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说的和不好看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老于)

不好说的和不好看的0

不好说的和不好看的1

电影《十面埋伏》海报  

不好说的和不好看的2

不好说的和不好看的3

电影《80天环游地球》剧照 

不好说的和不好看的4 

看《十面埋伏》,是我这一辈子最不纯洁的观影体验。次之,是看《英雄》。相比之下,一位香港工作的朋友幸福得多,他说:“《十面埋伏》,讲霸王别姬的吗?”不知道他是如何躲过一轮又一轮媒体轰炸的。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我就开始不自觉地运行“挑剔”程序。这样子一场电影看下来,让人非常沮丧。即使有任何评判,也不愿意开口——那是我的判断吗?是过分宣传埋下了“审美祸根”吗?据闻,有不少人也先行看过内部放映,但不愿意写任何评论,或许是同样的原因。也许是电影本身的问题。

有心人可以找来去年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看看,或许就会理解为什么把黄金机会给《十面埋伏》。国内电影市场确实需要一部非常卖座的电影。但7月16日《十面埋伏》上映之后,大家要讨论也许会集中在:有这么大一个放映空档给这样一部电影是涸泽而渔,还是能良性刺激国内电影市场。虽然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声音了,但毕竟大部分人都没有看过,说起来到底底气不足。

只是国内媒体目前把注意力都放在最浮皮的东西上,得到一点内幕消息,即用最大字体排标题,在媒体的显要位置刊登。实际上,《十面埋伏》真是一个复杂的个案。如果它有问题,那么排山倒海的指责也于事无补,需要的是仔细地分析研究。包括新画面粗糙但效果非凡的宣传手段,这真是中国电影宣传的异数。至于《十面埋伏》的内容,观众还是自己去看吧。

由于档期安排,成龙新片《80天环游地球》只能通过音像制品的形式进入大陆。由于事先没有什么宣传,倒是没有受到任何误导和劝诱。但看这部电影同样让人不舒服。比起DVD粗糙的制作更让人伤心的是,成龙为什么拍这么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荒唐的电影,荒唐得跟《古墓丽影》里的中国地理概念一样。一向强调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的成龙,严重地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想象。电影里的中国人形象单薄得跟剪纸一样,除了会功夫,就是会说“干杯”。好人与坏人的性格一样单调。导演不是成龙,但成龙对此“亦有贡献”,相信洪金宝造型的,梳了一个抓鬏的黄飞鸿不是导演的主意。

其实成龙以前的电影也很少触及人物性格。他影片能吸引观众,跟早年弗雷德·阿斯泰尔与琴姐·罗杰斯主演的舞蹈片一样,让人赞叹的是他们的身体。阿斯泰尔与罗杰斯动作轻盈优美,仿佛克服了地心引力一般。曾有影评人将成龙与阿斯泰尔相提并论,成龙经典之作《警察故事》系列前三部、《A计划》系列,以及《飞鹰行动》系列,现在看来,仍然令人叹为观止。但自从《白金龙》之后,他动作中的韵味忽然淡了,到《燕尾服》时,已经没有了。或者说,几乎看不到了。

也许是因为《燕尾服》被人批评过多依仗后期合成,《80天环游地球》里成龙还是实打实地打斗,但着实令人失望。很多动作是从他自己以前的电影里抄袭的。《A计划》中,成龙有一段精彩无比的戏:他与一名警察被手铐铐在一起,后有海盗追击,两个人一路飞跑腾越,抽空跟海盗过招。海盗的斧子被成龙玩得出神入化。此段戏实在不适于语言描述,最适合反复欣赏。《80天环游地球》也有类似一段戏,但草草结束。是他打不动了,还是导演不喜欢他“长篇大论”地杂耍式动作,不得而知。

可以掰着手指头数数多少知名华人演员加入护宝队伍:杨紫琼(《天脉传奇》)、周润发(《防弹武僧》)等等,现在有成龙。但这三部片子都没有处理好这个题材。反倒是泰国电影《盗佛线》成功了,除了信仰不动摇外,影片的全部重点放在泰拳凌厉凶狠的风格,以及主角干脆利落的身手、出奇坚硬的肘和膝盖上。这其实是香港早期功夫片的看家本领,但几位“出门人”显然忘了。他们已经被陷入东西文化的大杂烩里,至少他们那几部电影的导演不是烹饪好手,只煮了一锅难吃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