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程丛夫的梦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蓁)
程丛夫是迈凯轮车队在远东地区选中的惟一年轻车手
毛蛋少年的梦想
梦想成为中国英雄的程丛夫坐在沙发上,身体前倾,双手握在胸前,眼里是很热切的光:“我想开得更快。”
不满20岁的程丛夫是迈凯轮车队在远东地区选中的惟一年轻车手,代表这支老牌F1劲旅参加英国雷诺方程式比赛。
“他已经拿完了亚洲年轻车手所能拿到的所有冠军。”程丛夫的父亲程迎国用一种很平淡的语气说,“但他还希望有更大的发展。”
“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F1车手。”程丛夫说。
小名“毛蛋”的程丛夫从9岁起就学会开车,12岁拿到第一个卡丁车冠军。在此之前,父亲宽容地对待他的各种兴趣,程丛夫尝试过各种事情:弹钢琴,游泳,踢足球,然后某一天,他看到了电视上那场赛车赛。他的儿时好友都记得,那时候他问了一个问题:这个比赛还没有中国人参加,那我就可以成为第一个中国人吧。
作为生意人的程迎国从此开始了为儿子兴趣不断付出,包括为他请国外的高水平教练,送他出国训练,陪他在各地比赛,据说一年的花费超过一部奔驰600。程迎国说:“做父母的,当然只能这样。”
和程丛夫一起在体校学游泳的同伴说:“他真是特别喜欢赛车,来学游泳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更好地赛车。以前他曾经骨折过,打着夹板又去开车了。”
随着这个喜欢赛车的少年的成长,全国和亚洲各项卡丁车以至方程式冠军一个个落入他囊中。2003年6月,英国维斯迈凯轮车队(West McLaren Mercedes)将刚刚高中毕业的程丛夫纳入了迈凯轮车队年轻车手支持计划,签下他出任英国雷诺方程式比赛曼诺尔车队的车手。
有梦想的少年变成了青年
“毛蛋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特别单纯的小孩儿,从小就是。”小时候的好友这样评价他,“他的思维特别简单,因为他从小就开车,很少有机会和同龄人一起。”
“开赛车是和机器打交道,比和人打交道简单。”程丛夫笑呵呵地说。
从小家境优越,他没吃过什么苦,甚至到初中还不知道公共汽车怎么买票。“他那时候连煤球什么颜色都不知道,我们都觉得他挺好玩的。”儿时好友回忆说。
在英国生活了近一年之后,程迎国说,一年没见到,他成长了很多。
程丛夫在英国是独自生活。大部分时间在赫尔的一家预科学校上学,早上起来上课,下午完成10圈跑步,还有游泳等等的锻炼计划,晚上休息,周末参加雷诺方程式比赛。“下学期就转去牛津啦,那儿有一个新开的赛车系,正合我意。”
“偶尔出去吃饭,大部分时候还是得自己做饭,自己做挺不容易的,不过现在也行啦。我还不是正式的F1车手,还没有专门的营养师体能师什么的。但是车队也会给我食谱和锻炼计划的建议,要多吃蔬菜水果,吃肉就要吃鱼——但是我自己还是想吃猪肉啊,那我就自己悄悄吃一点。嘿嘿,要是一点猪肉不能吃,那多没意思。”
在英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反倒有更多机会和同龄人相处。生性开朗的程丛夫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平时大家常常一起出去玩,打打台球之类。那儿很多中国学生和华人,英国的天气挺舒服,比北京好,不过还是想回家的。嗯。”
和所有差不多大小的男孩一样,程丛夫告诉记者他喜欢玩PS2游戏。然后他的死党背地里又告诉记者:“他还爱臭美,从小时就特别注意自己的发型,去理个发都要花上好几百。他家有钱啊,不过他说都是自己挣的,好像的确是,赛车的奖金也挺多的。”
赛车青年的现实生活
再精神焕发的年轻人也有累的时候,这是程丛夫今天早上的第三个采访。“今天下午还有采访,全天有八小时。”程丛夫揉着自己眼睛,“其实你知道吗,我最希望能专心开车就好了,不用参加这些其他事情,但是没办法,这是工作。”
这次雷诺方程式一个月的休战期,回国三个星期,程丛夫的日程排得相当紧。前一个星期一直在上海参加体博会活动,这个星期回北京,又肩负国际车展的宣传使命。因此,想要陪儿子久一点的程迎国夫妇只能放下在深圳的生意,跟随儿子转战各种活动。程丛夫接受采访,年近半百的夫妇就在酒店大堂里落寞对坐,从早上直到中午。
