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圆桌(29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大仙 困困 袁越 乔宗玉)

欧洲杯 无所谓 

大仙 图 谢峰

生活圆桌(293)0

世界杯、欧洲杯,逢双年的这俩杯,对我来说,是一种轮回。如今又到了欧洲杯,夜里看球写稿,早晨上班盯版,白天狂睡不起。有时突然一想:我这一天干过一件正事儿吗?

媳妇让我陪她去三里屯雅秀服装市场买衣服,我说我还忙欧洲杯呢,你自己去吧,拣几件“又雅又秀”的衣服买了得了。媳妇对我写足球评论一直持怀疑态度,她认为我不看球瞎写稿。一次国安跟大连在雨中踢甲A,我跟媳妇说,你帮我看谁赢了,郝海东进完球是不是又把食指指向苍天,国安是不是又和裁判叫板?然后就去睡了两小时。醒来之后,媳妇说,跟你猜得一样,郝海东进球了,国安跟裁判差点儿打起来。我打开电脑就写:天空中依然飘着雨,郝海东依然克国安。雨一直下,国安跟裁判不算融洽……媳妇说,你真能拽,好像就跟你在现场一样。

这届葡萄牙欧洲杯的主题,跟大海和远航紧密相连,比较适合我发挥想象,我一忽悠就把欧洲杯变成了夜光杯。如果欧洲杯有关键词的话,那“假摔”就是最关键的词。一次在“芥末坊”跟刚来北京的赵波喝酒,我跟赵波一边聊歌词,一边促膝谈心。后来石康给我造谣,说我一边跟赵波说着“风往北吹,你跟上家掰得好干脆”,一边在赵波的大腿上捏着。张弛马上替我平反,说大仙如果真捏赵波的大腿,那也是情深深雨蒙蒙真捏,不像方文老佯装自己喝高了,往文学女青年身上假摔,就等着人姑娘扶他这一下呢,然后企图顺势……

欧洲杯还有一个组合关键词,假传真射,假射真传,似传似射。真正的高手必须掌握这三传三射的功夫,虽然这很容易让人往歪了想,但这确实是一种让踢球与生活浑然一体的境界。我就佩服足球运动员能把传中球突然变成射门得分,比如韩日世界杯罗纳尔迪尼奥就这么把希曼玩弄得痛不欲生。在生活中,暗战而闷骚型的男人,也擅长在似传似射之际,让主题骤然明朗化,然后又不去直奔主题,把主题变成无题,李商隐就是这方面的一流高手。窗户纸很容易被捅破,但是窗户纸后面还有一层纱帘,纱帘是捅不破的,只能把它慢慢撩起……

欧洲杯,无所谓,喝喝酒,碰碰杯,然后不着四六地把四六全搞定。

带本书,还是带个娃 

困困

6月是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旅游旺季,原因是有个叫“布鲁姆日”的纪念活动。这活动说起来又复杂又装蒜:著名看不懂小说《尤利西斯》描述了主角布鲁姆1904年6月16日在都柏林度过的一天,爱尔兰政府为了纪念这部伟大的小说就把那天定为“布鲁姆日”。有人揭露这个纪念活动的险恶用心,说不过是爱尔兰政府的敛财手段;还有人追溯往事,披露了当年爱尔兰对《尤利西斯》和作家乔伊斯的打击迫害,现在搞这么一出只不过是为了粉饰历史挽回脸面。不管怎么说,今年是“布鲁姆日”100周年,各类活动在报纸上都能列满半页,广告也打得有声有色,勾得我动了心。

