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啥不能自娱自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于)
电影《自娱自乐》剧照
比起目前正在电影院热映的那部电影,《自娱自乐》更有娱乐片的样子
去年夏天,一拨因为SARS轻闲下来的人天天混在后海。这拨人要不然是文字工作者,要不然是艺术爱好者,当中还有学电影的。闲得实在太闲了,一帮人就谋划着拍个电影吧,想着想着群情振奋起来。当时常去后海的不乏文化名人,大家见了贾樟柯、话剧演员廖凡等都还打招呼:我们要拍电影了,到时候要来客串啊。跟文艺界名人素有来往的这拨人列了一个名单,准备请这些有名气的人都露个脸。
业余导演和业余摄像站在烟袋斜街观察地势,讨论镜头如何走,并且设计了一个奇长无比的长镜头,如果这个设计实现,不会比杜琪峰的《大事件》开头那个长镜头差太远。一传十,十传二十,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都来看,而且很多人积极申请要扮演角色,哪怕是个背影。酒吧的老板也是朋友,同意免费使用场地。大家就开练,拿着小DV,业余导演手里也没有剧本,临时想镜头和台词。
小电影还没有拍完,连放映场地都联系好了,包括要组织一个超级饭局。SARS还没有过,电影就因为业余导演意兴阑珊兴趣转移而停拍了,成为“下次开船港”里头的一条船。这个业余导演就是我。
所以在看《自娱自乐》里的米继红时,就仿佛看见了自己。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时,见到该片制片人陈燕,因为《自娱自乐》要作开幕影片,于是就能在各个场合看见她在周旋。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赶上看开幕影片,听了些评价,说是不好。基本意见跟北师大的周星老师一样,大约就是“尊龙年纪形象都不像农民,难让人认同;李玟太洋气,表演夸张做作”。
其实对李玟的批评真没有说到根儿上。贾樟柯让杨天乙在《站台》里说一口标准普通话,而她扮演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姑娘。贾樟柯的解释是,这个姑娘是虚荣的、向往外界生活的人,模仿别人说普通话很正常。而李玟扮演的芦花也是一个虚荣爱表现的人。虚荣而善良单纯的人,往往都是做作的。李玟的表演其实是很符合芦花这个角色的。
7月初,《自娱自乐》公映,宣传攻势也稍微猛烈了一些,但他们挑选错了对象,根本不应该提到《十面埋伏》,为什么要批评一部根本不需要去批评的电影呢?它只需要老老实实宣传自己,对自己是部好玩的电影更自信一些。
比起目前正在电影院热映的那部电影,《自娱自乐》更有娱乐片的样子:有爱情,有普通人的梦想,有足够的笑料。如果米继红这个角色由金·凯利来演,把它变成一部美国电影,也许很多人就不会到网上批评这个电影了,还很可能会叫好。反正花10块钱买一张正版DVD,笑一个多小时很值得。
《自娱自乐》确实也有问题,有些地方笑料的设计太刻意了,即使农民拍武侠片,也不会弄两片瓦楞纸作盔甲吧,毕竟从电视上已经看过那么多武侠造型。如果能考虑让农民借鉴热播武侠电视剧里的造型,效果该更好。想想,如果每位农民都把自己打扮成令狐冲的样子该有多好玩。其实《自娱自乐》最好的,是那个故事。
7月15日晚12点,不少人去看了首映,第二天各大BBS已经有了很多评论。今年夏天,因为《十面埋伏》,一定会更热,几乎避不开报纸和网络上喷涌而出的文字。不如暂时放下电影,拿起摄像机,自娱自乐拍东西玩。那拨人就打算把小电影拍下去,只是一年过去,有人胖有人涨,有人关系更亲密,有人疏于往来,完全接不起戏来了。
或者拿起照相机,看完维姆·文德斯两本新书《一次》与《我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这种冲动尤其强烈。前一本书中的照片是维姆·文德斯自己拍的,后一本书图片作者是他的夫人多娜塔。夏天看这两本书,让人格外沉静,因为维姆·文德斯把激情放在很好的一个位置:他不让它爆发,但能让人体会到。比如那些带牛仔貌的老人,文德斯写他们时有景仰更有英雄迟暮的伤情。看看他的书,我们还能恢复一下对镜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