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息与业绩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诺基亚在过去的三个月中推出了6个中档机型,快速弥补产品线空档
6月30日美联储宣布升息,第二天市场波澜不惊,道-琼斯指数甚至上升22点。联储例会前,市场已经取得一致,升息的消息似乎已经被市场彻底消化。但随后的走势却非如此乐观。到7月16日,纳斯达克从2050点降到1880点,已经是两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升息导致市价调整?这件事上,市场的意见也趋于一致,股价下跌,是因为赶上了业绩发布季。7月是发布第二财季业绩的密集期,来自高科技公司的业绩不佳,拖累了市场,粉碎了投资者的信心市场才有了一致向下的表现。其中,宣称业绩不尽人意的有Siebel 系统和Veritas软件,硬件公司是Unisys,销售商CDW和Ingram Micro。但这些仍不能构成重磅炸弹一样的效应,英特尔和诺基亚的加入,才使投资者怀疑起高科技的膨胀期是否已经过去。
英特尔的报告,称业绩几乎翻了一番,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8.96亿美元激增至17.6亿美元,每股收益从14美分升至27美分,净利润激增96%,其中通讯和架构业务大幅增长。公布之后,英特尔的股价却应声下跌了5%。英特尔的硬伤在于它增长15%的库存,这个庞大的库存,拖累它的毛利润从预计的60%到61%下降到59%。去年二三季度间,英特尔的利润曾有巨幅度的增长,标志着IT业的浴火重生,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上涨就在情理之中,而库存的激增,却足以使投资者忧心忡忡。
库存问题,一直是投资者观测经济乃至行业景气状况的硬指标,一旦企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需求不能合拍,库存即出现问题。2000年末,当创业小公司在机器设备上的投资突然停止时,整个科技业即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库存麻烦。今年第一季度,来自戴尔、英特尔和德州仪器的报告显示,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到61%,那时候,经济还处于加速状态,高库存增长与高涨的销售相比,还不至于招致大范围的紧张,但现在,科技公司面临的将是远比去年同期低落的状态,情形自然不同。去年第三季度,返税效应曾使美国的笔记本销售量一下子增长60%。今年,美国的电脑销量增长徘徊在一位数,欧洲和日本甚至在萎缩中。以英特尔为例,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其今年第一季度的库存增长了11%,而销售额却保持持平,继续增长下去,库存会超出正常水平,最后只能折价处理,从而影响收入。
英特尔带给市场的还是忧虑,诺基亚带来的则是震惊。7月15日诺基亚宣布的第二季度业绩,利润上升了14%,但销售额走软,收入下降了5%,尤其手机,这一占到它总体收入63%的部门,经营利润从27%下降到19%。因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被迫降价促销,第三财政季度利润和销售额还将下降。按照预计,诺基亚第三财政季度每股收益为0.08~0.10欧元,低于上年同期的0.17欧元,减少了将近一半。甚至市场占有率上,曾经如日中天的诺基亚也有所萎缩,从今年第一季度32%,变为第二季度的31%。此前,诺基亚的股价已经从它3月份的峰值23美元下跌40%,消息一出,又跌12%,现在只有12美元一股了。
投资者为什么抛弃诺基亚?3个月前,当公布第一季度报告时,市场已经知道它的市场正受到摩托罗拉、三星和更多亚洲新兴公司的蚕食,利润大不如前。为保证市场第一的位置,诺基亚肯定会用利润换市场,走降价路线。但降了价,市场占有率还是有所下降,投资者便不能接受,这恐怕是和现在弥漫市场的恐慌心态有关。实际上,3个月中,诺基亚推出了6个中档机型,快速弥补产品线空档,还试图在非手机业务上增加盈利,这都是其他手机厂商没有做到的。
高科技真的悲观一片?戴尔的财报却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戴尔预计每股赢利31美分,比它此前的预测和分析师预测均高出2美分。戴尔之前,软件巨头IBM也预计公司的业绩超出华尔街预期。如果再算上苹果因电脑和音乐iPod的热销使利润增长两倍,整个计算机领域也算得上好消息不断。IDC的报告就指出,4~6月的电脑销售要好于预期,特别商用计算机销售颇为强劲。整个计算机市场销售比同期增长14%到15%,戴尔的出货量更增长23%。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计算机业正经历一波更新换代潮,潮流远没有过去。
伴着驳杂消息,高科技股票市场的突然退潮,一时间变得扑朔迷离。过去,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往往是一个“哭诉”期,业绩不能达到预期的企业纷纷公告,但这次,公司一致选择了缄默,给投资者一片升平的假象,这是一种解释。另一种,则是利率,利率是金钱的价格,升息意味着美元更值钱,要掌控公司股份,自然用不到过去那么多的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