我对朋友们说:我要去都柏林。听见的人都一个反应:先上下打量我,重点观察的是我的腹部,之后狐疑地说:“你怀孕了?”朋友们的反应非常正常,因为有历史原因。众所周知,爱尔兰是欧盟国家惟一承认“落地生”国籍的国家,也就是说你在那儿生个娃,他们立刻给该娃一个国籍,还发一欧盟护照。听着就很有吸引力,关键是我们还亲眼见过得利者。一对夫妻同学,在临产前期毅然奔赴都柏林,回来时候就抱了个有欧盟护照的女娃。这还不算完,根据学生公费医疗政策和英国国家福利制度,他们还一天50英镑地往家领钱,一时间在校园内外传为“佳话”。当时我们就围坐一圈啧啧艳羡,纷纷表示万一有喜,一定排除万难赶赴爱尔兰。不过此事也就过过嘴瘾,我们自己都还是孩子呢,怎么会有苦了自己造福后代的高觉悟。当时一位男同学的话就很有代表性:“怎么能只给孩子国籍?太不公平,孩子的父母,尤其是父亲付出了多少精血呀?”更何况,想怀上个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还是说我的都柏林之旅,我很严肃地批评了这帮人的庸俗思想,宣布说:我要带本《尤利西斯》去都柏林,去体验这本伟大著作的文化韵味。

结果,还没成行,就见报纸说爱尔兰刚刚通过法案,取消“落地生”国籍制度。取消理由是大量非欧盟国家的准妈妈,利用这一制度蓄意到爱尔兰生产,给这个国家的医院和治安造成很大压力。看了这个消息,我羞愧曾作为意淫过该制度的未遂犯。现在好了,去都柏林不能带娃,只能带本书。不过最后我什么都没带,因为订不到这旅游旺季的机票,没去成。之后某天我在公园一个水池子边,看见一帮人的烧烤炉因烧焦冒起浓烟,手里的《尤利西斯》正好读到那句:“……隔着海湾朝南方凝望,一片空旷,闪闪发光的天边,一艘邮船依稀冒着羽毛形的烟,还有一叶孤帆正在穆格林沙洲那儿抢风掉转航向……”我恨恨地想,这种景致我也能坐享,而且我又没怀上娃,就是怀上了也没“落地生”国籍制度,所以都柏林不去也罢!

一站地的爱情

袁越

我1986年从北京去上海复旦大学念书,我父母每个月给我的生活费是50块。第一天去食堂打饭,老远看到低廉的菜价很是兴奋了一阵子,但当卖菜的师傅把我要的西红柿炒鸡蛋递出来后,我看了一眼,立刻就把饭盒递了回去:“师傅,原样再来一份!”

第一个学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50块生活费全部花在了吃上。第二年春天,当同学们都在商量去哪里过春假时,我口袋里的零钱仍然不够买一张火车票。一个礼拜天的下午,我从亲戚家打牙祭回来,在离复旦还有一站地的时候,突然发现路边一个军队大院门前贴了一张海报:礼拜一晚上放映美国片《爱情的故事》,票价两角。这片子当时还没有公映,我急忙跳下车,掏出钱包,里面是从亲戚那里刚领到的伙食费。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突然决定拿出40块,买了200张票。然后回到宿合找来一张白纸,写了一份广告贴在学校食堂前面的公告牌上:美国巨片《爱情的故事》,票价3角。这是复旦校园里贴出的第一份学生经商广告。

第二天,我怀里揣着一把毛票第一次在电影院里领略了美国式的爱情故事,并发誓效仿。一个礼拜之后,我用这些毛票买了一张上海去杭州的火车票,和同学们一起泛舟西湖,并在晨雾缭绕的虎跑泉边向一位暗恋已久的女生发动了第一轮攻势。

回到校园,我突然发现食堂门前的公告栏上一夜之间贴满了经商广告,禁不住金钱诱惑的大学生们扑通扑通跳下了商海。可我却在爱情的力量鼓舞下开始用功读书,不再做小买卖了。

转眼4年过去。同学们纷纷道别,互相说一声:美国见!离校那天,我和一位非常要好的曹君相约结伴同行。他马上要去美国,我也正准备托福,志在必得。就在我俩等车时候,不远处一位白衣如雪的少女吸引了我俩视线。巧的是,我们三人上的是同一辆公交车。曹君胆子小,便偷偷鼓动我充当马前卒。我忘记了我的第一句开场白是什么,只记得我们仨很快在车上交谈起来,气氛融洽。曹君的亲戚家比我的远一站地,我只好悻悻地下车,目送他和那位少女一起消失在夜幕中。