儿子一年不在身边,只能通过每天一个电话问候父母。“他很小时候就不在身边了。”程迎国说,“习惯了。”
赛车是一项相当危险的运动,程丛夫也曾出过车祸,翻车,锁骨骨折。以前有记者曾经报道程迎国说起儿子的坚强十分自豪。但当问起作为父母是否会担心时,程迎国沉默了一下,还是用低沉缓慢的声音说:“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做父母的,只有尽力支持,无条件地支持,只要他自己还要开赛车,我们就继续支持。”这时候,一旁母亲的眼里却似乎闪着泪光。 这次程丛夫回国,基本日程都由迈凯轮车队安排,一整天八小时的采访之后,晚上才能去姑妈家吃一顿饭。
而在北京的好友们,程丛夫也还没有太多时间聚会。“只能在晚上去找他们玩一玩。他们都在上大学了,差不多该期末考试,我只有晚上能自己安排,也不太好总去打扰他们。我真的挺想有自己的时间,没办法啊。”
“想要成功,不付出怎么行,不仅是赛场上的努力,还有其他东西。他自己也有这个觉悟了。”程迎国说。
理想还有现实的努力
午餐时间将过,采访还没结束,父母要先离开了。母亲临走时塞给程丛夫一个钱包,让他晚上自己打车去姑妈家。望着母亲的背影,程丛夫对负责安排他任务的迈凯轮车队工作人员恳求说:“能不能减少一点时间?”答案是遗憾的否定,这些安排都是无法改变的,作为一个签约车手,这是他的义务。
“其实从我学会开车,之后拿了这么多冠军,虽然也想成为最好的车手,但是从没想过这就是我的事业。直到我和迈凯轮签约,我才开始认识到,我现在就是一个在工作的人了。”
从为了兴趣的赛车到为了工作的赛车,程丛夫意识到,他需要背负更多责任,在梦想之外:“虽然很多事情都是很没意思的,真的挺没意思。但是没办法,我想开好赛车,我就得同时面对它们。”能最终为了自己的兴趣工作,他深知除自己天分之外,更应该感谢父母,“为了我赛车,他们付出太多了,我现在只想能赶快提高自己,成为中国第一个F1车手。”“赛车当然有危险,但现在我还没有感觉到害怕,而当我怕了,我就该退役了。至于退役之后,我还考虑不到这么远的事情,我只想坚持,不断提高自己。我还真没有想过失败,我对自己不后悔。”
“如果没有赛车,我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子弟;而因为赛车,我就可能成为中国的英雄。”程丛夫说。
程丛夫简历
国籍:中国
生日:1984年8月15日
出生地:中国,北京
身高:1.78米
体重:61公斤
居住地:英国,赫尔
最喜爱的音乐:中国音乐
爱好:游泳,旅游
最喜爱的赛道:银石F1
偶像:莱科宁
车号:23
赛车经历
2004:继续代表曼诺尔车队参加2004英国雷诺方程式锦标赛。在本赛季的比赛中,在第8轮奥顿赛道举行的第2场比赛中夺得第八名,取得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
2003:正式宣布获得迈凯轮车队支持,入选迈凯轮车队年轻车手支持计划,出任英国雷诺方程式比赛曼诺尔车队的车手。7月26日在多宁顿公园赛道的第8轮比赛上首次亮相。在此前的中国雷诺方程式锦标赛中参加两次比赛,获得两次冠军。
2002:获得亚洲方程式挑战赛亚军,在16轮比赛中共参赛10轮,获得6次冠军及4次登上颁奖台。参加中国雷诺方程式锦标赛,8轮比赛中共参赛6轮,获得6次冠军。
2001:参加英国福特方程式冬季系列赛;荣获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冠军,7次比赛中获得6次冠军。荣获亚洲卡丁车锦标赛亚军,2次比赛,获得1次冠军和1次季军。
2000:荣获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冠军,7次比赛获得6次冠军。参加爱立信中港大师杯卡丁车公开挑战赛,获得2次冠军。
1999:参加爱立信中港大师杯卡丁车公开挑战赛。获得全中国卡丁车锦标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公开赛获第15名。获得澳门卡丁车锦标赛(单场比赛)冠军。
1998:荣获北京卡丁车锦标赛冠军,及最佳车手奖,并获得4次冠军。荣获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初级组冠军。获得澳门赛车会3次冠军。获得香密湖赛车会冠军。
1997:参加北京庄周卡丁车竞赛,总成绩第2名,车队冠军。荣获第二届北京卡丁车顺翔杯赛冠军。
1996:荣获第一届北京卡丁车顺翔杯赛冠军。