各节目短信收费都远高于普通短信每条0.1元的标准,对用户来说,如同身陷大大小小的“短信陷阱”之中。

车辆的增多,使电台节目的收听人数迅速增多,附载于节目之上的短信业务往往比其他媒体获利空间更大,因此所有电台趋之若鹜也不为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电台节目中短信的资费问题绝口不提,再加上目前短信服务定价过程中的主观性,无疑将使听众在知情权被剥夺的情况下蒙受损失。

北京 森云

整治护城河,首先必须还原

西安护城河被市民戏称为西安的“龙须沟”。年初,市文物园林局提出了抬升护城河水位,以形成景观水面,彻底改善护城河脏臭难闻现状的方案,让古城人民期望无限。

护城河是古城堡“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公元1370年。由于建国后城市规划的现实需要,使护城河改变了原有的功能,成为城市雨水调蓄库和泄洪干道,加之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今天护城河恶臭和脏乱的现状。抬升水面固然可以制造一定的“景观效应”,但是从恢复古迹原有的“高墙深壕”的历史风貌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变相的破坏。其实,护城河改造要和环城公园、城墙以及顺城巷古民居的改造进行通盘考虑,要突出整体环境原有的那一份野趣。护城河整治的目标应该是对历史功能的延续,要保留历史风格,其次才是发挥休闲的现代功能。更何况,护城河的根本问题是“水脏”而非“水低”,治理污染,使护城河的水变清才是当务之急。

西安 刘浩

能否给悬崖穿上“衣服”

8月8日,福建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崆峒风景区内,一块重约750公斤的巨石突然坠下,砸向峒口湖面上的游船,酿下1人死亡、1人严重受伤的惨剧。

尽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但即便公布了,估计也不过是一起“意外事故”,做好善后工作,让其家属不追究管理部门的责任或许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不久前,笔者去九寨沟风景区旅游,除了无与伦比的景色,真正打动我的是管理者为保护游客做的一件不起眼的工作,就是到处可见景区公路沿边的斜坡、悬崖上,都罩上了铁网,不时看到一些工人在给它们穿“衣服”——在斜坡上钉上钢筋,再罩上一道道铁丝网,最后再将铁丝网固定在钢筋柱上。不知道国内有多少风景区能像九寨沟这样,给景区内所有的悬崖、斜坡穿上“衣服”,这“衣服”能拦截多重的巨石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它能延缓巨石滚落的速度,为游客逃生赢得宝贵的时间。

四川绵阳 刘海明

总机,该讲“汉英”语还是“英汉”语?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致电四五星级酒店订房,我发现,所有酒店的总机接线小姐接听电话时的第一句话说的是英语,然后我以汉语告诉她“请转客房预订”;客房预订那里也是如此这般,只能等他们英语说完了,我再用汉语说事情。给国内企业打电话也很常见这样的情况,只有耐着性子等总机把英语、汉语都说完,再拨0。浪费了时间也多了话费。

我也往香港特区和新加坡打过电话,也曾听到过他们的电话自动录音,只有英语,就一种语言。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的电话也按老板的要求,设了个“英先中后”的自动录音。但两年多过去了,我没接到一个不懂汉语的人打来的电话。我们究竟能接多少个不懂汉语的外国人的电话?我们生活中99%的时间都在使用汉语,无论星级酒店还是外企,所接电话绝大多数都是说汉语的,我们的做法算不算一种妄自菲薄的赶时髦行为?这种“英语品味症”是否该改改了?

浙江宁海 方言

变革制度方能走出误区

在最近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外校长们澄清了国内高校创建一流大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四大误区——把研究生数量等同于研究型大学,把开设人文专业等同于具备人文素养,把国际交流等同于国际化,把大楼等同于一流大学。当今中国的大学校长们属于率先国际化的人群,大多有丰富的海外留学或访问经历,对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与管理运作并不陌生,为何还是陷入了误区呢?

我国高校尤其重点院校是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公共部门,校长受上级主管部门而不是学生的评估。为此,他们必须向上级呈献出研究生数字、专业数量、大楼等看得见且希望看见的成绩。而行政主导的高校管理评估是一种短期结算制度,耶鲁大学校长埃利奥特认为,校长的任期必须超过10年,否则不足以结算其办学理念与措施的成败。领导评估与短期结算胶结在一起,使我们的校长更像行政官员,被逼丢弃了办学的精义。惟有变革制度才能保证一流大学创建工作步入正轨。

北京 毛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