不久前,我在美国的家中招待14年未见的曹君,他的小女儿才3岁多,长得聪明伶俐。我拍着她的头说:“你知道吗,当初如果我家多一站地,你现在就是我的女儿了。”她一脸困惑地转向妈妈:“Mama,what did he say?(妈妈,他在说什么呀)”。

她那漂亮的妈妈含笑望着女儿,白衣依然如雪。

穿上戏装 

乔宗玉 图 谢峰

生活圆桌(293)1

小时候,和大人一起看戏,一见到舞台上打扮得花团锦簇、仪态万方的古典美女,我顿时羡慕不已。

80年代初,一批传统戏曲重新复苏,《白蛇传》、《李慧娘》等纷纷被搬上银幕。虽说“白娘子”和“李慧娘”属于“妖孽女子”——一个是蛇妖、一个是女鬼,却都是我幼时心仪的对象。在我一个小孩儿的眼里,她们白裙飘飘,温柔美丽,法力高强,且忠于爱情,经常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的爱侣。

今时今日,我依然深刻记得白娘子与小青浮出水面,看见许仙时脉脉含情的神色;尔后“盗仙草”、“水斗”、“断桥”;尤其是“永镇雷峰塔”时,白娘子旋转着身躯,一声声凄厉的呼喊令我至今难以忘怀——一瞬间,夫离子散,老天凭什么让一个弱女子承担着这样悲惨的命运呢?而李慧娘吐火的绝技,以及复仇成功后,她所爱的书生与另一位小姐结为良缘,她含着祝福的目光,离开人间,转世投胎……这些情形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大约心里太喜欢那两个“妖女”了,孩提时代的一项游戏,便是与表妹一起,把家里的白纱巾收集起来,裹在身子,或盖在头上,一个扮“白娘子”,一个扮“李慧娘”,两个小孩站在床上,“咿咿吖吖”地唱着戏里的唱段,模仿着“水袖”的动作,舞动白纱巾……大人见了,常忍俊不禁,连连叫“好”,顺带给我们两颗糖果。

大学时,我跟着一个朋友去剧场后台玩。在服装间,我见到一件绣着精致花纹的水红色戏服,一时起了顽心,忍不住把它穿到自己身上,随手拿起桌上一把画着桃花的扇子,对镜比划了一番。心想,若在古代,我也许就这般模样了吧。服装间的阿姨急匆匆走过来,对我说:“姑娘,你身上穿的是《桃花扇》里李香君的衣服,快脱下来,别弄坏了!”……

那天晚上,观看话剧《桃花扇》时,我看到那女演员穿着我白天套过的那件水红色戏服,在台上摇曳多姿,比我穿着要贴身、妖娆得多。那艳丽的水红,到最后,变成一身素服,家国不在,爱人侯方域投降清廷,试问红颜又为谁妩媚呢?

我曾从电视里看过湘昆《牡丹亭》“寻梦”一折。饰演“杜丽娘”的是一位十分年轻的女演员,她扮相清丽,身段轻盈,轻吟浅唱道,“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唱腔迂回婉转间,我仿佛感受到明代少女杜丽娘心中抑郁难解的苦闷之情,刹那竟无语凝噎,泪水不知不觉流出眼眶。“人间自有痴于我,伤心岂独冯小青”,曾听说明朝女伶商小玲因演出“寻梦”一场,悲恸气绝于舞台。好演员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在演戏,才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

穿上戏装时,你便不再是你了,那千年幽魂,将附贴在你的生命里,与你化为一体,难辨彼此。

上一篇: 槐花似水香如海
下一篇: 读者来信(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