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步不前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举步不前0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股票市场的状态,不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而是让人越来越没有耐心。一个月前,确切地说,6月30日,上证指数的收盘价是1399点;一个月后,7月30日,1386点,几乎没有变化,等于白忙一遭。期间上不过1460点,下不过1370点,且高低价基本是瞬间一掠,短线投机,等于也没有机会。

二级市场瞎忙而无果,并不代表大股东或上市公司那里也没有结果。公司是市场搏杀的团队,MBA案例上多比拟为军事化的战斗实体,师出必有建树。截止7月30日,一个月实施融资行动的公司有23家,12家是首发公司,1l家是再融资公司,再融资公司数目接近首发公司数目,过去非常少见。其中最大的一单,招商银行发行的65亿元可转债申请已经得到证监会批准。这样大的圈钱手笔,恐怕只有招商银行这样大的公司才有。问题是,这样大的公司不只招商一个。

招商行的公司发布于7月中旬。7月22日,市场曾经历一个40点的大跌,恐慌的根源是中石油将在A股市场上市,一笔募集300亿资金的传言。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国内市场最大的一次发行。此前,市场上最大的IPO是中石油的同行中石化,上市募资118亿元,而中石油此番融资规模将是中石化近两倍左右。这样的发行无疑是重磅炸弹,在平常年份,300亿相当市场半年的新股筹资量了。中石油和中石化是竞争对手,中石油在规模和资产质量上都有优势,消息一扩散,中石化率先大跌,整个市场遂被带入了突然而激烈的下跌中。中石油的300亿已经接近了投资大众想象力的极限,但超出想象的传言还时有发生,其中一项是铁通将募集400亿,另一项是宝钢再融资300亿。所有这些企业,都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有关,中石油更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最大一块阵地,他们发行或再募集资金,几乎没有任何可以阻止的理由。正因为此,市场也就相信这些传言,宁信其有。

扩容主题刚过,市场再度迎来一轮新的波折。这次,不再是夹缠不清的旧问题,而是证监会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出台的新政策引出的新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股抵债”风波。7月27日,证监会和国资委联合举行发布会,就大股东长期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发表政策意见,创造性地提出可以以大股东的股份抵偿它欠上市公司的债务。据介绍,上市公司资金被大股东长期侵占的现象非常普遍,三九公司2002年就有25亿被集团公司侵占,到2003年又增加到28亿。2002年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检查的结果,上市公司被占用资金合计高达966.69亿元。根据对2003年报的统计,仍有侵占余额577亿元。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的行为,对上市公司正常经营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破坏作用,甚至使上市公司连年亏损,甚至退市。其行为即违规又违法,理应自责和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但现在出台的政策,显然是一个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政策,没有对这种类似盗窃的行为给予任何实质的惩戒,实施中,还可能令他们全身而退。政策一出,尤其是挪用侵占大户电广传媒很快出台了“股抵债”方案,市场便有了剧烈的反弹。因为对既无道德,又无法律约束的资金操纵者,任何政策都可能被他们用于变非法为合法,合法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的机会。因为既无道德,又无法律约束的大股东在发行和配股时,即可能想尽办法侵占了其他股东的利益,在可能被用在“股抵债”标尺的每股净资产中,流通股股东的贡献与非流通股股东的贡献不完全对等,现在却以对等价格全身而退,自然不能令人信服。

截至2003年底,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电广传媒7.34亿元,去年底每股净资产9.24元,若以净资产抵债,只需缩股7000万股左右,不会影响大股东的控股地位。若以这个净资产折价,只从公开的上市配股资料中,就可以看出这种利益的不对等。电广传媒于1999年上市,大股东以资产1.37元/股折股1亿股,以9.18元/股募股5000万,后于2000年以30元/股增发6000万股,三项合计共筹得资金24亿元。公司的净资产所以由上市前的1.37元/股急速上升,多是资本运做的结果,都是流通股股民用现金投入形成的。现在要拿人家的钱还人家的债,怎能显示公平原则。

对于各种情形的违规,除了谴责,证监会似乎永远没有足够的权力。而以现实角度出发解决问题,又不可能找到绕开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法。结果每次头疼医头,都招致更大的麻烦,于是乎,现行的市场只能是个不断发新股不断为大股东筹款的机器。行情所以举步不前,投资者看不到振奋的信息的缘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