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29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文侠 苟德平 杨建昶 毛飞 于宾 刘浩 尔夫)

读者来信(293)0

少男少女的文字春梦

“虽然我不读“80年代后”的文字,但我为它们众多的读者高兴。这些成长中的青春少年,可以在同龄伙伴的勇敢表达中看到自己,这种对青春的惊喜和困惑的交流非常难得。反传统的叛逆写作也好,为荣誉而坚持的纯文学写作也好,实力派也好,偶像派也罢,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为他们的出现准备了温床,这是时代应该给予青春少年的生存舒适感。”

北京 文侠

发展经济,政府得做个好裁判

煤炭是三峡大坝上游“诗城”奉节县的支柱产业,其中梅溪河与草堂河流域的产量占了全县的80%以上,运输主要靠这两条河流进行。按照规划,三峡大坝蓄水到135米后,奉节县原来的煤炭码头全部属淹没对象,所以奉节县早在去年就在梅溪河大桥上游至禁航区外规划修建煤炭码头,目前已引资建成了数十个。而与此同时,在更靠近煤炭产区的梅溪河上游禁航区内,却又建成了数个煤炭码头,并且拿到了镇政府的许可证。更低的运输成本,促使煤厂老板纷纷向这些禁航区内的码头送煤,而规划区的码头却生意惨淡。禁航区内行驶货船,不仅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对在规划区内投资修建码头的商家来说,更是极不公平。于是6月13日才会发生规划区内码头的老板用船拦腰截断梅溪河,要求政府拆除禁航区内码头的非常事件。但愿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能扮演中立、公正的角色,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重庆 苟德平

异地研究院的办学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的苏州研究院最近受人们质疑,异地研究院的办学价值问题也开始浮现出来。

目前,大多数异地研究院只是一些扩大主校规模和影响的空壳机构,在学术上相对于本校未能形成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其社会价值也未能凸显,显然空壳研究院有限的实力抑制着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此外,异地研究院在地域选择上也存在误区。几所名校一致将异地研究院设立在经济发达的特区和长三角等全国经济重心地区,事实证明,这些研究院对当地的智力支持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 

 北京 尔夫

“单亮之死”启示录

西南大学22岁的直保研究生单亮因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死于化脓性脑膜炎。据披露,出身农家的单亮长期做着三份家教兼职。这样一个挣扎于生存压力下的学子形象,在中国高校里俯拾皆是。更严重的现实是,今年农村考生人数第一次超过城市考生,贫困生问题将更为普遍,我们必须找到导致这类悲剧发生的原因。

首先,发飙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产业化导致学费不断上涨居高不下,城市低收入者及一般农民渐渐无力负荷,陷入巨大的生存压力。而实际上,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其产业化程度理应与社会承受程度相适应。其次,贫困学子教育贷款政策落实到实处了吗?对此,刚出校园一年的笔者有切肤之痛,教育贷款数量之少、门槛之高,使很多寒门学子只能望洋兴叹。第三,多提供勤工俭学机会是高校后勤部门的义务,如果校园内有足够多的机会,单亮就不用每天奔波数十公里了。最后,单亮之死还提醒高校务必重视对学生珍惜生命的教育。

江苏连云港 杨建昶

设立全国退赃账号是个“馊主意”

国家社科规划“新世纪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对策研究”课题组专家建议:对于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并如数退赃者,“无论职级高低和问题大小,无论问题将来是否暴露,一律不给任何处分,一切待遇不变”。

其实,这不过是前两年“廉政账户”的翻版。这种策略大大降低了腐败成本,给予了贪赃受贿者更为宽容与优厚的待遇。简言之,不管腐败行为如何恶劣、不管违法情节如何严重、更不论社会公益承受了怎样损失,只要贪赃受贿者将赃款按时存进了“退赃账号”,贪官就可以把自己漂白得干干净净。“设立全国退赃账号”将腐败官员们置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境地,让他们在这场人生赌局中越来越“输得起”。事实证明,反腐的根本在于增加腐败成本,而任何降低腐败成本的政策都无法遏止腐败泛滥的势头——早在2002年,福建就毅然全部撤消了与“退赃账号”异曲同工的“廉政账户”,原因恰恰在此。

北京 毛飞

“渭河水灾”责在何方

贵刊关于渭河水灾的文章内容丰富,令人三思。但文中观点值得商榷:为什么解决“渭河水灾”让“三门峡水库废掉”才是惟一出路?

本人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渭河流域的生态植被,因人员流动与生活方式已遭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俱下。地下水资源的无序利用使日常水量锐减,数次断流,导致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下游堤防工程老化失修且不配套,有的堤防根石走失,并且防洪标准过低(为10年一遇标准)。当地的环保、防汛、堤防建设工作都不到位。“天灾人祸”两者之间往往有必然的关联,上述状况的存在才是“渭河水灾”、潼关高程“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40余年来,三门峡水库在治理黄河、减缓洪水压力,保障下游沿黄城市安全与供水,以及目前国家在黄河中、下游“调水调沙”过程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经多次技术改造,水库及周边已经形成新的生态平衡。纵观黄河全局,这座水库怎可随意“废除”?

郑州 于宾

铁路提速与农民“减速”

由于火车提速,把铁路上原来大量的“平交”道口改造成“涵洞”,无非是为提速火车提供安全保证,也为沿线民众安全着想。

笔者老家就处在关中道的陇海线附近的农村,上月回家遇上一次大雨,欲穿过铁路时,那涵洞里的积水足有半米深,只好原路返回等待雨住了再做打算。同行的村里人说,以前七八月雨季才会遇到这种情况,但人们并不担心,因为那时会在里面放置两三台水泵抽水。也许在村里人眼中,这“诸多的不便”是理所应当的,只要想办法能过去就满意了。改造了的涵洞本该在最低处设置“渗水井”排水的,但就是没有;两边的坡度本应该很小的,但就愣是让两边的车辆互相看不见(由于坡度太陡,这样做省钱)。地处铁路两边的是同一个村子,农忙时节更是苦了他们,还有下雨时去上学的孩子们。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情,“铁老大”是不是应该反思?这与统筹发展是不是背道而驰?难道我们在改善“大交通”时,要让“小交通”为此买单吗?

西安 刘浩

上一篇: 生活圆桌(293)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